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陈劲松专栏
“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这是我姥姥从小给我的启蒙教育之一,想一下共产党会多还是颇有道理的;比如长征吧,要不是毛主席一路走一路跟其它领导人开小会,就不
会有伟大的″遵义会议″这个大会,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长征中的伟大转折。当时没有互联网,全国二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要在几万万中国人中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断地开会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于是我们有“传达会”、“打招呼会”、“学习会”、“批判会”、“讲用会”甚至是″赛诗会″、″忆苦会″。目的丰富明确,结构非常严谨。会多而不乱,层次分明,上下一致,覆盖全面。
“峰会”可能也是近几年来地产界中流行的词语之一,原本借用的是国家首脑们的“聚会”,但人家是几年一次的,最不得了的高峰会一年也不过一、二次,因为高峰们如果一个月聚几次,可能选民就会有意见了。虽然成本不是大问题,如果效益由正转负,影响高峰的高度那是绝对不能再开下去的。再大的事,比如“9·11”我们发现还是“热线电话”更管用。
我们房地产的“峰会”可就厉害了。首先是机制比传统的“峰会”好———市场机制,而且绝对盈利,即使会议收费有降低的趋势,但主办单位的广告收益是更大的一头;其次是改变了传统峰会的私密性,增加透明度,以至于不是高峰们开会而是“高峰”们与听众开会,不是说房地产业信息不对称吗?“峰会”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创新还体现在峰会的密度上,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每个月都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主办单位组织的各类“峰会”。
这种发了疯似地开会,发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颇有点令人费解,而且在中国有史以来传媒最为发达的时候,又多是由传媒主办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了。能够发疯去干的买卖一般有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效益远高于成本,比如“峰会”--往往主办单位挂名,也就是不出钱的意思,而它的效益却颇高,比如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广告收益等诸如此类的大效益和附带交朋友玩风景等吃喝玩乐的小效益,总之是“不干白不干,干了就划算”。
那么花成本的承办方又如何呢?反正为了业务(楼盘、推销自己等)也要花钱打广告,为何不一石二鸟———既打广告又壮声势呢?
以至于王石说“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本来你有什么想说的,一个E-mail就搞掂的事,变成了千里奔走的热闹场面。王石如此不辞辛苦,又何尝不是为了万科在全中国的布局!于是乎产生了信息时代,中国地产界大串联的局面。
峰会发展为“疯会”是存在的现象,而据说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么就有必要问合得是什么理儿?如果需要用名人来强化某信息的强度,其实大体上请这些人对某一主题谈谈看法,然后汇总发表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实在没必要舟车劳顿;如果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专家会诊,那么峰会可能是一种方向上的指引,但绝对是大而化之的各说各话,因为那是商业顾问合约的职能!如果想就自己的问题请教“专家”,峰会上的答案就更加地不着边际,这是房地产的异质性和市场的区域性决定的。
还是朱学勤先生有远见,他在一篇杂文中提醒我们“不要去张望谁在发言,谁在出席。要记住的是谁在缺席,哪一副刀叉的后面是空缺。缺席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事件?也可能只是一个常识。因此不必打听缺席者是谁,只要在一个热闹的宴席上,记住常识可能缺席,这就够了。”
作者:陈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