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央行之忧:在计划与市场之间徘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易宪容

  有人说,中国经济热起来了,而且是“没有温度的高烧”。尽管学界对此争论不休,但是无论是投资还是信贷都出现了迅速的增长。200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近两10个百分点,是1993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3817亿元,增长34%。而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9.2%,同比增幅23个百分点

  并且这种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向房地产、汽车、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纺织业等少数几个行业集中。比如,2003年1月至5月,机械、电子和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3.5%、59%和625.6%,而制造业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到今年5月份为止一直处于通缩之中。这表明,投资快速增长远远高于消费需求的增长。这些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中。

  伴随着近年来最高投资增长率的是国有银行信贷超常规增长。2003年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16.3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比年初高5.5百分点,创1996年8月以来最高纪录。前8个月各项贷款累计23253亿元,同比多增加12197亿元。如果以此增长速度,2003年的新增贷款将达3.6万亿元。而在今后的五年内,这部分贷款中可能会5000-10000亿成为不良贷款;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比上年同期6个百分点;2003年6月,贷款增5250亿元,创单月贷款的历史最为纪录。还有从贷款的投向看,前8个月票据贴现贷款增加4240亿元,同比多增2986亿元等。

  还有,今年上半年信贷资金又高度向“大户”集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一是上市公司、国有大企业;二是热门行业,如房地产、汽车、医药化工等;三是向大型重点建设项目集中。而这些大户由于体制原因,效益普遍并不良好,新的信贷实际面临着不少的风险。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2003年上半年信贷增长为什么会这样快?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是什么?这种信贷超常规增长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金融风险有多大?

  其实,这一轮经济过热与以往不同,其实质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国有银行信贷扩张为基础的投资膨胀。或者说,上半年的信贷超常增长是在计划与市场徘徊之间的结果。可以说,上半年地方政府换届后,各地政府为了扩大业绩,新的投资冲动泛滥于全国。各地方政府不仅拼命上投资项目,而且极力扩大投资规模。特别是那些短平快立竿见影的行业更是十分火热。

  如上面所指出的房地产与汽车,特别是房地产,尽管早已是泡沫四起,尽管人民银行为了减少房地产的信贷风险而下达了121号文件,但地方政府驱使房地产市场膨胀的现象随处可见。因为,这样做一则可能无偿地获得出卖土地的资金,二则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来带动当地经济。而房地产市场70%以上的资金是来自银行信贷。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信贷超增长也就自然而至。至于其他短平快的投资项目也是如此。这是从信贷需求的一面来说。

  从信贷的供给一面来说,信贷超常增长主要动力是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3年上半年,四大国有银行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动力,在新增贷款中所占的份额已从2001年的51.2%扩大到今年一季度的61.8%。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以往的信用审查和风险控制方面的缺陷,四大国有银行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即使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剥离过14000亿元,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仍然十分巨大。

  为了走出困境与上市,银监会早已下指标,四大国银行有“双降”(降低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指标,而扩大贷款总量这个分母似乎是降低不良贷款率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也就是说,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四大国有银行必须在贷款量上扩张。但是,在风险与回报的平衡方面做得较好的股份制银行来说,并没有跟着国有银行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因此它们的市场份额已从2001年24%下降到了2003年1季度的16.7%。

  还有,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四大国有银行的考核标准有所改变,由以往降低不良贷款率为第一要务,改变为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按照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年底贷款余额的1%提取呆帐准备金。由于目前银行存贷款毛利差只有2%,如果上半年放出贷款,下半年可以收息,这样有1个百分点的利润。如果在下半年增加贷款,不仅对当年收益贡献不大,反而会由于贷款基数增大而增加年底中呆帐计提,影响银行利润。这样,也就驱使了银行迅速扩大信贷规模。

  再有,为了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扩大贷款规模,银行利用金融工具“对倒”也是今年一种扩大信贷规模的方式。从上可以看到,前8个月票据贴现贷款增加4240亿元,同比多增2986亿元等。如据最近的《财经》杂志报道,成都商行今年共办理票据贴现22亿多元,其中存在严重违法违规与没有实质交易的票据贴现累计金额达10亿元。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对倒”而没有实质的交易活动扩大信贷规模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可能是今年来票据贴现贷款超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说,尽管自今年年初到6月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降低了4.02个百分点,至22.19%,但银监会、银行和相关监管部门仍必须警惕其他资产中的信用风险问题。因为,目前国有银行的运作成本仍然是通过计划的方式让社会来承担,而整个收益则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让单位来获得。这种在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徘徊的行为,给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带来重重之困难与风险。目前,银监会将对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直接检查,希望了解对上半年贷款超增长的原因、投向变化、潜在风险及风险控制情况。但是,这次检查如果不从四大国有银行在计划与市场之间徘徊入手,要把握问题之关键是不容易的。

  当然,针对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超增长的现象,对银行信贷收缩的调控举措数月间也频频出台。先有121文件的出台,后有《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和《关于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及18号文件(即《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颁布,即希望通过对房地产信贷的收缩来堵住房地产贷款潜在的巨大风险与漏洞。

  还有,8月23日,中央银行宣布从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政府就是希望以间接市场的方式来调节有些过热经济。一般来说,作为央行货币政策最具威力的工具,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会因“乘数效应”影响金融机构的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可以看到,从8月23日央行宣布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已经两个多星期了,离决定开始执行此项调整的9月21日也没有几天了,一般企业表面上没有什么动作,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对此没有多少反映。当然,正如央行负责人所言的那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影响企业与民众的经济活动与生活。但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收缩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而且这种信贷收缩一旦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就必然最终影响到民众的消费与生活。

  但是对金融机构及股市来说,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反映则异常强烈。比如从上周开始,为了帮助股份制银行渡过目前资金短缺难关,人民银行已经要求四大国有银行停止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把资金拆出给这些股份制银行。为了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定向拆放资金,同时保证自身发展,四大国有银行拆借资金的权力也向总行集中。这样金融市场持续半月多出现了资金紧张的态势,拆借利率上升,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期内没有多少缓和的迹象。在这里计划与市场又交织在一起。

  不过,从这次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透露出:央行对目前存在的贷款超常规增长或某些行业的经济过热,决策高层一直保持了足够的警觉。只要觉察到经济生活中潜在风险的危险性,就会动用相关的金融市场工具进行调整。这是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的收缩信贷的信号。因为,尽管央行仍然会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从抑制房地产信贷收缩开始,央行会开始收紧信贷,而且,待市场对此政策反映之后,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还会再调整。

  还有,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完全是以温和的、对市场冲击最小的幅度或方式进行的。这也说明了国内金融政策推行渐渐地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面向市场化。但不可否认,在计划与市场之间徘徊,仍然是国内金融体制改革难以逾越的最后堡垒。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新概念英语》移动课堂,北外、新东方名师讲解!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王 菲] 冷战
·[和 弦] 中意他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比基尼美女
  • 月色如水小夜衣
  • 夏日狂花比基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