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入党,1973年创业。老党员、老企业家。不少人评说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先实践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企业家张果喜
在其企业30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他的企业集团平均每年都能以
40%以上的速度发展,而且每创立一个新企业都能成功立稳。从未失手的张果喜有何锦囊妙计?张果喜戏称自己的企业管理是迷踪拳,虽说无门无派,但也自有章法,主要靠的是5个要素鼎力支撑:情报力、想象力、判断力、决策力和实施力。
党员张果喜
张喜果常说:“在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国情。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可以不关心政治。”他正是从党的政策方针中领悟到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我自创办企业以来,经历了我们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从否定到认同,从认同到发展,从发展到肯定的全过程。可以说,党和国家每一次经济政策尤其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调整,都促进了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奇人张果喜
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打破“三铁”。针对传统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下形成的弊病,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张果喜就提出了要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创新了一套多劳多得的计件工资制度和一厂三工(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任人唯贤的人事制度。他推行的这套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主体的管理方法在我国短缺经济的年代,在企业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的创业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很快使企业形成了一种高效率、快节奏的运行机制。
最早的亿万富翁。张果喜“出道”很早,根据1980年外经贸部对外宣布的统计数字,他早就被西方媒体公认为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
拒当副市长。20世纪80年代末,江西有关方面注意到了张果喜的年轻有为及在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方面显示出来的出色才能,曾有意举荐他出任鹰潭市副市长,被他婉言拒绝。他说他的兴趣、他的雄心都在企业本身。
善人张果喜
自企业创立以来的31年里,张果喜在国内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捐赠已有2000多万元,但他很少提起他捐款的数额。有人做过统计,张果喜历年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主要有3个方面:
修路造桥等市政建设。果喜集团纳税额最高时曾占到当地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但张果喜还是另外投资了上千万元为家乡修桥修路。
教育事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果喜多次向有关教育部门捐赠,设立奖学、助学基金,并多次赞助了各种知识竞赛。
技术培训。果喜集团下属的技术培训学校,曾为余江培训出万余名雕刻人才,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残疾人,如今这些人才已遍及全国各地。
(王风光)作者:王风光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