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股市低迷与当前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资金供应非常吃紧
从目前盘面来看,资金供应紧张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政策效应,自从央行在8月提出了将在9月21日正式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开始感受到资金供应的紧张状况,央行发行的
票据利率接近3%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且,债券市场连续下跌,同样意味着资金面的紧张。
看来,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仅仅提升一个百分点,仅仅锁住1500亿元的基础货币,但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却不是一个百分点;二是为防止热钱的流入,一向为市场所看好的QFII资金开始收紧,一方面是因为此次ING虽然成为第8家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但在公布消息时,此次没有了惯例所提到的尚有多家机构在申请中的言辞。另一方面则是明的,据媒体报道,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在申请的额度分别为2亿美元与1亿美元,但最终公布时却均为5000万美元。如此的明示,可能表明了当前监管当局已看到热钱流入的趋势,从而设定了一些限制,而该类资金一直为市场所寄予厚望。
更令人担心的是,创业板永远不会退出媒体的视野,过几天就会拿出来说事。同时,QDII也是被媒体关注,这两个潜在的资金利空影响着进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心理,加剧了场外资金观望的心理。
上市公司融资却在紧吃
在资金供应趋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却不断扩大:一是IPO融资规模,7月、8月迭创新高,达到了100亿人民币。而9月份,由于华夏银行56亿元的融资额度,看来再创新高也不是难事。二是再融资,而再融资情况较为复杂,有增发,有配股,也有可转债,目前实施的增发有厦门建发的14亿元,即将实施的宏源证券的7.2亿元。而可转债则更不得了,万科的19亿元至30亿元,招商银行的100亿元,虽然是预案,但压力却是现实的。
另外,企业债券也鱼贯而出。种种迹象表明,资金面供应不足,但需求却是无底洞。
如何破解资金困局
破解资金困局有许多种办法,而且还有几种是简单易行的,一是恢复B股市场的融资能力,这样可以分解当前的扩容压力,而且也可以分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为可以让美元、港币找到出路,同时,还可以减少主板市场的扩容压力。有意思的是,作为三大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之一的上海证券报近期已开展了对B股市场的讨论。
二是降息,一方面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来达到锁定基础货币的作用,限制贷款速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利息,将部分居民储蓄存款赶出银行,投入到资本市场。而目前基金的专家理财(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优势显现出来。同时,券商的集合式委托理财也有创新,这样的话,可以将一些风险承受能力低但又有一定收益预期的品种推向市场,这样可以为二级市场寻找一些资金源头。
三是减缓新股扩容步伐,这是最常用的一道缓解股市压力的政策,也比较容易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上海证券报 江苏天鼎 秦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