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取决于双方企业家的胸怀、眼光和努力
文/本刊记者李岷
《中国企业家》杂志历时半年,进行了一次中日领袖企业(家)对于彼此认识的深度调查。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次作类似的调查,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第一次作跨国调查。我们
知道,在这个时刻,作这样一个调查,需要付出格外的努力和谨慎。
但是,我们坚信,这样的调查对正走向全球化的中国领袖企业至关重要。我们要着重在这次报道中提请读者们:请在80年代学习日本企业高峰结束十余年后,再次认真打量距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企业,重新认识未来5-10年中日企业关系。
中国企业界自90年代以来似已在精神上从昔日偶像——日本企业身上游离:别了,1980年代!别了,松下幸之助!别了,日立、东芝!—在一些中国企业、中国消费者眼中,它们是被中国家电大王打趴下的品牌。眼光西移,欧美企业的股东价值回报意识、股东-董事长-CEO的治理体制等等给中国企业提供着启蒙大餐,《杰克·韦尔奇自传》人手一册,GE、微软是大众偶像,很少再有哪家日本企业、哪位日本企业家被国内业界频频提及。
我们真的走出了日本企业的身影、超越了向日本企业潜心学习的阶段了吗?当人民币在国际上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我们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所在恰恰是日本经济、日本企业徘徊过的地方,“中国制造”本身乃至政府的宏观决策在何去何从的路径选择上,可以援引的经验、借鉴的教训,大部分还得来自于这些年被我们淡忘的“日先生”,而不是“美先生”、“欧先生”。
为什么还要关注日本企业
1、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向“制造大师”日本企业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和招术,“日本制造”还有大量精妙之处需要“中国制造”去体悟和演练。如果说中国企业下定决心要拥抱“中国制造”时代,那么,向日本企业第二次学习的上课铃声又响了。
和君创业的总咨询师包政此番在接受本刊访问时,正言相告:“我要对中国企业说点话:实际上中国企业跟日本企业的竞争始终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这一点始终被人忽视。这些年如果说某些中国企业、比如家电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压过了日本企业,那也是它们利用了相对成熟的技术,通过大规模放量、独特的营销能力来扩张,而在技术持续开发能力和工艺精细化上,它们和日本企业比,没有力量。与其说是中国企业的制造体系成功,不如说是中国企业的营销体系有发展。”
2、虽然这些年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已经将工厂开到了发达国家市场,但是,其品牌之路却依然显得如此漫长。这时,日本企业“耗时30年、耗资上亿美金”(大前研一语)打造全球品牌的路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恰当的借鉴。
3、从日本企业由全球巅峰跌入“失落的十年”的遭际上,中国企业能体会到企业生命的周期感。在经过开拓期的上升后,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20岁中国企业发现既已成功的模式已不能再赋予企业高速的成长,大有欲振乏力之感,这时对照已在寒冬中苦守十年却仍在求存、求变的日本企业,中国企业家或能明白,自己守护的,尚是一个多么单薄、太多风雨尚未体砺的“生命”。
4、兵临城下,得思索对策。日本企业长时期以来的保守、观望的对华战略在中国加入WTO后渐行渐远,就像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那样,日本企业对华战术正从凌乱、消极变得有序布局、出招频繁且重,它们已拿出当年攻克美国市场的劲头来进攻中国市场,这一次已和他们80年代在中国市场的小打小闹绝然不同。
5、自日本作为领头雁领飞亚洲经济的阵型被打乱之后,虽然这几年中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最亮点,但是布局井然的新阵型尚未出世,那么,下个阵型的走向可能会是什么?当然是已被谈得很多的东北亚经济圈。中、日、韩三国企业因所占优资源、发展阶段和层次的不同,在东北亚地区有相当的互补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经济的发展重心从东南亚移到东北亚,东北亚经济圈在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以预见,今天以开放姿态率先和日本企业、日本市场亲密接触的中国企业,会更早、更深地享受到越来越一体化的东北亚资源和市场—这是一幅极其振奋人心的、开阔的经济景象,而愈迟加入这个经济圈共生态中的企业和国家,极有可能被“边缘化”。
70位中日企业家的同卷调查
为了了解现今中国企业家和日本企业家彼此之间真实的看法和评价,本刊调查研究部和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向两国企业家作了一次同卷调查。接受此次调查的中国企业有华为、东风、科龙、格兰仕、海信等38家,日本企业有三井、富士、三菱等32家,其中来自在日本本土的企业家的问卷20份,另12份为在华日企经理人所填写(关于此次调查的说明及调查报告详见本组报道“调查篇”)。中文版问卷和日文版问卷除了一些细小的差别,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这便于我们在两个组别之间作一些对照和比较。在中、日企业家之间作类似的调查,近年来,这恐怕还是第一次。
同时,我们挑选六个有代表性的行业,对六位著名的中国企业家作了专访,向他们询问一个话题:他们对日本企业的评价是什么?日本企业还是中国企业的老师吗?这六名中国企业家分别是东风汽车的苗圩、东软集团的刘积仁、上海某大型电子集团的董事长(出于某种原因,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阿里巴巴的马云、新希望的刘永好、比亚迪的王传福。
在这组报道中,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本刊总编辑牛文文与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对话。大前的名字,对于国内部分读者来说可能还不是特别熟,但是读者读完这篇对话后,相信你能感觉到一种熟悉而典型的日本人的口吻:客气、谦恭中坚定的骄傲感。事实上,根据我们的了解,对中国经济前景甚是看好的大前这些年在日本国内是以“攻击”日本企业对华战略的陈旧、保守闻名的,他在日本国内可以狠狠批评日本企业裹足不前、眼光短浅,但是一旦面对中国媒体,他着重强调的却是“日本企业的创新仍在继续,仍然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我们的报道更像是中日企业家、学者、顾问们的一份“意见白皮书”。在本组报道的最后部分,来自日、中两国的四位专家授权《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他们对中日企业及两国经贸关系的意见。这四位专家的来源亦有一定代表性:关志雄来自日本的研究机构、丸屋丰二郎来自于日本政府机构、黄辉来自于中国的咨询公司、马立诚则来自于中国最具官方权威的媒体。
中日互鉴:
互信程度和合作意愿较薄
采访、约谈、组稿,如果最后要对中日企业现状作一评价,不妨说:现阶段中日企业之间的互信程度和合作意愿显得比较薄弱,虽然“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也好、“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也好,这些设想正在两国高层及学术界人士头脑里形成,但是从企业层面上来说,两国企业还要凭胸怀、眼光和努力去丈量完相当长距离,才能抵达彼此之间的“中点”。
1、中日企业家对彼此的认识比较单薄和片面
中国企业家对日企更多的印象和评价还是建立在80年代的“日本企业模式”上,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内部工会”“日企经营三大神器”,对日本企业最近几年来所进行的内部变革了解得并不太多。
根据本刊采访数位中国企业家得到的反馈,除了苗圩、王传福等个别企业家分析了日本企业对华战略的调整之处,其他企业家对此类变化似乎并不太敏感,他们显然对“日本公司”这架战车变换了进攻的方向和节奏,及其背后强烈的企图心这一事实重视不足。
而日本企业家对中国企业家的认识更为单薄、片面。问卷结果显示,日本企业家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经营能力评价、信赖程度都不高。他们认为最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全部集中在张瑞敏、倪润峰两人身上,没有第三个中国企业家的名字被提及。显然,除了老家电企业,日本企业家对最近十年间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认知几乎为空白。
2、日本市场对于中国企业、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在未来数年都有崭新的战略意义
如何进入日本市场将极大考验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准。和其他欧美跨国公司一样,被调查的中国企业在进入日本时,亦非常鲜明地感受到日本市场的独特和封闭,这一方面源于日本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极其挑剔(据说,日本某客户提起美国思科公司的产品时,一脸不屑,“质量太差了!”),一方面源于日本公司之间网络体系的复杂,使得其营销网络自成体系。目前所有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公司几乎都找了日方合作伙伴,而推进速度仍很缓慢。
中国市场将成为日本跨国企业下一步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在这个市场,它们将欧美企业视作最有力的竞争者,韩国企业次之,中国企业仅列第三位。
3、中日企业家对于“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差距都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而中国企业家对于缩小这个差距有强烈的信心、也有比较开放的心态东软刘积仁反复强调:“我们只是一家10年企业,还没有走到日本企业所经历的那个阶段。”TCL的李东生曾经分析了日、美、韩企业文化的特征后表示,TCL要学习各家之长。相比中国企业的谦虚、开放,日本企业界简单地将“中国制造”视为挑战对手、并且“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国内占有一定市场,显示了日本人特有的敏感性。
4、在推动中日企业、中日两国经贸关系走向进一步融合过程中,国民之间需得建立更深的信赖
某位知名的中国企业家在回复给本刊的意见中写道:“确实我非常敬佩日本人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但是……日本人的内心是看不起中国人的,日本人的资源(包括市场、技术、人力、资金资源)是很难为中国人所用的。”本刊亦非常吃惊地了解到,在某知名中国企业中,大部分员工有一个明确表态,“绝不能和日本企业合作”。当然,这是我们接触到的大量的中国企业的个别。
历史可能会在双方的内心深处铭刻某些成见,但是中日企业家对彼此的认识势必将继续延伸、深入下去。
19世纪末有个对日本与日本文化五体投地的英国人,取了个日本名字“小泉八云”,在他向西方介绍日本的书中,他引用了一位日本朋友对他说的话:“再过四五年,当你觉得你完全不能了解日本人的时候,那么你将开始知道他们一些了。”
一个多世纪后,中国企业阿里巴巴的CEO马云对《中国企业家》杂志说:“如果谁觉得他很了解日本,那他肯定错了。”
尽管中国的发展足迹不可能步步踏准几十年前的日本发展的步点,但是不同产业在全球各板块之间分工和转移的规律,使得今天我们理应将自己的现在与日本的过去对照,像大前研一所表示的那样:日本企业的道路提醒着中国企业的下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