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风险接力在传递 汽车信贷急需专业信贷服务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08日 09:19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就像一场地震。数月来,所有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收手了各自的车贷险业务。这源于汽车信贷过程中风险过多集中于保险公司,而今在车贷多方利益风险分配仍不均衡的情况下,一直站在前台的银行主动接过了这一风险接力棒……

  “一塌糊涂。”赵萍开车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结果因为堵车迟到了4小时,她抱怨说,“如今北京普通时段,车堵得像从前的上下班高峰,高峰堵得像赶集,一遇到节假日、事故、施工或者大型活动,交通就更脆弱不堪。”

  或许赵萍并没有意识到,像她这样的有车族的迅猛增加,正是北京交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北京市交通管理局8月4日公布的一条消息令人吃惊:到这一天为止,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00万辆,而在1986年,这个数字只是27万辆。

  中国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且小钢主任说:“汽车销售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势头,可以肯定地说,今年又是一个汽车销售的大年。”他强调,从2001年以来,汽车热销的局面在全国各大车市就几乎没有中断过。

  汽车贷款额的迅猛增加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且小钢的判断:2002年全国汽车信贷余额达945亿元,而今年仅前7个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总额达1409亿元,平均占各行贷款总额的25%。

  “将近1/3的人通过银行汽车信贷购买汽车,而且采取这种方式的人会越来越多。”亚运村汽车市场信贷中心万达分期部的副总经理徐文生说。

  然而,最近银行和经销商的热情似乎遭到了打击,原因是与它们同为汽车销售链条中重要环节的保险公司黯然退出了车贷险市场,这个链条也因此变得岌岌可危。

  风险乍现

  就像一场地震。数月来,包括车贷险业务量最大的人保在内的所有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的收手了各自的车贷险业务,过高的赔付率是保险公司对市场望而却步的原因。其中广东、江苏是重灾区,统计表明,广东车贷险的平均赔付率达到135.57%,个别公司的赔付率竟达到了400%。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信贷政策处处长黄慕东认为,一些银行贷款行为不规范是造成保险公司车贷风险骤升的原因之一。

  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主要是:首付比例大幅下调,有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还贷年限由3年延长到5~8年;纷纷下调贷款利率,去年某些银行就有特惠利率10%的不成文规定;放贷对象逐步扩展,从高收入者到一般工薪阶层;放宽、简化信用审核,还取消了担保人制度;减免以往正常的费用,如免担保费、免信用险等。

  在现行车贷模式下,购车者要获得银行贷款,必须先向保险公司购买车贷保证保险,这一保险的作用是,保险公司担保购车人能按时还款,如果出现购车人无法还款的情况,保险公司就必须代替购车人向银行还款。也就是说,无论购车人能否按时还款,银行都能保证资金回笼,而还贷风险则被转嫁到了保险公司身上。

  然而当保险公司撑不住时,与之唇齿相依的银行自然会感到一股寒意。保险公司的风险接力棒将不可避免地落在他们手上。

  黄慕东承认,汽车信贷的风险正在逐渐显现:“有一种说法,说汽车贷款的不良率有30%,我们没有核定。但是现在看来,它的确要比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度高。”

  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近期对市场内的旧车分期信贷公司做了一次调查,市场原有分期信贷公司十几家,由于恶性贷款很多公司已深陷债务泥潭,现在勉强维持的公司只有7家,他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些公司每个月的平均欠款不还者占总量的15%,最严重的一家公司在一年半的1000辆车的业务量中,有330多辆车的车主恶意不还款,并且有100多辆车款现在无法追回,造成每个月40多万元的损失。

  该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40多个业务员中,有30多个人都在追讨欠款,在追回的车辆中,很多车辆现在已经“资不抵债”,即使出售还款车也难以弥补银行的“贷款窟窿”。

  “央行去年公布的汽车贷款不良率是1%,现在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徐文生说。

  放贷冲动

  保险公司的退出无疑给银行敲响了警钟,但奇怪的是,银行并没有停止在汽车信贷市场上的激烈争夺。

  农行个人业务部消费信贷处处长崔一萍肯定地表示:“银行不会因为保险公司退出而无所作为。”就在9月17日,农行将汽车消费信贷利率下调了10%,下调时间为9月16日~10月16日。为了争夺国庆节期间的汽车信贷市场,农行还增加了30亿元的贷款计划。而一个月之前,中国银行也宣布将其汽车贷款利率下调10%。

  银行不断推出优惠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汽车贷款的上升。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银行难以遏止放贷冲动?答案无疑是车贷业务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

  国家开发银行分析与金融产品局局长王大用认为,即使保守估算,到2010年汽车销售总额也将高达4万亿元。如果有一半的人用信贷方式购车,年均信贷消费额也将高达5000亿元。

  “这么大的市场对于银行来讲就是最大的机遇。”中国农业银行个人贷款部的王胜宏说。

  对于被不良贷款困扰已久的商业银行来说,汽车信贷过去和现在都是一根救命稻草。据农行的估算,每1亿元汽车贷款要比一般贷款多收息230万元。同时它还带来许多横向的连带的业务,如信用卡业务、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发展。

  利润如此丰厚,使银行忽略了未来的风险。保险公司留下的空洞很快被银行以“直客模式”(银行撇开保险公司直接和购车者办理购车业务),以引入专业信贷服务机构等方式填补了。

  这样做的后果是,银行在保险公司退出后依然可以从事车贷业务,但是车贷风险更加剧地转嫁在了银行身上。

  “风险没有从根本上减少,唯一的不同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改变了。”亚飞汽车副总裁吴珀涛认为。

  监管风暴

  对此,央行和银监会显然不会坐视。

  央行信贷政策处的黄慕东承认,银行在争夺车贷业务过程中的无序竞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以前这些风险有保险公司替银行承担,但现在这一屏障已经不存在了。

  针对汽车信贷出现的问题,不久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对汽车经销代理商的贷款管理偏松的现象要给予警惕和纠正,要坚决打击假个人贷款和假汽车贷款等违法行为。”谁都能察觉到,刘的话中有风暴的味道,果然,这股风暴很快就到来了。

  从9月22日开始,各地银监会筹备组人员组成庞大的检查队伍,奔赴各自管辖的四大国有银行分行以及营业部进行检查。检查要求很细,贷款要一笔笔查,规定的项目一个都不能漏。

  银监会人士表示,此次会检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就是对上半年新增贷款,其中包括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投向变化、潜在风险及风险控制情况的检查,汽车信贷无疑是检查的重点。

  据了解,在央行和银监会的警示下,各商业银行在自查的基础上开始自我检讨贷款增幅偏快的非正常因素,并自上而下收缩贷款规模,控制放贷进度。

  而针对汽车信贷市场暴露的问题,央行也会在近期下发一系列文件。

  黄慕东透露,新的办法会致力于为信贷风险找到更好的出口,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修订:消费者的资信状况调查不再由经销商进行调查而是由中介机构出面,如此解决了调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小了转嫁给保险公司和银行的风险;在各银行之间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杜绝有不良信用的消费者在一家银行贷不到款转到另外一家银行贷款的情况;解决风险承担利益不均的问题,改变过去商家和银行基本不承担风险责任、而让保险公司风险独挡的风险模式。

  但是黄慕东强调,新文件的主要精神还是鼓励汽车信贷,而不是打压,因为汽车现在是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文件只是对商业银行做汽车贷款业务时的做法进行规范”。

  陈弊难除

  规范和监管对正在成长中的汽车信贷市场,无疑是必要和及时的,但要想根除车贷陈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无论中国汽车信贷的模式怎么改变,监管怎么加强,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谁该对汽车信贷的风险负责,是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还是消费者?

  无疑,这个汽车信贷链条中的任何一方都想多得利益,少担风险,在风险管理主体缺失的情况下,风险控制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环节显然就成了各方推诿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转嫁和分摊风险成了处理风险最为常用的方式。

  “无论是经销商全程担保,还是保险公司担保,都只能是汽车信贷风险的简单转嫁和分摊,而并不是风险管理水平的实质提高。”吴珀涛说。

  他认为,几年来中国汽车消费信贷领域在经营理念、产品设计、服务水平、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在汽车信贷信用评估及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而央行和银监会收缩和规范汽车信贷的做法显然没有突破这样的误区,充其量只是让各方利益求得一个平衡,如果不能解决谁是风险管理主体的问题,这个平衡无疑将是短暂的,因为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天性。

  “汽车信贷市场需要的是专业的汽车信贷服务商。他们的责任是直接面对客户,承担起风险管理主体的角色,并与银行保持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吴提出他的解决之道。

  作为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六种重要驱动力量,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生产厂商、汽车经销商、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和消费者,在汽车信贷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进行调整。理想的状态是,消费者更理性,汽车生产厂商的作用增强,汽车经销商将更专注于汽车销售服务,保险公司将突出其在风险业务上的优势,银行可能会由前台走向后台,并更加侧重于资金、网点支付结算等服务水平的提升。

  “这样就能扬长避短,同时责权利也更加分明。”吴珀涛说。在他看来,欧洲和美国汽车信贷之所以能健康发展,正是仰仗了这样的思路。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张邦松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无线国庆贺礼 打开礼包 惊喜不断 爆笑连连!
  企业法律顾问精品课堂 新概念--英语学习的阶梯 考研全系列课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曼妙体验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最爆笑精彩的笑话
让你想不笑都不行
图片
铃声
·[谢霆锋] 第二世
·[和 弦] 东方红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山东政府招商机构推介
解放全国七百万牛皮癣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解放1.3亿糖尿病患者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