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成企业提出QS申请,剩余时间已不足以上报获批 穗粮油企业八成铁定出局
全国对米、面、油、酱油和醋五类食品实行食品安全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即QS认证),现在已进入最后三个月倒计时。昨日,本报从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独家获悉,广州市有843家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食醋的食品企业,而申报了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仅为170家,已经取得认证的企业仅有61家。市质监局质量监督管理处处长戴昆峰指出,对五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的限期只剩三个月,而生产许可证的发放一般需要100个工作日。换言之,现在尚未取得认证的企业要申报获批已是希望渺茫,广州将有逾600家食品企业要在明年元旦遭淘汰。
600企业将关门大吉
据市质监局质量监督管理处陈伟明介绍,国家质量调查显示,广州市共有生产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食醋的食品企业843家。当中有200多家企业的“三证不全”,更有80%的企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根本不具备发放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戴昆峰处长说,按照目前170家企业申报的现状和发证的必须程序来推测,到明年元旦,获证企业可能不足200家,即600多家企业将关门大吉。
截至昨天,市质监局的资料显示,通过QS的审查并获认证的广州食品企业仅有61家,其中小麦粉厂家4家,酱油和食醋厂家22家,大米厂家26家,食用植物油厂家9家。其中酱油及食醋企业尚算规范,初步通过QS审查的企业达40家。但食用油行业状况最为糟糕,全市500多家企业情况可以“多而乱”来概括,硬件设备和检测条件等均不达标的占大多数。据质监局执法人员介绍,部分食用油企业的十几平方米厂房兼备原料储存、榨油、人员起居,甚至洗手间等多重功能。另外,大米厂家中具备规范生产意识的不多,全市200多家大米厂只有一半通过许可证的初步审批。
质监将加大执法力度
据了解,广州的米、面、油、酱油和醋五大类食品企业,量大面广,不少集中在菜市场周边或者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内,现有的执法力量很难将所有企业彻底检查。至于明年元旦后,查处无证企业的工作,也要合工商、卫生、质监三大部门之力,才有望成功。
现阶段,质监局将增派人手对QS铁定明年实施的政策作最后宣传,敦促存在侥幸心理的企业赶紧申报,对具有获批前景的企业实行帮扶。
质监局除了检查生产和销售领域外,将加强五大类食品的使用单位的巡查、监管和教育。酒店、宾馆和大型企业的食堂等,都将是质监局发现“黑”食品,打击“黑”食品的重要盯梢对象。如使用单位屡次犯错或坚持使用没有QS标签的食品,可能进入质监局的黑名单,并受到惩罚。
企业应冲刺作申报
戴昆峰透露,广州将在10月把罐头、方便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肉制品、乳制品、饼干、饮料等10类食品纳入QS实施范围。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实行势不可当,一些希望继续经营的五大类食品企业,应果断地增加投资和设备,改善硬件。
业内人士对QS的实行普遍表示欢迎。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敬修认为,由于政策涉及众多企业,因此政府执法力度是否足够十分关键。如果大部分企业遭淘汰,将衍生出产品供应、社会稳定、从业人员生活来源等众多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合力帮扶中小企业。
作为已经取得QS认证的企业,金福米业总经理何强指出,QS的实施本意是让企业的生产和检验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考虑到一系列现实问题,有关部门不会坐视大多数企业的倒闭。他不担心明年元旦后黑市流通对正规企业造成冲击,因为确实差劲的厂家就会关门,决心改造的企业要真正通过QS,应该会有回旋余地。 本报记者 麦婕莹 通讯员 左立宏图:
QS认证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未获认证的企业将扫地出门。 吴伟洪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