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只想真实地活着”——王志纲人生辞典全解读(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08日 09:31 南方都市报
旁白
  长年飘泊不定的王志纲,已经很久没有在广东的媒体上“出声”了。近日,受成都市委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刚刚完成两地“城市经营”战略工作的他回到广东。8月15、16日,在东莞、中山的两场演讲使所到之处又刮起了一股王志纲旋风,引得众多老板追捧。与一年前我在南方日报社16楼会议室里见到的王志纲相比,他的头发明显地花白了,但神情还是那样地双眉紧锁、眼光坚毅。由于日程安排的紧凑,我的采访被间断了两次,辗转了三地,从东莞到中山小榄镇政府,最后到他下榻的酒店。我告诉他我想把一个真实的王志纲介绍给读者,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王志纲本人开始。

  王志纲自白

  出名之后的我还是我,该穿什么就穿什么,该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我仍然是自然的、真实的。

  人活在世上,最高境界就是潇洒、超脱。

  只要活得真实,你可以喜欢我,也可以恨我,但我自己站得住脚,别人的评论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

  你千万不要觉得你自己是天下第一了,没有永远的第一。

  我们今天拼刺刀是为了明天不拼刺刀,是为了给导弹上刺刀。

  我没有年龄的压力,因为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值钱。

  关键词:[王志纲]

  [王志纲释义]

  “我只想按我的方式生活,我只想真实地活着,就这么简单。”

  “我们作为市场化的战略咨询机构,立场是超脱的。因为我们既不归政府哪个部门管,也不依附于任何的财团和企业,所以我们不必讨好谁,说那些违心的、言不由衷的话。相反,我们只有保持特殊的视角、独立的见解,才能体现出我们存在的价值。”

  记者(以下简称“记”):媒体眼中有两个王志纲,一个是神化了的王志纲,他们认为王志纲能化腐朽为神奇,无所不能,只要王志纲一出手,保证药到病除。还有一个是妖魔化的王志纲,他们认为王志纲搞的不过是些虚的东西,老板们迷信他,关键是靠炒作。

  王志纲(以下简称“王”):攻击我的人无非是两条,一条是说王志纲是记者出身,肯定善于包装自己,和会新闻炒做,所以他成功了。这些人多是新闻界的人,他们总以为与我是同类,那几下子应该都熟悉,所以想当然。实际上他们哪里知道,下海近十年,我早已不是记者时期的王志纲了。如果说当记者时我是在前台看戏,那现在就是后台的导演。只有市场和我们的客户最清楚王志纲的价值,来自这些我们服务过的企业家和官员的看法才是真实的,也是我最看重的。

  另一条是说我狂妄自负、自以为是。但传播这种观点的人,恰恰是那些从没见过我的人,更多的是一些现在的同行,当他们想接生意时客户却一个劲地打听王志纲,最好的推脱之辞就是“他这个人架子大得很,根本找不到,开价又高”。说这话的人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

  所以我对付社会上种种“说法”的办法,一是不争论,埋头做自己的事;二是,加快步伐向前走,逃离射程,当你离他100米时他可以用弹弓打你;当你超出一千米时,他可以用枪射你,但当你超过一万米甚至几万米时,他们就只能是放弃追杀,承认你是外星人了。

  我的座右铭是:“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我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客户,对得起员工和部属,对得起朋友,对得起父母。其它的东西无所谓,最怕的是伪君子,言不由衷。我只想按我的方式生活,真实地活着,就这么简单。

  这些年来,争议一直伴随着我,但为何不断有人攻击我,污蔑我,但却不足以催毁我,这说明这个世界最终是靠实力说话的。

  同时对于喜欢我的人,我也告诉他们,你们千万不要迷信我,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其实我所遵循的都是一些最普通的道理,比如:金钱只是顺带的结果,当别人追求眼前效益时,我们应该去掉浮躁,舍得放弃;当别人太实时我们应该去务虚,去探讨下一步的问题;我们既是公司又不是公司,等等。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听不懂。

  记:你在接受媒体采访或其它公开场合,对于其它项目,甚至于政府的一些提法持否定意见时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你就不担心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

  王:这个无所谓,这就是王志纲。我们作为市场化的战略咨询机构,立场是超脱的。因为我们既不归政府哪个部门管,也不依附于任何的财团和企业,所以我们不必讨好谁,说那些违心的、言不由衷的话。相反,我们只有保持特殊的视角、独立的见解,才能体现出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是靠事实说话,该支持的就支持,有问题的就谈出我们的看法。以广东为例:有的时候我会站出来为广东说话,说得掷地有声,但有的时候我又会站出来批评广东。这与我的人格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不是商人,否则说出来人家整死你、掐死你,你怎么做生意啊?所以他要委曲求全。

  人活在世上,最高境界就是潇洒、超脱。而要潇洒其基础就是真实,只要活得真实,你可以喜欢我,也可以恨我,但我自己站得住脚,别人的评论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

  记:成名之后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和影响?

  王:名人也不可能买房子不要钱,坐飞机白坐头等舱,我还是我,该穿什么就穿什么,该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我仍然是自然的、真实的。成名之后的我倒是有一个不一样,就是我的心经过的洗练是常人经历不到的,设陷阱的,污蔑你的,攻击你的,漫骂你的,什么样的都有,还有人写书著文让王志纲“下课”,多是诬陷不实之词。刚开始我也会感到非常气愤,觉得很委屈,但慢慢地就习以为常了,因为我想通了,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别想打倒自己,凡是倒下的人都是被自己打倒的,你去跟“泼皮牛二”式的痞子讨公道,不是高抬他吗?这么一想就很坦然了,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吧!

  关键词:[目标]

  [王志纲释义]

  “我一辈子目标很清晰,其一是一辈子不当官;其二我不想管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管;其三,干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60岁以后可坐下来整理自己积累的东西,去大学教书,或许是办一所大学。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就倒推,于是60岁以前该干什么就明白了。”

  记:你总是在不停地帮别人策划,那你怎么“策划”你自己的人生呢?

  王:不应该叫策划,应该叫规划,我对自己生涯规划是非常清晰的。我这些年之所以能做一点事,跟这一点有很大的关系,对年轻人也有很好的借鉴。现在很多人都很浮躁,总是见了风就是雨,什么时尚就追什么,使自己失去根本,最后一事无成。我一辈子都有很清晰的目标:其一是一辈子不当官;其二,我不想管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管;其三,干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60岁以后可坐下来整理自己积累的东西,也许会办一个研究机构。

  记:为什么立志不当官?

  王:不适合,我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我要充分地释放我自己,但当官就必须有这样或那样的约束,这是我不愿做的。同时,碰到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相信凭我的能力可以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达到比当官更好的生存境界。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该做什么就明白了,三十岁读万卷书,四十岁行万里路,五十岁历万端事,生存目标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上学和搞研究可以说是我的读书阶段,而记者则正好能有条件行万里路,现在接触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区域,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难题,就需要具体地做事。

  至于不想管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管的原则也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选择记者(职业)就是不想被人管,自由度比较大,但后来发现还不够,又选择了下海。我所追求的生活境界,今天看来基本上是实现了。

  记:工作室从开始的单纯房地产项目策划,到后来的复合型多元化的项目策划,现在又跟不少省市政府合作,进入城市发展战略的领域,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

  王:我们现在已经明确定位为一个经济战略咨询顾问机构,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

  记:有没有可能发展到为国家做发展战略研究?

  王:现在还不能说这个话,只能是顺其自然。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不像企业,追求今年翻几番,明年翻几番,多少年要做到中国第一,多少年能进入世界五百强。我们从来没有硬指标,我们总是一边走,一边唱,与时俱进,并力争走在时代的前面。

  我在工作室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们今天拼刺刀是为了明天不拚刺刀,是为了给导弹上刺刀。”作为战略机构,我们的真正价值体现在明天,但在此前既然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最需要“刺刀见红”的东西,我们拼刺刀也要比别人拼得更好,让别人没话可说,但我们并不放弃我们的追求,我们务实的同时不忘务虚。

  记:目前王志纲工作室在房地产以及城市发展战略等研究领域方面基本都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发展到现在,有没有一种“无敌便是寂寞”的感觉?

  王:没有。知识这东西是学海无涯,唯勤是岸。你千万不要觉得你自己是天下第一了,没有永远的第一。在这个行当,你可能现在没有竞争对手,虽说在这个行业可供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不多,但天外有天,在行外我们学习的空间很大,我天天都在学习,虽说有些领域看起来与我们的业务没有直接关联,但可以启发思路、开拓视野。比如有一个经济学者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前段发表观点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打伊拉克,而是为了打击欧元,打击欧元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中国,尽管是一家之言,有人说他胡思乱想,但我却觉得对我启发很大。像这次演讲的钟朋荣,有一些见解也很有意思,比如“小狗经济”学说,还有吴敬琏,我总爱琢磨,人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些观点和见解?所以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厚积薄发,海纳百川,你才能够不断地往前走。

  关键词:[年龄]

  [王志纲释义]

  “我没有年龄的压力,因为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值钱。”

  “我现在只挖掘了‘内存’的百分之四十。”

  记:听说你上个星期刚过完48岁生日。对于你这样一个靠脑子、靠智慧吃饭的人,在将近年过半百的时候,感觉到了年龄的压力和危机感吗?

  王:这个倒没有,因为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值钱,姜还是老的辣嘛!在60岁以前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现在只挖掘了“内存”的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还没有挖掘出来。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能量,比如对宏观的把握、对整个战略的把握还有很多空间去释放,我觉得人生的高峰还没有到来。

  记:跟去年见到你的时候比,你的头发几乎花白了,是不是用脑太多了?经常一遍又一遍地回答这些雷同的问题,不觉得累吗?

  王:可能是去年的时候曾染过,但现在我不去修饰它了,所以对比就明显了。实际上我还是很有节奏的,并不感到累。包括这两天接受你们这些年轻记者的采访,并不是有什么人逼我这样做,因为我愿意跟别人去交流,在交流时我可以从他们的眼神和反应里面,感受他们需不需要这些东西,而且这种东西使他们产生了很多的问号、很多的思考,这个是我们做研究的一种很好的题材。别看我头发花白了,但我的整个身体和脑子,特别是思考能力都很好,脑袋这个东西最怕不用,越用越好用。倒是动手能力萎缩,比如我不会开车,也不打电脑,所以我开玩笑说,我的头越用越发达,都快成“大头鱼了”。

  关键词:[归宿]

  [王志纲释义]

  “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个“游牧民族”,我至今还没有找到我的归宿。”

  “广州可能成为我的下一站。”

  “退休以后我可能会带十个八个研究生。”

  记:你说过,广东对你来说只是个暂时停泊的码头,那哪里才是最终的归宿?贵州老家?

  王:贵州也不是我的最终归宿。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个“游牧民族”,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我的归宿,不过它肯定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至于是在云南、成都,还是在贵州?我还不太清楚,反正不会受我出生地的影响,肯定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可能会考虑在风景秀丽的地方搞一个高尔夫球场,在球场边住下来,做学问累了就去打打球。

  记:你在很多场合表示不是很看好深圳,但又为什么把你的总部和家都安在深圳呢?

  王:我从一开始就不是因为喜欢深圳才把家安在那里的,因为深圳没有什么文化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功利。但是我为什么暂居深圳?一个原因是深圳的居住环境没有广州那么拥挤,再就是因为打球方便,我家的对面就是球场,现在还没有一个高尔夫球场是建在城市中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的孩子在深圳读书,我不希望他在广州接受一种纯本土化的教育,而是希望杂交,所以就留在了深圳。现在孩子读完书,出国留学去了,所以我现在不一定非呆在深圳了,我们现在在北京和上海都建立了工作站,广州的大环境也有所改善,说不定我还会回广州。

  记:你说过到60岁一定退休,到时是去教书还是写书?

  王:可能不是教书,前几年我曾有此打算,但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的变化也很大,也许我可能会去办一个研究性的机构,也许带十个八个研究生。但不管具体是什么,我60岁以后肯定是做学问,把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的丰富经历写下来,把我在中国风云激荡的这几十年中的感受告诉大家,人生难得有这么些经历啊!我常说应该感谢时代,我们有幸遭遇了在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未遇之变局”的时代。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境姚

  印象

  对王志纲将近两个钟头的访谈很快过去了,跟他聊天是一件畅快淋漓的事情,不单单是因为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谈话百无禁忌,对于我提出的任何尖锐的私隐的问题,他都率性而答。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真实的,别人是否喜欢已经无关紧要了。这就是王志纲,一个棱角分明、我行我素、潇潇洒洒、笑骂由人的王志纲。当他起身送我们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关汉卿那句“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我想这不正是王志纲的真实写照吗?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无线国庆贺礼 打开礼包 惊喜不断 爆笑连连!
  企业法律顾问精品课堂 新概念--英语学习的阶梯 考研全系列课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曼妙体验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最爆笑精彩的笑话
让你想不笑都不行
图片
铃声
·[谢霆锋] 第二世
·[和 弦] 东方红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山东政府招商机构推介
解放全国七百万牛皮癣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解放1.3亿糖尿病患者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