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一只可爱的“卡通蓝猫”在中国诞生。之后,以蓝猫为品牌开发的VCD、图书、文具以及儿童服装等衍生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效益,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动画产业化的成功模式。然而,刚刚成长起来的“蓝猫”却屡遭侵权的冲击,我们不得不为此呼吁——
本报记者 王亚军
金秋时节,动画界的各路诸侯齐聚北京,在中国动画发展论坛上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曾在我国动画界开创产业化先河的湖南三辰集团的经营者,向与会者吐露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境遇。
“蓝猫”遭遇侵权冲击波
凡是了解动画业的人都知道,动画制作是一个投入特别大的行业。一般来说,每分钟的制作费用为1.5万元—3万元之间。而一部10分钟的动画片在电视台播放一次,只能卖到100元左右。因此,长期以来,动画制作只能依赖于国家的投入,这使得动画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2001年8月,湖南三辰集团作为民营资本涉足动画制作,并创立了自己的卡通品牌“蓝猫”。国家对这一事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卡通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列入国家“十五”音像出版重要规划。
为了解决动画业历来只赔不赚的痼疾,湖南三辰集团利用“蓝猫”这一品牌,先后开发了一系列衍生品,其中包括VCD、图书、文具、钟表、服装、鞋帽、自行车等涉及10多个行业的600多种产品,有的产品还在同行业中创造了不俗的业绩。
“蓝猫”的成功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同时也招来了侵权的冲击。据这家企业调查,盗版、假冒的蓝猫产品几乎遍布全国。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范围之广令人咋舌。这家企业的老总孙文华对此无奈地表示:“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曾经创造并保持了吉尼斯世界最长动画片的记录,而盗版蓝猫产品的数量也可以创造另一项吉尼斯纪录。”
该企业透露,盗版蓝猫VCD署名的出版单位有16家之多。而中国音像协会对此做出的估计是,盗版的VCD大约占市场的90%,也就是说,正版VCD简直被淹没在盗版的狂涛之中。
不仅如此,享有“蓝猫”品牌的服装、书包、文具、童鞋、复读机等产品也遭到了严重的假冒。有的造假者将假冒产品搬到“蓝猫”专卖店旁销售。以北京为例,在不少商场、超市都有盗版的VCD、假冒服装、书包等产品。同时,在全国的各大批发市场也能见到相当数量的假冒产品。
据了解,对“蓝猫”的侵权产品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河南、辽宁、广东等地。甚至一些当地的知名企业也打着“蓝猫”的旗号,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蓝猫”的字样或是蓝猫卡通形象。如深圳的一家公司甚至将三辰集团尚未授权的复读机类产品,抢先使用了“蓝猫”的商标。
严重的侵权行为不仅影响了蓝猫的产品形象,还吞噬着企业的利益。由于假冒产品的低成本运作,使“蓝猫”专卖店的销售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谁来铲除地方保护
眼看着自己全力培育的卡通“蓝猫”受到假冒产品的夹击,企业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据该企业介绍,为了围追堵截侵权的行为,不仅企业总部特意成立了维权办公室,各分公司都设立了相应的打假队伍。然而,与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形成抗衡的是严重的地方保护。据介绍,三辰公司的打假队伍有时将材料递交给当地的工商部门,象征性的查处行动甚至要5个月之后才姗姗而来;打假队伍开支6万多元,查处罚款却只有1万元。还有的地方拒绝三辰公司的打假队伍参与查处过程,结果是,被举报的十几家造假单位,最后只有一家受到查处。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工商执法部门“灵活”运用现有的法律,对本地区不得不处理的侵权行为不过给予无关痛痒的几百元处罚。对此,三辰公司的经营者气愤地说:“对于获得暴利的造假者来说,这能起多大威慑作用?”
除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我国目前的法律对造假者的制约,不能不说也存在疏漏。记者曾因音像业遭遇盗版冲击的问题采访过中国音像协会副秘书长刘文和先生,他对以上看法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尽管这两年来有关部门对侵权者加大了打击力度,特别是有关部门今年4月提出‘将盗版者送上法庭’。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比法令显示的威严相差甚远。近几年,有关部门查处的造假、侵权案件中,被判刑的平均比例甚至只有千分之几。而若在国外,只要造假被抓就一定要被判刑,同时还要没收一切所得,重罚之下,以身试法者当然会少得多。”
记者在中国动画论坛会议上了解到,目前,中国的动画产业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以往国家对于促进国产动画发展所颁布的具有保护性的措施,将受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新形势的挑战。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又处于十分脆弱的市场环境之中。因此,能否解决“蓝猫”遭遇的侵权问题,将会对整个动画产业的健康生存与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