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痛下决心买下两厢波罗的苏先生这几天郁闷不已,因为他那款手动挡舒适型波罗刚刚宣布降价1.11万元。新车没开几天就贬值大约十分之一,不甘心的苏先生打电话问有没有相应补偿,经销商却表示:“厂家没有规定,就是昨天买车今天降价也没办法补偿。”
据网上车市统计,年初以来,新车市场三次降价潮中,降价品牌已达60多个,其中16%的品牌已连降两次,威姿超过30%的降幅更创下了今年国产轿车降价最高纪录。如此大规
模的降价现象在国际车市上极为罕见,而车价的持续动荡让不少购车人也觉得很受伤。
苏先生认为,汽车作为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频繁降价是不正常的,也损害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汽车厂商应该对降价前不久刚买车的消费者有所补偿。但汽车经销商却不以为然,既然手机、家电价格跳水早已是老百姓习以为常的市场现象,而且降价幅度也是动辄20%、30%,凭什么汽车降价就该补偿?即使补偿,又如何操作?如果对降价前一周内购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偿,那前一个月、三个月购车的消费者心理又怎么平衡?
实际上,轻易不肯挤压利润空间的汽车厂商绝大部分都不认可降价补偿一说。惟一在宣布降价的同时明确表示对老客户给予一定补偿的只有长安福特。嘉年华降价万元后,长安福特对已经购车的嘉年华车主给予了四次免费保养的优惠。另外,一些经销商也对车主采取了定期免费检测、汽车零配件优惠等手段修补与客户的关系。不过,与动辄上万元的降价幅度相比,上述补偿手段只能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长安福特公关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外车市并没有降价补偿一说,因为他们的新车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很少像中国车市这样频繁降价。国外汽车生产厂家每年都要推出新的年度车型,而旧款车则在年底时会降价促销,消费者想买便宜车很容易把握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降价补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只能是一种奢望。不过,对汽车厂商来说,频繁降价并不是抢占市场的上策,相反暴露出厂家不忍放弃汽车生产高额利润的贪婪,品牌形象也会大受损害。与其在新车上市之际抬高销售价,卖不动了再降价,不如一下子打出切合消费者心理的合理价位。相信随着国内车市走向成熟,新车频繁降价的现象会慢慢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