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良
前两天读羊城晚报,看到一篇题为《单身公社,快乐生活》的报道,说的是在丽江花园,一群志趣相投的单身男女,合伙请一个保姆,一起吃晚饭,饭后以及周末还有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乐队排练,去郊游和爬山,“公社”有章程,还有“常委”……让单身的心灵,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写那篇报道的记者说,恨不得立即搬到丽江住,加入这样的
公社去。
单身的人,有越来越多的新趋势。在素质良好、收入比较理想的圈子里,晚婚已经是不用政府倡导的事情,更有可能,有关单位要反思,为什么这么多素质高的男女迟迟不愿结婚,并且,即使结了婚的,也越来越多人自愿选择做“丁克”一族。若干年后,也许,真的只有农民自愿生养孩子。那是不是意味着,人口素质存在隐患?
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一个阶段,人的自我选择权越来越大,人越来越自由,越有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现在,“计划”经济年代对人的束缚渐渐小了,比如户口、档案,又比如,很多只有婚姻可以带来的好处———福利分房等已经烟消云散,而从前只有通过婚姻才可能合法享受的权利,例如性生活,现在没有婚姻的形式,并不代表不可以享受这一切———假如没有合法炮制孩子的愿望,婚姻中的人能够得到的,围城外的人一样可以得到,并且没有由婚姻制度所强加的责任。自由的标志之一,是大家更加自我,强调“我”的感受和权利,强调自己的快乐,强调自己的更有可能向上的能力和不愿意受束缚的意愿。这可能也是离婚率日渐升高的一个因素。
但是,寻常人总是害怕孤独和寂寞的。尤其是每天的黄昏时分,是一个人除了夜半之外意志力最为脆弱的时候。晚饭如何吃,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吃什么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和谁吃以及吃的气氛。一个老是只能自己吃晚饭的人,无论男女,都意味着缺少关爱,生活不够健康。这和一个人是否优秀没有关系,但是晚饭是一个人的孤独指数的明证。所以,这样的“单身公社”一定很受欢迎,在某一个志同道合的圈子里,应该会走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