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杨曼
发票是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一些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卖发票的人成了一道不和谐的风景线。
发票如何卖?
记者首先来到了北京站,在地铁口旁边一个穿着普通的妇女压低了嗓音问记者要不要发票。记者问多少钱,她说:“真发票按面值的15%卖,假的按面值的10%卖。发票既有打印的也有刮奖的。”记者问“买多一些可不可以便宜?”她问“买多少?”记者说“定额的,要一本。”她淡淡地说:“一万的?给七百吧。”记者要离开,她赶紧追上来:“要的话,可以再商量。”
在前门的地下通道里也有人在卖发票,而且他们显然“诱惑”到了顾客。“这是真发票,我在旁边的旅店开来的,打印的啊。”一个瘦小的男人极力推销。买主似乎嫌价格高,两人讲了半天价,最后有人花了35元买下来。
从地下通道上来,记者又看到了一桩“买卖”。只听一个男的说:“你们填一百就能报一百,填二百就能报二百,怎么这5块钱就不能让让啊。”记者从他们身边走过,发现那两个男人正在仔细地看一张邮局的电话卡发票。这种发票一般在电话亭才有的卖。从他们刚才那句话可以推测出这张电话发票是空白的。记者在前门一带走了一圈,向记者询问要不要买发票的就有六七伙人,再加上正在“做生意”的,贩卖发票的人不下十余伙。
发票从何来?
这些小贩们一直在强调其发票的真实性,那么他们的发票从何而来呢?记者为此进行了暗访。
在两个小伙子低声询问记者要不要发票时,记者反问了一句:“你们的发票是真的吗?”
他们一看记者说话了,立刻来了精神,说:“您放心,绝对是真的!您要什么样的,定额的,打印的?”记者问:“你们这发票从哪儿来的?”他们随手一指:“那儿,店里拿的,绝对是真的。”记者问一对卖发票的夫妻:“你们的票有真的吗?”夫妻二人一唱一和:“我们的发票都是真的啊,我们不卖假的。”记者不信地问:“发票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啊?”他们有些生气地说:“怎么不是真的呢,这是在电话亭子弄来的!”看得出,这些小贩的背后还有供货的地方,就是一些小旅店、小饭店,还有一些电话亭。他们用各种手段“弄”出这些发票,然后在大街上卖。
发票何人买?
记者观察了一下,买发票的大多是外地人,他们有的拎着旅行袋,有的操着外地口音。他们有的是被小贩们的言辞“打动”的,有的则是有备而来。
在前门的车站附近,有一个男子一下车就东张西望,然后就有卖发票的小贩过来搭讪,他们很快就谈成了“生意”,验货,交钱,走人。
现在,出差报销大多是凭发票,这些小贩们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在这里大做文章。一位买发票的先生告诉记者:“买发票就是为了报销,我们全家来旅游,单位只能报一个人的费用,那家人的费用怎么办,就得买发票补齐了!”
一个小贩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买的大多是外地人,拿回去报销啊。”记者问他不怕其中有便衣吗,他满不在乎地说:“管他是什么,他买了就不敢吭声!”
发票怎能卖?
针对贩卖发票的现象,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北京市地税局的同志告诉记者,贩卖发票的行为扰乱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卖发票的人有偷税漏税之嫌。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局的同志说他们经常性、不定期地打击贩卖发票的行为。那些贩卖发票的人违反了《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理》,应没收其发票,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拘留。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买卖发票有着深层的经济根源,买卖发票,看似影响的是税收,其实它扰乱的是经济秩序。国家税收,有的是按发票额,还有一些则是定额收税,不按发票额。比如一些小饭店,他们每月的税收额是固定的,但是他们也有发票,这些小饭店就有可能把一部分发票给小贩们去卖,这就是小贩们手中真发票的来源。专家指出,一些人买发票报销的“损公肥私”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财政秩序。打击贩卖发票的行为,应该由工商、税务、财政、公安等部门联合起来一齐清查。
发票无论是真的,还是小贩自己印制的,其贩卖发票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无论是北京站,还是前门,都是北京的窗口,这些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北京的形象。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对这种现象重视起来,重拳出击,对这些倒卖票据的小贩们进行彻底清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