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昆会谈破裂 中国坚守底牌(图)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9日 1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继1999年西雅图会议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世贸组织第二次无果而终的贸易部长会
坎昆会议谈判失败 中国坚守底牌再图下回
本报记者 陈楫宝 北京报道
专家认为,农业问题谈判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美国明年将举行大选,欧盟将接纳新成员,关于农业问题的谈判将会持续更长时间。
谈判失败
“这是个遗憾的结局,尽管早就有所预料。”9月15日,在办公室苦候一天、等着前方最新谈判结果的顾宝志说。他一度渴望奇迹出现。
顾是商务部研究院WTO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此次中国派出60人的庞大代表团参加坎昆WTO部长会议,主要成员都是顾的同事。
奇迹最终没有出现。在众多的抗议和批评声中,为期5天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9月14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落下帷幕。会议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这是世贸组织成立8年来无果而终的第二次部长级会议,1999年举行的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也是如此。
本次会议一开始,与会各方就在会议议题次序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发展中国家强调,会议应首先讨论农业问题,然后才可以讨论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而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成员国却急于讨论启动“新加坡议题”谈判。
会议开始僵持。为了挽救会议,争取达成一个框架协议,13日夜,参加部长会议的代表通宵达旦进行磋商。
在14日中午仍无结果的情况下,21国集团表示,希望欧盟和美国在3小时内提出一项新的表现诚意的提案,但欧盟和美国并没有提出这样的提案。下午3时,会谈宣告破裂。
对于此次会议的结局,顾分析认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需为未来的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让步,“像目前这种局面,如果成员各方都不愿作出妥协,很难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任何谈判任务”。
阵营之战
此次坎昆会议,出现了两大鲜明的对立阵营:发达国家成员和发展中成员。
在发展中阵营中,其实形成了三个集团:包括巴西、印度、中国等在内的21国集团;拥有77个成员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和拥有52个成员的非洲联盟和以孟加拉国为首的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结成联盟;由多米尼加、洪都拉斯、肯尼亚、尼加拉瓜、巴拿马和斯里兰卡等33国组成的联盟。
9月12日晚,这三大集团中的70多个成员,强调在当前情况下,在“没有明确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启动“新加坡议题”的谈判。
之所以这些发展中成员代表能够聚集在一起,因为他们在农业绝大多数问题上是一致的。顾宝志分析说,以欧盟成员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给予本国的农业生产者以每年3000亿美元以上的农业补贴。这使得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国际上以低廉的价格销售,从而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生产。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首先取消农产品补贴,然后才可谈判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宿景祥博士进一步分析,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WTO《农业协定》,所构建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框架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如,WTO一方面允许发达国家补贴农业,另一方面却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农产品关税,使农业进一步自由化。WTO《农业协定》把农业补贴分成了必须减少的贸易扭曲国内补贴(黄箱),和免受约束因而可以增加的非贸易扭曲补贴(蓝箱和绿箱)。这样一来,富国可以通过转换补贴种类,保持或增加其已经很高的补贴。这就好比魔术师的诡计,让补贴从一个箱子里消失,又从另一个箱子里出现。
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无力补贴农业,却被迫降低关税。由于发达国家经历了“关税化”过程,他们就能从“特殊保护机制”(反对进口潮的特殊保护)中获益,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无权使用。此外,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受到农业关税快速降低的影响。廉价的进口货涌入许多发展中国家,使贫穷农民的生活难以为继。
许多案例调查表明,农产品进口自由化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民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影响的国家有菲律宾、印度、墨西哥以及诸多非洲国家。在中国,其受影响的农产品有水稻、马铃薯、鸡、洋葱和蔬菜。
真正的博弈主角
但是,在看似分明的利益阵营是发展中成员与发达国家成员,实际上,真正的利益主角则是美国、凯恩斯集团(15个国家组成的非正式联合体,1986年成立于澳大利亚凯恩斯,成员国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与欧盟、日本之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郝宝生分析认为,实际上,WTO谈判,就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谈判。
在以美国和凯恩斯集团与日本、欧盟双方间,从多哈一直吵到9月坎昆会议之前,“8月底他们突击把分歧挂起来,进行妥协,把矛头一致共同对向发展中成员。”郝说。
2003年2月12日,WTO农业委员会谈判特别会议主席夏秉纯(Steart Harbinson)以会议主席名义提出农业谈判模式提案初稿(简称“主席提案”),并于3月18日再次提出提案修改稿件。
根据该提案,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和国内支持三个方面,要求发达国家5年内将农产品关税最低削减为25%~45%,平均削减40%~60%;在6年内削减50%的出口补贴,10年后全部取消;削减60%的国内农业补贴。
但是,该提案遭到各方强烈批评,在3月31日会议中,未达成妥协。
郝分析,各方的主要分歧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农产品关税减让。美国、凯恩斯集团成员认为该提案有关市场准入的目标与《多哈部长宣言》大幅度扩大市场准入的要求差距太大,主张采用瑞士方式在5年内将发达成员所有农产品关税削减至25%。而日本、欧盟以及挪威、瑞士等成员则要求继续采取乌拉圭回合谈判确定的削减方式,即发达成员全部农产品的关税平均削减36%,每项产品最低削减15%。
二是国内支持。美国主张大幅度削减国内农业补贴,要求在5年内将所有成员国内支持总量(即黄箱政策补贴)限制在农业总产值的5%之内。凯恩斯集团国家要求发达成员第一年削减50%的农业补贴,在5年内取消所有补贴。日本、欧盟、韩国等则要求继续采取乌拉圭回合减让模式,削减55%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并强调给予成员灵活性。
三是出口补贴。美国主张在5年内取消所有出口补贴,凯恩斯集团国家要求在3年内取消所有出口补贴。欧盟、日本等国认为《多哈宣言》并未明确规定取消出口补贴的时间表,反对全部取消出口补贴,只同意削减45%。
其实,从以上三分歧可以看出,在农业问题上,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分歧,美国和欧盟之间更存在分歧。据称,美国正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对欧盟拒绝美国转基因食品的做法提出挑战。如果世贸组织裁定欧盟违背规则,那么美国就可能迫使欧盟接受更多的转基因食品,或者接受巨大的经济处罚。此外,美国一再强调,欧盟的农业补贴是美国的3倍,美国可以停止农业补贴,但前提是其它国家也必须采取同样措施。
专家认为,本次会议没能在农业问题上达成协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农业问题除受各国不同利益的制约外,还受到各国内部存在不同阶层这一因素的影响,各成员在农业问题上让步的余地很小,因此农业问题谈判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美国明年将举行大选,欧盟将接纳新成员,关于农业问题的谈判将会持续更长时间。
中国底牌
此次WTO第五次部长会议,也是中国入世21个月之后,第一次以会员国的身份参加世贸组织贸易部长联席会议。
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中国此次谈判的底牌是什么?
据商务部世贸司官员透露,中国作为WTO新成员,于2002年9月向WTO提交了农业谈判提案,第一次全面参与WTO多边贸易谈判。中国基本的立场是,要求新一轮农业谈判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消除贸易壁垒,减少农业保护,提高发展中成员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农产品公平贸易;要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农业发展实际和需要,保证谈判结果在体现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平衡;要切实关注新成员在加入过程中所做的承诺,给予新成员特殊差别对待,新成员不作进一步减让承诺。
他针对今年3月的“主席提案”分析认为,该提案在总体上没有达到中国谈判目标,不符合中国利益。
如市场准入。“主席提案”建议的关税减让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达成员农产品的高关税、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问题。
出口竞争。中国在加入谈判时就已承诺不再使用出口补贴,因此,中国谈判的基本目标是大幅度削减及取消出口补贴。该提案关于出口补贴减让幅度与时间,以及对出口信贷管理规则的建议均与中国立场差距较大。
国内支持。中国建议大幅度削减“黄箱”和“蓝箱”补贴、规范“绿箱”措施。但除“蓝箱”减让外,该提案关于绿箱的修正及“黄箱”的减让建议均离中国的目标相距甚远,不足以解决发达成员的巨额补贴和高度保护问题。
新加入成员。中国提出要关注新成员在加入过程中所做的承诺,给予新成员特殊差别对待,不做进一步减让承诺。但该提案只提出推迟2年实施承诺的建议。
据称,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加入了与印度、巴西等组成的“21”集团,抵制不合理宣言。而令人欣慰的是,中方提出要关注和理解新入世成员的关切,并提出把适当延长新入世成员的实施期等意见写进部长宣言,这些在会议出台的《部长宣言草案》里已经得到体现。
对此次会议结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贸易专家表示,这样的结果虽然反映了发展中成员的意愿,但是否对发展中成员有利还有待验证,“预料到协议难以达成,但我们为什么不表现积极态度,去推动达成,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而非要与其他一些国家跳出来强烈反对呢?”
尽管如此,此次坎昆会议,最大的意义在于各方交流了信息,亮出了底牌,并且发展中成员终于能够在世贸中发挥影响力。“对于以后谈判会起到积极意义。”顾宝志说。
图:
A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