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实力,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是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实力来自企业竞争力。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开展企业竞争力研究,从效益性、规模性、并重性三个角度对上市公司进行监测,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目前我们国家企业竞争力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机制,历来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对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采取制度改革、体制创新、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我国的企业迅猛发展,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但是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企业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和先进企业相比,竞争能力还差强人意。
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02年的企业效益排名来看,我国的企业竞争力已经是连续五年下滑,在49个参评国家当中仅排在第43位。从企业竞争力等基本主要指标来看基本是居于后位,总体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市场竞争的广度更加宽泛,市场竞争的程度空前激烈。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千方百计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首先是制度创新,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制度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当中还没有完全解决。当前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问题仍然是制约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培育的重要原因,我们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经营的企业外,积极实现股份制,大力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着力在企业内部形成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市场的政策引导,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
第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技术实力弱、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除体制因素外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做大,但是在产业分工中却很难处于有利地位,很难做强,更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我们应该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机制,加强对技术发展的政策扶持,设立创业基金、企业科技开发基金,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大力发展风险资本、投资咨询和资本市场,降低创新风险。企业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对研发的投资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步伐,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积极推行企业信用建设,培育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有助于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为企业的生存提供长久动力。需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竞争力来体现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把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凝聚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使企业职工的思想、感情、行为与企业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特别是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形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大的竞争力。在很多企业存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更应该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精神的第一要义,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第四,全力增强企业的综合营销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首先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树立良好的信誉,运用多种形式创立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其次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主导,抓好市场营销策划,强化营销网络、拓展营销空间,开展持续有效的营销活动。这个也是我们企业的薄弱环节。
第五,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所有者对企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企业应该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开发所有人员的智力资源,建立具有多方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管理有机结合的人才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