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促进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全球最大的商业联盟——美国商会将在北京成立中美商务理事会(U S-China Business Dialogue),并举办首届理事会大会。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盛会。
以下为到场嘉宾发言实录:
吉姆·罗宾逊:我想问一个问题,谈谈中国的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晓强:我想对中国的金融行业应该讲这么三句话:第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融企业在不断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和资产质量,比如讲,一个初步的数字,到今年的7月底,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比去年12月底下降了大约5个百分点,就是从24.8%下降到大约19.8%,银行的效益在逐步提高,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很多国有独资银行,不论是在经营的机制上、在人员的素质上、还是在他所背负的历史包袱上,都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说,我刚才讲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到目前为止降到20%以下,这是全部银行,其中倒是国有独资银行的比重要稍微高一点,而且今年不良资产比重的下降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由于不良资产本身这个分子的减少,而是由于信贷的快速扩张,今年1到7月份,中国银行的信贷增加量超过去年全年,是因为分母扩大了。因此,中国的银行业的改革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句话,怎么走?我认为,按照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中国对于银行,也要把它当做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它也是一个企业,因此,它也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样一个要求,通过管理机制的改革,通过所有权结构的完善改革,比如说我们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正在探讨实行股份制的可能性,通过自己的审慎管理,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增加多种服务内容等等,提高效益,充实资本金,最终我是很有信心的,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在加入世贸组织这样一个客观形势下,通过和外国银行同伴的竞争与合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点我想过去三年中国相当一批国有工业企业在国门打开,外资进入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被竞争所打垮,反而在竞争中不断成长。我想像中远、联想、海尔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我们的金融业也一定会取得这样的成功。
托马斯·多诺霍:你刚才很清楚地表明,你认为中国银行业确实存在问题,而且比较严重,你也很认真地看待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再说一下,你觉得外国的金融机构如何参加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呢?尤其是在未来。就是说外资的这些金融结构如何帮助你们应对种种挑战呢?你们确实面临很多挑战啊,比如说要对金融结构调整等等。
张晓强:我想对于外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实事求是地讲,不是近期的事,如果我的回忆没有错,在中国最早开立外资银行是80年代中期,距近已经20多年了,只不过那时数量小、规模小,在90年代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规模增大,数量增多,特别是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大,比如说在经营人民币业务上,我们要逐步放开,在客户对象上,不仅限于外资企业,而是对中国的私人客户到将来的企业客户,地域的限制将大大取消,在中国各地都将可以设立分支机构。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认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
第二,怎么发展。目前的方式多数是采取外商独资银行或者是银行分支机构的方式,我本人对此没有什么疑问,这是企业家的决策,银行家的决策,我觉得这种发展是一种方式,但是从我本人的经验来看,我更希望看到还有其他的合作方式,包括外资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合资经营,或者参股中国的股份制银行,这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些先例,这样就和中国的银行形成一种共同的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机会。
第三,在中国的这种银行业的改组和发展过程中,我刚才讲到了,我们要探讨股份制改革,我们要发展民营性质的银行或者股份制性质的银行,这都为外资银行创造了机会。那么,同时我们现在几个资产管理公司正在对于一部分剥离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这也为外国的金融投资者和银行类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新的条件。当然,我想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全面兑现,比如说对中国企业界的客户放开了,外资银行的经营的范围和经营的市场会是很广阔的。当然,我想最后也说一句,我的中国银行界的朋友们,他们也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挑战,他们也将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和美国的金融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通过竞争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