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5家ST公司的重组正有序进行,毫无疑问,政府在这场大规模重组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济南新现象”亦喜亦忧
本报记者 赵惠 邢梅
对于山东省14家亏损公司及10家ST公司的经营现状及持续发展问题,山东省政府给予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提出“年内扭亏和两年摘掉ST帽子”的总目标。
截止目前,有关各家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表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济南市5家ST公司年内集体脱贫显然比其当初“全体沉沦”更为引人注目。业内人士指出,济南市5家ST公司资产重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且进展顺利,堪称“济南新现象”。
三个显著特点
“济南新现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从时间进度来看,济南ST公司整体资产重组进展迅速。2002年济南市市属所有上市公司全军覆没,沦为ST族,其中两家濒临退市。此种严峻形势给济南市政府和上市公司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2003年9月8日,走到退市边缘的*ST渤海(600858)复牌;在提出盈利保牌、战略性转移、吸引战略投资者的三步走计划后,ST轻骑2003年中期实现扭亏为赢,9月11日,公司恢复上市申请被上交所受理。在济南市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下,轻骑集团各公司偿还ST轻骑现金1亿元,并承诺在2004年4月30日前,政府将协助轻骑集团尽量减少济南轻骑应收关联欠款6-8亿元,其中再归还现金不少于1亿元,逐步解决30多亿元的巨亏。据悉,ST轻骑与省内一家实力不凡的战略投资者的重组也在紧张进行中。
同时,其它几家ST公司的重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ST小鸭(000951)与中国重汽集团的重组方案基本确定,资产与股权重组方案已报送有关部门,估计今年年底前将会有实质动作。*ST济百(600807)受让山东永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公司意在对原有商业经营方式进行突破,同时发挥公司位于黄金地段的土地的价值,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ST金泰(600385)在北京新恒基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后尽管目前仍无实质性重组动作,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也在积极酝酿,欲在房地产等领域寻找商机。
“济南新现象”另一突出特点是,政府成为推动资产重组进程的关键角色。济南市属5家公司中,除了ST金泰(600385)为民营企业外,其余均是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这种股权结构使得济南市政府无论从大股东身份还是社会管理者角色,都必须当仁不让地承担起重组之责。
除了选择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济南市政府在解决土地、人员等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不遗余力,扫清了资产重组的障碍。*ST渤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该公司拖延近10年的土地问题解决后,其资产重组坚冰随之被打破,新大股东得以迅速入主,使得公司不仅顺利扭亏,而且也打响了济南ST公司整体突围的第一枪。
同时,资产重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为了使ST公司早日实现扭亏,济南市确定了每家公司的重组协调单位,统一协调,分工明确,以实现各个击破。政府加强了资产重组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减少了摩擦环节,促进重组过程的顺利推进。
重组后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主营业务更加突出,竞争实力前景看好,是“济南新现象”的第三个主要特点。
前些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产品开发缓慢以及管理层频繁更替,*ST小鸭主业节节败退,而与重汽集团重组后,公司的命运将彻底改变。公司的新主业迎合了山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山东将于2005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这为*ST小鸭今后的发展埋下了很大的伏笔。一直让人搞不清楚做什么的*ST渤海与实力强劲的山东商业集团重组后,主业定位商业,发展方向更为清晰。
通过集中重组,济南市属5家公司将实现产业转型或提升,所涉及的产业由原来的传统百货、家电制造、摩托车甚至主业不明转换为汽车零配件、商业连锁经营、房地产等,为下一步持续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任重而道远
应该说,“济南新现象”的出现,令市场各界尤其济南市政府感到些许欣慰,但这几家公司重组后仅仅解决了暂时的生存问题,如何做到全年持续盈利,进而顺利摘帽,并实现战略性重组,最终达成发展壮大的长期目标,任重道远。
首先,退市风险仍未完全根除,全年盈利压力很大。由于在重组的过程中,个别ST公司采取了出售资产、股权等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等作为利润,而主营业务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好转,这使得公司全年的盈利压力仍然很大。
其次,政府行为也是一把双刃剑。应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济南ST公司的重组进度断然不会如此之快,但是政府的承诺能否真正贯彻到位,地方财政能否承受得了,新的突击重组过程中会不会引发新的政府职能部门间的矛盾,以致给上市公司造成新的隐患,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服务水平,为上市公司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软环境,尤为关键。
第三,培养企业家精神并非一日之功。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企业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经历济南市属上市公司全部ST的打击之后,整体易主后的ST公司的“新贵们”能否吸取以往的教训,痛定思痛,在原有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早日形成新的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家价值取向,只有这样,上市公司才能积极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减少甚至杜绝短期行为,在扭亏摘帽之后保证济南上市公司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此意味着,这种在政府推动下所造就的集体脱帽、保壳式的重组,在达到了短期结果之后,如何避免陷入重组漩涡和痛苦轮回?如何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如何让新生公司成为当地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而且,就公司和地方政府而言,面临着这一轮重组如何解决短期目标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矛盾,这将是摆在公司和地方政府面前一个更加严肃的课题。(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