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国对富国说不 中国不动声色赢了坎昆会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 09:56 南方都市报 | ||
由于各方分歧严重,为期5天的世界贸易组织坎昆部长级会议14日无果而终。由中国、印度、巴西领导的21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1国集团”强烈呼吁美国和欧洲大幅度降低农产品补贴和进口关税,并坚持反对发展中国家大幅削减关税。 有舆论认为,虽然会议在各项议题上没有取得多少进展,但在本次会议上发展中国家首次联合起来,对发达国家说“不”,某种意义上也是国际贸易格局的一种进步。更有港报指出,这标志着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领导地位的进一步稳固。 两大阵营互不相让 坎昆会议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首次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亮相。以中国、巴西、印度、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的21国集团在会议上强调,首先必须解决农业议题,然后才能讨论农产品市场准入等其他议题。 而发达国家虽然口头上表示愿意减少农业补贴,但就是不提是否全部取消补贴以及何时取消补贴。农业补贴问题关系到每天10亿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急于讨论启动所谓的“新加坡议题”谈判,即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贸易便利化四项议题的谈判。这些议题如获通过,对发达国家较为有利。 由于存在严重分歧,会议出现了僵持状态。经过通宵达旦的磋商,14日下午各方仍未能达成一致,会谈宣告破裂。 21国:农业利益不能放弃 “21国集团”代表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农民。农业问题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较大,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本已处于不利地位。相反,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给予本国的农业生产者以大量的农业补贴,使得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国际上以非常低廉的价格销售。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首先取消农产品补贴,然后才可谈判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 专家认为,本次会议没能在农业问题上达成协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农业问题除受各国不同利益的制约外,还受到各国内部存在不同阶层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农业问题谈判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欲塑造领导者形象 分析人士指出,在坎昆会议上,中国站在了发展中国家一边,新形成的“21G”势力也显示出中国欲在WTO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在理念上,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保持一致,支持自由贸易。这是因为中国日益需要开放市场以增加近8亿农村人口的收入,而他们中大部分不在就业人口之列。但中国同时也与发展中国家持相同观点,特别是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中国无法承受巨大的农产品补贴负担。 在今年7月在大连召开的由二十多个欧洲和亚洲国家财政部长参加的会议上,中国就努力想在坎昆会议之前,在与会代表中达成一致意见。相比较G8这样的“富人俱乐部”,中国表示更愿意寻求扮演发展中国家领导者的角色。 欧盟:我们全盘皆输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虽然坎昆会议以失败告终,但发展中国家阵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赢得了胜利。因为发展中国家首次团结在一起,向美国和欧洲异口同声地表达出了他们心中的不满。 欧盟谈判代表拉米在会后悲观地表示:“我们应该能在会上取得进展的,但现在我们全盘皆输。”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格拉斯利则将坎昆会谈破裂的14日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悲哀的一天”。 不过大多数与会代表和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坎昆会谈以失败告终,但世贸谈判本身并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各方的分歧将最终弥合。而且,坎昆的失败对发达国家敲响了警钟,要求他们在未来谈判中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链接 中国渴望推进农产品贸易 尽管农产品贸易仅占中国贸易总额的约5%,但中国希望实质性推高这一快速成长的贸易规模。中国去年农产品出口较2001年增长13%,至181.4亿美元,同期,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增长5%至124亿美元。 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示威者庆祝坎昆会议无果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