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质廉价品的代名词,到敢与其他制造强国匹敌的优质产品,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制造”让世界刮目相看。
作为世界第4大生产国,我国现已有上百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如白色家电、钟表、微电机、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集装箱、金属切削机床、电动工具、集成电路、电话机、手机、微型计算机等等。
尽管中国制造令世界瞩目,但我们依然清醒:我国目前只是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制造业总体规模小,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管理水平低等等。
大而思进,大而思强。我国靠什么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呢?有关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提高数字化水平。于是,“数字制造”这一新理念被引入中国制造业。
数字制造,又叫e—制造,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企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陈长年介绍,机械制造企业在普遍采用CAD/CAM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地使用数控加工设备。数控应用软件日趋丰富和具有“人性化”。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等高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为工程技术人员所追求。在数字制造的目标下,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改造,ERP等一批先进企业管理软件已经脱颖而出,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顺应制造业向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我国企业和政府正努力提升数字管理和数字制造水平。从2002年开始,科技部等4部委斥资百亿元在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中推广“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帮助制造业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然而,广大工业企业仍面临着一个主要难题,即缺乏用更开阔的眼界来观察了解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制造技术。由于交流的匮乏,造成很多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资失误,这个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贸促会和上海市政府等决定,在2004年11月4日至9日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举办首届上海国际数字制造展。据悉,此次展会将以搭建与世界信息化交流的平台为目的,以数字制造技术及设备展示为中心,软、硬(件)并重。
在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世界制造业也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据2002年外商投资报告,被调查的3000家外商(53%为制造业)中,68.3%在1至2年内要增加在华投资。可见,正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一样,新世纪初中国制造时代正在到来。未来10年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我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
文/程立龙作者:程立龙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