中新网10月16日电信息时报报道说,广东省食品工业协会15日透露,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公布的抽查结果显示,广东市场上45%的茶饮料中根本没有茶成分,而且57.5%的茶饮料含有违禁添加剂。
报道说,广东省质监局近日抽查了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等市41家企业销售的40批次茶饮料,其中有12批次不合格,抽样合格率只有70%;其中有18批次产品没有国家强制标准
中规定的茶多酚含量,占抽查总数的45%。
检查人员认为,茶饮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茶饮料没有茶成分。这些茶饮料实际上是用含色素的饮用水制成,但价格高,容易欺骗消费者,属于伪劣产品;茶饮料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也很突出。国家标准规定茶饮料中不得添加山梨酸和苯甲酸,否则,会伤害人体肝脏等器官。但这两种成分在40批次茶饮料中的23批次中检;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超标。
据专家介绍,茶多酚和咖啡因是茶饮料的特征成分,不含茶多酚和咖啡因的饮料就不能称之为茶饮料。按照《茶饮料》行业标准的规定,产品外包装要明确标示是“茶汤饮料”还是“调味茶饮料”。茶汤饮料还应标明是“浓茶型”或“淡茶型”、是“无糖”型或“低糖”型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防腐剂的使用范围不包括茶饮料,因此茶饮料中不得添加防腐剂,抽查中发现,有16种产品检出了苯甲酸或山梨酸类防腐剂。
一位茶饮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目前市场上不仅存在不含茶的茶饮料,还有的茶饮料是用质量很差的茶叶沫加工出来的,这样在检查时饮料中虽然也含有茶多酚,但质量就与用好茶叶制成的饮料相差很远,生产成本也就比老老实实做茶饮料的企业低得多,以牟取不义之财。
有关人士认为,茶饮料是近两年来发展较快、生产和销售量较大的新型饮料。但由于低质低价产品的冲击,茶饮料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上述产品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有的企业为牟取不当利益,有意掺杂掺假;有的企业生产条件简陋,根本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依靠手工生产产品,而且产品不经检验就出厂销售,目前生产茶饮料的企业很多,但规模和设备相差甚远,有投资数千万元生产线的大企业,也有几千元无证无照的手工作坊;茶饮料的价格从0.3元至9元都有,质量差距相当悬殊。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用糖精甚至色素调制茶饮料。(周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