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管理体制上将会有比较大的变动”,9月5日下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总经理王景斌介绍说:“浦发银行将实行国际上通行的银行扁平式组织结构,以加强风险控制和确保沟通通畅。”
按照这个思路,浦发银行将在总行建立各个事业部,对各个分支机构进行直接的管理,并弱化现在分行的管理职能。按照规划,浦发银行基层机构将只有实施的职能,决策和研
发集中在总行。“如果这个目标最终得到实现,浦发银行在全国金融系统中,组织管理体制创新又将走在前面。”
10年快速成长
于1993年1月9日正式开业的浦发银行,成长速度是比较迅速,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佼佼者之一。在本报的竞争力排名中也是名列前茅。
根据浦发银行董事会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截至2002年年底,浦发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278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4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为2436亿元。尽管在股份制银行中是成立时间比较晚,但在资产规模、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余额均排在第4位,并与前3位的差距在缩小。
2002年年底,按照央行“一逾两呆”的统计口径,浦发银行的全行不良贷款比例为3.48%,处于历史上的最低水平。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所计提的贷款准备金,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46.82亿元,覆盖全行58%的不良资产。王景斌说,目前,浦发银行的贷款准备金目前已经覆盖全行78%的不良资产,浦发银行的目标是覆盖全行100%的不良资产。
截至2002年年底,浦发银行的税前利润为18.4亿元,每股收益为0.354元。到去年8月底,浦发银行已经向第一批股东每股分红1.50元,收益率高达150%,原始非流通股股东已经全部收回投资。
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
王景斌说,浦发银行认为,构成银行竞争力的依次是人才、技术、资本和管理。由于国家法令的限制,现在银行能够使用的金融产品比较少,创新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由于金融产品比较少,目前国内的银行还主要是靠存贷差进行赢利,中间业务的利润比较小。为此,各家银行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纷纷寻求扩大规模,追求规模效应。但浦发银行并没有就此打住,创新则成为浦发银行的一个竞争力强的法宝。
浦发银行的创新首先体现在管理体制上面。1999年11月,浦发银行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这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和《证券法》颁布后成为首家上市的股份制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浦发银行上市的过程中,对促进金融机构上市作了开创性的贡献。据了解,浦发银行在上市过程中,最大的麻烦在于当时规定“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30%”。很显然,这条针对工商企业的条款是不适合于银行的。后在各方的努力下,将原先的规定作了相应的修改,为后来的民生和招商银行的上市解决了一个难题。
对浦发银行来说,上市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拓宽了融资渠道。在目前银行需要扩大规模寻求规模效应的情况下,上市为浦发银行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融资平台。二是规范了银行的各项管理体制,经营管理透明度在逐步提高,会计和审计适用准则基本和国际接轨,为浦发银行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
在具体业务上,1993年,浦发银行率先在上海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次年,在上海开办了私营企业贷款业务。1996年,浦发银行推出了首张实际的投入运行的智能型信用卡———东方卡,并成功开发了代理付费、转账消费、内部管理等应用领域。
1997年,浦发银行在上海40所高等院校全面试点高校助学贷款,这对开拓个人消费领域、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
去年,浦发银行提出,加快市场化转型、率先国际化接轨、增强信息化支撑的三大战略目标,以形成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经营特点。(浦发银行位于CBCI100第28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