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新宇 张乐 发自北京
企业跨区域流动
9月,浙江台州市60多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集体把研发机构搬到上海。令人惊讶的是,这一行动的幕后策划者却是当地政府。台州市政府决定,在上海征
地100亩到300亩,为6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的“集体转移”做领路人,在上海建设台州科技开发园。
对这一“石破天惊”之举,台州市科技局局长张锐敏说:“我们非常鼓励企业到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政府愿意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在台州,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跨区域流动。吉利集团把汽车制造基地建在了临海;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设到了杭州,投资总部则设在了上海;海正药业、星星集团也先后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
在长三角,发生了一个饶有意味的变化。过去一听说有哪家本地企业要将总部迁往上海,当地政府总是迫不及待地上门挽留,甚至不惜设置障碍;现在则是主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将“大脑”安置到上海去,就是整个企业外迁,当地政府也决不强留。
在长三角,企业、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正在充当一种急先锋的角色,悄悄消解着森严的区划壁垒。有资料表明,近两年中国内地实际到位外资中,投资于长三角的已经超过30%。由于跨国公司投资时首要考虑的是整个区域经济状况和投资大环境,因此在跨国资本的冲击下,原来的行政区划色彩日渐减弱,经济区域功能日渐加强。
与跨国资本相呼应,发展于本地的民营企业在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后,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冲动下,左冲右突,突破一个个投资禁区,成为最活跃的因子。目前,浙江在上海兴办的企业总数在5万家左右,投资规模达500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民营资本。各大中外金融机构也纷纷突破地域限制,抓紧开拓长三角异地业务,竞相抢滩这一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资本流动带来了企业、人才、技术、产权等诸多要素的流动。
此间专家认为,要素变“留”为“流”,这是长三角市场彼此开放的重要信号,这种流动将打破一切市场的藩篱,其效应怎么估量也不过分。
资源重新配置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带来了资源的重新有效配置。
大量资本的迅速聚集,促进了整个区域的产业整合,产业互补效应开始显现。在长三角地区,一条清晰的IT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上海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产业链;苏锡常地区则发展成为IT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其中苏州年产笔记本电脑2500万台,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无锡则形成“日资高地”,偏重于通信和PC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几年前把总部迁到上海的“茉织华”,不久前返回嘉兴,在平湖一举投资10亿元,建立了“茉织华工业城”,上海负责研发、营销,嘉兴负责生产,产业分工十分清楚。
培育、发展、巩固一个优势产业,必须考虑吸收跨地区的生产要素,并纳入到自身的体系中去,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共识。
均瑶集团在温州启动,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设在江苏无锡,营运中心设在上海,市场则在长三角乃至全国。2002年,上海投资100亿元到嘉善开辟信息产业园,再由上海负责牵头将台湾电子信息领域的大牌企业引进来。目前,招商势头正旺。
专家指出,尽管与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现有体制中还存在诸多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但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趋势已不可逆转,它必将冲破一切藩篱,消解一切制约经济发展的区划壁垒,实现生产力的更大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