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BP看空中国石油业? > 正文
 
珠海建厂十年始成 BP中国三线并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6日 09:33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伍雪华 广州、珠海报道

  9月初,BP珠海年产35万吨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投产典礼落下帷幕。

  至此,BP在中国石化产业的整个战略布局顺利完成:从2000年前的主攻上游产业———油气勘采、贸易和技术转让为辅的战术,调整为现在的维持上游现状,中路———PTA产销
攻坚,下游产业———油气进口销售助阵的进攻方略。

  上、中、下三线并进,BP在中国走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10年兜兜转转

  珠海建厂一事,早在1988年BP就开始筹划。

  珠海BP化工有限公司总裁卢炳光说:“我们1988年就计划在珠海建厂,花了10年时间兜兜转转才建成的。那个时候,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中国市场,特别是南中国市场PTA的需求量很大,估计应该不低于800万吨,有比较大的潜力,当时就决定把珠海作为一个点,建一个年产25万吨的厂,来供应南中国市场。”

  据介绍,把厂建在珠海“基本上是从投资环境来考虑的,这里各种技术配套,政府税费优惠,此外,就是南中国的工业需要”。

  在过去的2年多里,卢炳光一直担任PTA亚洲总监,主要负责BP在亚洲市场的PTA业务销售管理和帮助开发中国的PTA市场,以配合BP在亚洲的整体发展战略。卢曾参与BP在印度尼西亚的PTA项目的投资发展工作。

  身为BP集团PTA项目亚太区供应副总裁的卢炳光兼任珠海BP总裁,并且“主要是管理这家公司”,足见中国PTA市场的重要性对于BP来说已日益凸显,因为对于PTA工业来说,“无论是从亚太地区还是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中国都是一个最大的市场。”

  饶有趣味的是,珠海项目却是BP高层几度博弈的产物。

  PTA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一般投资回报期都很长,通常PTA的筹建期是28个月。

  为BP高层提供决策参考的是设在美国的PTA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专事研究开发新的产品,当时有对苯、甲苯等多种提炼技术,到底采用哪一种损耗最小,中心也不能给出结论性意见,以至BP高层争论不休,一直磨蹭着难以决断。

  此外,BP还担心中国环境的改变。“5年前你问我中国的PTA市场怎么样,我肯定说看好,说2003年的需求量会达到800万吨,但现在我就很难说了。因为亚太地区PTA的产能已经过剩,我们要考虑是在马来西亚、印尼、台湾、韩国的点扩容呢还是在国内生产,毕竟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

  卢炳光这样解释10年矛盾和行动磨蹭的缘由:不是BP没有实力,而是亚太地区PTA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中游市场每况愈下,利润空间年年都在缩水,下游市场也不景气。作为全球最大的PTA工厂之一,“我们当然关注PTA的利润问题,尽量把生产成本降低,把技术开发做得最好。”

  上世纪90年代初,尽管当时建厂的批文已经拿下来,但是BP却像捧着一个烫手的山芋,十分尴尬,“我们发现做一个年产25万吨规模厂已经是比较落后的了。”

  “后来,也就是从1998年开始,国内下游产业特别是化纤产业发展很快,我们觉得是个很好的商机,所以设厂的时间就抓得比较紧了。我们决定把25万吨规模改做35万吨,并在一开始建设就奠定50万吨规模的基础,这就有一个伸缩扩展的余地了。”

  在珠海立足未稳,BP已是雄心勃勃,“我们打算在二期建一个60万吨的生产线,这主要是看市场发展情况怎样,如果需要,也可以做成世界上最大的。”

  中国供需缺口大

  被称作“BP中国PTA据点”的珠海BP化工有限公司,是由BP和珠海富华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1.44亿美元,其中BP占85%股份,富华集团占15%股份。

  “我们的预期是,加上进口的100万吨就有270万吨,让BP公司的PTA供应占国内市场需求的一半,年销售收入13.5亿美元。”卢炳光透露,同时他又谨慎地说:“预期总是预期,市场的变数太大。”

  实际上,目前BP珠海的35万吨产能加上进口100万吨,BP的PTA总供应量已经占去了中国市场650万吨总需求量的1/5,销售收入达6.5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PTA生产企业,BP在北美、欧洲和亚洲都拥有独资生产企业,还在亚洲和南美建有多个合资企业,年综合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产值40亿美元,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BP化工自1973年就开始活跃在中国。90年代中期,BP化工开始向生产和营销企业投资,“将重点放在核心化工业务的增长上”。在中国国内建厂之前,BP就已通过进口为中国的纺织、塑料和特种化工业提供种类繁多的石化产品,包括精对苯二甲酸(PTA)、醋酸、丙烯腈、聚乙烯和特种化工中间体产品。

  据卢炳光透露,“自1981年首次向中国供应PTA起,BP已向中国提供了总销量超过300万吨的PTA。”BP还把其PTA专有技术转让给国内其它生产厂家,其中包括北京燕山、重庆扬子、仪征和洛阳的PTA生产厂。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BP投资生产PTA的一个最重要地区。”BP集团副总裁、中国首席执行官德开瑞博士强调,之所以在珠海设立PTA工厂,是因为“中国的业务在BP集团的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需要建立持久关系。”

  他说,在中国生产、进口、销售PTA是BP石化系列产业链中的“核心中游产业”。

  中国战略

  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世界两大PTA生产商BP和杜邦不约而同地分别推出新建、扩建PTA产能计划:BP和杜邦早些时候宣布了期待已久的PTA产能扩建计划,BP选择在比利时的Geel新建一座世界级的PTA新装置,而杜邦则进一步扩大英国威尔顿的PTA产能。

  此间分析家认为,珠海厂是BP布在中国的一颗战略关键棋子,起着BP公司石化上、中、下三线并进、抢占中国石化中路、嵌入中国PTA市场前沿桥头堡的作用。

  BP在中国的业务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最初开展的是贸易和技术转让。70年代末,即开始在中国从事石化上游产业———海上油气勘探。

  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建立在原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4家公司基础之上的新BP更加实力雄厚。其中组成新BP的3家公司——英国石油、阿莫科和阿科在中国石化上游产业——海上和陆上石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过16亿美元,目前BP在中国的上游业务单元已在3个区块参股:南海崖城13-1气田(占股34.4%)和流花11-1油田(占股24.5%),以及渤海湾的秦皇岛32-6油田(占股24.5%)。

  如今,BP在中国的业务已拓展到石化下游产业——船舶及航空油料的供应、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与销售、燃料油零售、民用及工业润滑油生产与零售、太阳能发电装置开发应用、化工合资建厂以及化工技术转让。

  通过购并重组,BP在中国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和销售方面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在华的最大液化石油气进口商,其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浙江宁波、广东珠海、江苏太仓和福建长乐。目前,BP正积极准备要在中国的数十个主要城市设立500个油站来奠定公司在中国油料零售方面的霸主地位。

  BP在中国的石化中游产业———PTA,作为BP整个中国上中下综合战略的重要一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正是BP明知市场利润空间日益在缩水却冒着风险加强PTA产销的关键所在,“赔本也要做。”

  于是,珠海PTA等于楔入石化中路的钉子,前锋直指中国石化产业的内核。

  对此卢炳光毫不讳言:“我们希望在中国PTA市场起领军作用。”

  图:

  上、中、下三线并进,BP在中国走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imaginechina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