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政体制几经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分税制的核心框架有两个:一是分税、分征、分管;二是实行规范化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其中分税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这一过程等于切蛋糕,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最为关键。

  王东京 李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财政体制可说是几度风雨,几经变迁。“文革”结束,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生产大幅下降,商品奇缺,财政经济濒于崩溃。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这万千头绪中,政府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迅速发展生产,壮大财政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于198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紧锣密鼓声中应运而生。

  所谓“分灶吃饭”,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不再围着一口灶吃大锅饭,而是分开锅火,各自拥有独立的利益,谁产的粮多,下的米多,谁就能吃上饱饭,否则,就只有紧勒裤带的份。这种体制,妙处在于能够激励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扩大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分灶吃饭”就是一种“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其核心是“包干”,“包干”的前提是划清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范围。

  按照当时的经济管理体制,整个财政收入分为四个部分: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中央所属企业的收入、关税收入和中央其它收入;地方所属企业的收入、盐税、农牧业税、工商所得税、地方税和其它地方收入,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经国务院批准,上划给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其收入作为固定比例分成收入,80%归中央,20%归地方;工商税作为中央和地方的调剂收入。

  收入分灶后,支出也要明确划分。中央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企业的流动资金、国防战备费、对外援助、中央级的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等由中央财政支出。地方支出的范围包括地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援农业支出、地方各项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及地方行政管理费等。明确收支范围后,核心的任务就是确定包干基数。凡是地方收入大于支出的地区,按比例上交;支出大于收入的地区,从工商税中按比例留给地方,收入仍然小于支出的,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

  1980-1993年的14年间,尽管财政体制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限作过部分调整,但实质未变,仍然属于“分灶吃饭”的各种包干制。这种体制通过巨大的利益驱动,在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使地方财政向一级独立的财政转化方面,的确功不可没。

  然而“分灶吃饭”扮演的毕竟只是过渡性角色,因为它有一些与生俱来的顽疾。既然收入划分的依据是行政隶属关系,地方政府为自己扒堆,势必来个“两手抓”:一手抓税高利大的地方企业,一手抓市场封锁。大家心有灵犀,彼此心照不宣,纷纷出此绝招,比拼的结果,自然是地区分割,重复建设,至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确保了自己这一堆,还要想办法挖中央一块。中央收入不是要靠地方上解决么,那好,牛鼻子由我地方政府牵着,我可以对体制内分成收入的征收消极怠工,在体制外收入上多下功夫,大做文章,搞财政资金体外循环。中央财政要么不知,要么是心知肚明口难开,这里存在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外,地方还可以找中央软蹭硬磨,讨价还价,来个“一年之际在于争”,纷纷“跑部钱进”。只要有利可图,便会奇招迭出。

  几招下来,中央财政弄得很是被动。仅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例,14年来江河日下,到1993年只有22%左右,与发达国家50%-70%的比例相差甚远。俗话说,人穷志短。中央财政手中拮据,囊中羞涩,想利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中央财政只得伸手向地方求援,让地方多做贡献,以解一些燃眉之急。“分灶吃饭”还有一大弊端,就是收支的确定用的是传统的基数法,上缴或补助的数额是以上一年或上几年的收支决算数为依据确定的,这势必造成地区之间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的结局。

  今天,财政体制的选择,不仅要有利于壮大国家的财力,更要有利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因为财政政策已经成为现代国家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法宝。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在逐步完善,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体制也必须进一步改革。

  1994年,“分灶吃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国家正式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所谓分税制,简单地说,就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一种财政体制。分税制的核心框架有两个:一是分税、分征、分管;二是实行规范化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其中,分税就是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这一过程等于切蛋糕,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最为关键。

  国际上分税有完全和不完全两种形式:完全形式就是将蛋糕分为两块,一块归中央,一块归地方;不完全形式就是将蛋糕一切为三,一块为中央所有,一块为地方所得,还有一块双方共享。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第二种形式,即把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关税、消费税等为中央税,这些税税基大,税源广,能够确保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调节宏观经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为共享税,它们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其它为地方税。

  “分灶吃饭”时中央财政收入依赖地方上解,分税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设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机构,分别征管。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中央税和共享税,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税,这样把主动权掌握在中央财政手里,可以保证税基不受侵蚀,抑制住了中央财政比重下滑的势头。

  分税分征,效果立竿见影。几年下来,中央财政收入年增长从过去总是徘徊在200-300亿元一下子猛升到1000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上升到50%以上。同时,增值税的大部分和消费税划为中央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纠正了地方政府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优化了结构,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为了减缓改革对各利益主体带来的冲击,调节地区间的财力分配,既鼓励先进,又扶持欠发达地区,分税制还设计了规范化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的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计算公式为:净上划收入=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

  “中央下划收入”是指原体制归中央或中央有分成,实现分税制后下划给地方的那部分收入。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实行递增返还方法,递增率按各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1:0.3确定,即上述两税平均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现行分税制由于还含有一些过渡性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仍有待进一步规范。(41)

  本专栏每周二、四刊出)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新概念英语》移动课堂,北外、新东方名师讲解!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海安经洽会招商项目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占便宜的机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