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上市公司监测结果“各行业汇总(规模效益并重)”统计中可以看到: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序中,居于前十位的公司中有两家汽车工业企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受到包装上市规模的局限,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与效益仍然在制造业中占有突出地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的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汽车生产企业正在接近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
不过,仅看效益不能全面反映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在同一数据中,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前十名,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为负值;全员劳动效率除长安、上海、东风三家外,均为负值;而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贡献率均为正值;销售收入增长较高。这就用数据证明了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市场迅速扩大,政府保护下获得的高额利润,以及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的扩大对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在“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上市公司监测结果“各行业汇总(效益型)”的统计中,中国汽车工业主要企业在上市公司总体排序中就大大退后了。
根据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计算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指数:2000年为-0.7,2001年为-0.77,2002年为-0.85。可见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不可盲目乐观。中国汽车工业今后要由粗放的外延式增长,逐步转为集约式的内涵式增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汽车工业上市公司有一个特点:往往是大集团中的一部分拿出来上市,而大部分留在上市公司外,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分析既反映了大集团公司的竞争力,又不能完全代表大集团的竞争力。而且,有些汽车工业大企业没有上市(例如,广州本田),因此,此项分析既要依靠此次监测的数据,又不能局限于这些数据。基本情况
生产基本型整车的汽车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排名高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中,生产基本型整车的企业竞争力要高于生产改装车、专用车的企业。在轿车生产中,企业生产的车型种类、批量,对于企业竞争力有大影响。生产改装车、专用车的企业与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的竞争力差距,则大大小于生产基本型整车的企业与生产改装车、专用车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原因
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存在重整车厂、轻零部件的倾向。汽车零部件工业由于投资少而发展缓慢。另外,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不同的市场位置。
多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上是围绕某一个整车厂发展的。在我国面向整个汽车工业进行系列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厂比较少。由于仅仅围绕某个整车厂的配套产品进行生产,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而且,汽车整车生产领域由于进入门槛比较高,再加上政府一直对于进入轿车生产领域进行限制,因此整车生产厂家,尤其是轿车生产厂家,在行业中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因而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而汽车零部件生产则不存在政府的进入限制,由于进入门槛比较低,进入者众多,因而在充分竞争的状态下,利润比较低。少数整车生产厂家利用汽车零部件厂家的竞争可以充分压价,从而使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某些利润实际上向整车生产厂家转移。
由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着利润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向汽车零部件企业大规模注入资金。这就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净资产、净资产增加率、净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方面难以与整车厂家相比。
遗憾的是,与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的是,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是全行业出口的主力,但是在上市公司中实现“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正值的企业寥寥无几。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应当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同样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说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出口的基础是薄弱的。
在汽车生产企业中,生产轿车等主力车型的企业在规模、效益等方面高于生产专用车、改装车的企业(例如客车),是由于基本车型的汽车生产企业可以实现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而且产品在汽车市场上价格较高所致。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热衷于发展主力车型汽车厂的倾向,有关部门对此的解释是:基本车型的汽车厂利润高(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是如此),本项研究用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汽车及零部件的数据中包括了我国的摩托车行业企业。我国的摩托车行业是可以实现大批量出口的行业。摩托车行业上市公司中有几家“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正值的企业。但是,全部摩托车行业上市公司在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增加值、净资产增加率、净资产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全部为负值。这表明,在我国过度竞争的市场上,摩托车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已经使企业难以通过产品销售获得利润得到发展。摩托车行业整体上已经是一个低利行业。前景预测
由于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竞争力排序,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竞争的进一步自由化而逐步改变。各类企业间由于结构性因素导致的差异会逐步缩小。例如,随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批量的扩大,跨国公司进入导致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车生产企业的谈判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之间的利润转移将会减少(但不会消失),这将导致汽车工业内部各领域企业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