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改革波澜起伏 百姓用水价格上涨势在必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12日 05:35 北京青年报 | ||
李银 一吨水有多贵?这是民生话题也是一个资本话题。 原水不过一元多一吨,这一吨水到消费者手里能有多贵?深圳水务集团方面于9月24日正式提出提高水价的申请。如果在听证会上获通过,深圳居民今后每人每月就要多支付12. 水价还将继续上涨 据说,在听证会上,深圳水价提升这个焦点问题得到的理解与抱怨一样多。记者了解到,供水价格的调整可能还将继续,继去年国家计委、建设部等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后,2003年年底以前全国所有城市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联合发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将在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实施后,水利工程供水将纳入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不再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专家们预计,这将会进一步推动水价上涨。 事实上,在某些地方,频繁的涨价已使不少居民满腹牢骚。 但同样不好过的还有水务企业,有知情人士透露,对企业经营而言,水价上涨几乎是不可不为的。开放了水务市场,水价上涨几乎也是必然的。 本土水企迅速壮大 水务市场的放开程度逐日加大,尤其在中国政府鼓励民资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的时候,本土水务企业也在慢慢成长起来,已与早进入中国十余年的国外水务巨头形成对峙之势。 洋水务巨头之一威立雅曾以超过竞标报价两倍的价格取得了上海浦东水厂50%的股权,但由于公司当前承受着巨额债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已表示会放弃进一步扩大业务量的设想;苏伊士昂帝欧等几大水务巨头的战线都在收缩。 相比之下,本土水务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在往上“蹿”。9月28日,上海阳晨股份投资有限公司占90%股份、上海市城市排水市南运营有限公司占10%股份的阳晨排水运营公司正式挂牌。这也是上海第一家由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排水运营有限公司。 更早一点,8月2日,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水务公司--京城水务公司挂牌成立,首创股份(600008)凭借高碑店一期和10亿元的资金获得了京城水务49%的股份。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已正式宣布,中国将从今年开始对各类资本全面开放公用事业行业。对本土企业而言,坚冰已破。 土洋水务势力不平衡 中国民间资本对公用事业投资仍不足,中外水务较量的序幕才刚拉开。高中如是说。高中曾任职于苏伊士昂帝欧水务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在该公司撤离北京后,转为拉动中国民营水务公司与洋水务的合作而努力。 高中指出,基于科技、信息来源、资金、管理和法律认识上的不对称,目前中外水务公司势力并不平衡。 据悉,目前外资水务仍在不断向中国政府要求延长特许经营年限,提出由30年延长到50年;而高中告诉本报记者,出于“水安全”的考虑,国外许多特许经营项目时限已经由70年缩短到30年了。但是上海等城市已经接受了洋水务的申请。这是我国官员在法律认识上的不足事例之一。 信息的不对称也让中外水务各出其宝,与当地政府拉关系成了获取第一手水务市场信息的要件。 水价掣肘民资进入 有证券界人士分析指出,水价的不确定性、多头管理等使得水务公司的运作面临困难。现在的上市水务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并不都是很强的,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执行变相补贴政策以及关联交易定价,如果离开政策支持,其业绩将折损一半。 水价问题几乎是投资方与地方政府谈判的关键。尽管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已经出台,对供水企业的利润率及水价计算都有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出于稳定考虑,对提价很慎重,但提价已经势在必行。 高中则认为,中国目前的水价确实没有真实地反映出这个市场的价值。但因为水价提升关乎人们生计,必须慎重行事。 洋水务积极寻求合作 外资进入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滞过。德国最大的水务公司柏林水务便于9月25日在北京与山东省济南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迈出了该公司进军中国水务市场的关键性一步。9月23日,英国环境部长艾利特·莫力率领着11家水务公司访华寻求合作。 本土水务公司不甘示弱,上市公司投资水务的热潮风起云涌。今年以来,以巨资投资水务的上市公司就有首创股份、苏州高新等近10家。 合作也许是双赢之道。和莫力部长一样,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也认为“中英两国在水务方面有巨大合作空间”。 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