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级蓝领缘何青黄不接(热点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6日 06:06 人民网-市场报

  田音

  近两年,花高薪找高级技工比找研究生还难,高级蓝领奇缺的矛盾日益明显。究其原因,在于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素质下降,国企对技术工人放松培训,高级蓝领待遇偏低,无人愿意当工人,也即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把技术工人也当作人才来看待和使用。

  出现断档谁关注?

  高级蓝领出现断档虽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工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高级蓝领的劳动价值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一所全国重点技工学校的校长介绍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技工学校曾一度火爆。高中毕业生在参加只有百分之几录取率的高考落榜后,首选的就是技校,其次才是中专。后来改为招收初中毕业生,但不乏许多优秀生报考技校。”

  如今,技校和各类职业技能学校的生源,主体都是那些考不上的初中生,甚至到了成绩不管多少,户口不论城乡,只要报名交费就录取的尴尬地步。即便如此,生源素质被大打折扣的技校,仍然出现了有4成技校因生源不足而被迫关停并转的局面。

  在职技术工人,赶上效益好的企业还能爱岗敬业。而在一些仅能维持生存的国有企业,住房、医疗等福利优势逐渐丧失,工人在职技术培训被取消,收入几年不见增加,技师几年不评聘,还会因企业经营不景气而下岗失业等,使众多在职技术工人感到钻研技术无前途可奔,一些技术工人变法想跳出本岗位、本企业。由此,社会上几乎没有家长愿意送子女到企业当蓝领,这直接导致了高级蓝领青黄不接的局面。

  贡献突出谁奖励?

  技术工人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来自九泉卫星发射基地的消息说,上世纪90年代,我国火箭发射曾出现几次失败,原来是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而最终解决这个关键是一名技师。基地专家学者们感言:“科学家设计得再好,工人的制造跟不上,设计则只能是个梦!”

  笔者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采访中了解到,一台数控机床出了故障,几名高级工程师拿着书籍,对照图纸查找了几天,也没有解决问题,企业生产被迫中断。这时,有人将动力车间的一名技师推荐了出来,他上前一问、一看、一听、一摸、一查,没出半日,事故就被排除了。后来他多次将企业出了故障的数控设备化险为夷,被企业破格安排到技术中心,专门与几名高级工程师一道负责企业的数控机床维修工作。尽管他的作用并不比工程师差,有时甚至更出色,但由于他是一名工人,高级工程师的奖金系数是1.3,而他只拿0.7,月收入也只有高工的一半,这种身份的差别常常令高技能人才十分寒心。

  大型杆件进行焊接组装,由于钢板局部受热,成型后二三十米长的杆件变形得凹凸不平,工程师们对此不知从何下手提出反变形工艺。而负责修整的一名工人凭着经验,在杆件上画几条线圈几个点,用娴熟的火焰矫正技能,很快将变形的部位全部调整了过来。一次,这名工人在工地承担修整任务,其技能同时被几家施工单位的员工看得直眉瞪眼,一家私企老板当即提出用月薪5000元聘他。而他在国企里月薪只有800多元,连技师都不是。

  一名高级钳工技师,累计为企业设计制造了40多项工装卡具,可企业给他的惟一奖赏就是调到技术室,不用在班组每天从事体力劳动。然而,工程师们享受的书报费、职务津贴、奖金系数,他一点也沾不上边,只因为他不是干部和高级工程师。

  这样的事例,在国有大型企业屡见不鲜。技术工人在制造业的作用谁来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谁来衡量?他们的社会声誉与地位谁给提高?他们的切身利益谁给保障?他们的待遇谁给改善?

  技工成才谁承认?

  现实当中,人们往往把具有高学历、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取得科研成果的人称为专家,看作人才,称他们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中流砥柱。虽然在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中,渗透着大量技术工人创造性的劳动,体现了技术工人娴熟的技能,但在现有的人才概念中,技术工人常常被排斥在人才的范畴之外。或者提起来重要,排起队来次要,关键岗位需要,而盘点功名时则往往把他们忽略或者淡化。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真正树立起“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却不容易。庆幸的是近两年,经过舆论的大声呼吁,尤其是高级技工短缺的呼声四起,社会对高级蓝领的认识逐步提高,全国大部分重点技校的生源也开始出现反弹,一些中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始着手开办高级工班、技师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者也开始改善高技能工人的待遇,这是技工人才的一大福音。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十五”期间,我国职工队伍的高级技能人才应占工人总数的20%,并且针对高级工只有5%、技师只占1%、高级技师只有0.1%的现状,正在实施一系列积极措施。彻底扭转目前技术工人教育培训“断流”和高级技师“断层”的局面,是确保“中国制造”真正拿世界“金牌”的重要条件。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有奖订阅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图片
铃声
·[张 宇] 大丈夫
·[和 弦] X档案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国国际机电博览会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