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曾经属于不同委办管辖的30多个大型国有集团归口到国资委;国资运营机构的《经营预算》、《战略规划》、《领导人员管理》等新办法相继出台;百联、锦江两大集团在完成联合之后,更进一步的产权改革计划正在酝酿。对于上海5000多亿元国有资产这艘“航空母舰”,全新的监管框架和流动环境显现雏形。
上海,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国有资产改革的重点区域,其国资比重大、涉及范围广。截
至2002年,地方国有资产总量已经达到5494.5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940.71亿元。在工业、商业等诸多领域,上海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无疑关系到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速度。
通过政府机构改革,上海国资领域“九龙治水”的分散管理局面被迅速改变,曾经分属经委、商委、外经贸委、农委、旅委等不同委办下的30多个大型国有集团,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归口到新改组的上海国资委。这种“搬家”,决不是简单的上级领导部门的改变,在“搬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辖权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责相分离,新组建的国资委,仅仅以出资人身份管理国有资产,并以多项措施保证职责的“到位而不越位”。前不久,资产评估行业协会就已经独立于国资委之外,国资委负责人不再担任协会领导,让资产评估行为完全中立。
新的监管体系,需要新的制度来构建,国资委快速出台一整套全新的国资管理制度。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战略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在近日出台,分别对国有资产运作时的“战略规划”、“经营预算”进行规定,特别规范了出资人对其派出的产权代表的行权要求和工作职责。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新国资委颁布《关于改革本市国资营运机构领导人员管理的若干意见》,确定在管理对象上,重点管好党委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管理内容上,重点管好选人、考核和薪酬三个环节;在管理方法上,重点推进市场化办法,实行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营造有利于国资有序流动的利益导向机制。据了解,上海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经营者的全球招聘工作正在准备中。
构筑全新框架的同时,调整国资优化布局的“大手笔”已经开始。百联和锦江两大集团组建之后,正在摸清资产、“挤干水分”,对下属各个板块资产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明晰的内部结构,为接下来的产权改革做准备。电气集团的大规模引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38个项目已经找到“婆家”,与民资或外资等企业达成意向,涉及总资产约30亿元。而外资并购该市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从小企业退出等相关办法也已开始出台,为上海国资的大规模流动创造条件。/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