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可转债,16日,华西村可转债开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而在上周二的一天内,就有深万科、韶钢松山、金牛能源和中远航运等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告。也许是由于股市的低迷,使得一直不温不火的可转债出现了难得的热络景象。
可转债发行增速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统计数字表明,自1998年发行第一只可转债南化转债以来,共有18家公司发行了可转债。其中今年发行的就占了12家,融资额超过130亿元,而目前有发行可转债预案的公司则达30家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可转债的热发与股市不振导致股权融资的萎缩有很大关系。在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规模降低间接融资比例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显得愈加不畅。同时,在增发、配
股等融资方式的定价不被市场认可情况下,对上市公司、承销券商的风险在逐渐加大。因此在当前的低利率时代,采用发行可转债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选择。
拟发行可转债的韶钢松山的赖先生向记者表示,公司此前进行的增发,为企业注入了发展所急需“血液”,但目前我国融资渠道较窄,公司当前主业的高速发展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他说,可转债与增发、配股应该说各有优势,相对来说可转债对公司财务要求较高,投资者届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转股,因此不确定的财务风险要相对大一些。另一方面,可转债的融资规模一般要比增发、配股大,而对股价影响又相对较小,因此在股市低迷时这种融资方式较受上市公司的青睐。
据了解,由于股市的低迷,近期为数不多的公司进行了增发,然而却逃脱不了股价跌破增发价格的厄运。其中天坛生物以11.20元增发的2500万股股票在9月5日进行了上市流通后,上周五收报10.64元,在一周的时间内便跌破了增发价格。此前进行增发的福耀玻璃似乎更加不幸,4835.2016万股增发股票获准流通当日股价便跌破了12元/股的增发价格,而当天最高仅为12.05元的价格说明参与增发的大部分投资者已被悉数套牢。
日前刚刚发行了4.1亿元可转债的云天化董事会秘书刘兴和认为,一段时间以来股市的低迷对企业的融资已经带来了很多问题,相对于增发、配股的融资方式,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应具备更好的成长性,证监会对发行可转债的企业审核也是相当严格的,公司此次发行可转债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机构成为申购主力
事实证明,由于可转债有较稳定的收益,机构投资者对可转债的重视程度已经非同一般,包括社保基金、QFII、证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成为了申购可转债的主力。
统计资料显示,7月份,国电转债20亿元的转债发行规模,网下有效申购资金创记录的达到了2372亿元,8月,西宁特钢发行4.9亿元可转债,网下机构的有效申购数量为529亿元。而于16日上市交易的华西转债此次网上实际发行总量为88302手,占本次发行总量的22.07550%;网下实际发行总量达269050手,占本次发行总量的67.2625%,机构有效申购达386亿元。此前该公司的公告显示,全国社保基金201、202、206、204、205、106、104组合出现在获配机构名单中,共获配15299手,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获配697手。
“可转债在今年确实是比较热门的品种。”刘兴和向记者解释了可转债受到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原因,首先,可转债这个品种安全性较高,公司每年都会按约定的利息进行支付,投资者还可以根据公司发展以及股票市场的情况来决定其是否进行转股。其次,可转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股票的价格低于转股价格,根据市场发展以及股价的波动,公司会按事先约定的条款授权董事会对转股价格向下进行调整,以此来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他说,可转债转股的控制权是掌握在投资者手中的,如果投资者预期公司达不到原来的设想或者市场环境长期低迷,可以按债券来做,不进行转股而等待还本付息,因此,即使在股票市场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可转债对追求稳健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依然是较好的投资品种。
从一些基金公布的中报中可以发现,证券投资基金也已经开始大规模介入可转债,其中基金融鑫在报告期内持有可转债比例高达38.817%,而基金汉博则达到了22.76%。另外,获批的一些QFII也不甘示弱,此前瑞士银行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曾对媒体表示,“可转债市场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很大,因为可以让我们在比较低位时进入,然后可以长期持有并且还可以换股。”
某券商的投行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个中缘由,他说,像申购新股一样,认购可转债也是个相当稳定的收益,而且机构投资者在网下配售只需交纳40%的保证金,其申购收益率是相当可观的,因此众多机构投资者自然会乐此不疲。他说,今年到目前为止,包括基金等许多机构在股票上大部分亏损累累,但在可转债上的收益却是冰火两重天。
可转债规模依然偏小
有迹象表明,在当前大盘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似乎又要陷入对可转债是否过热问题的争论。然而,业内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可转债一直被市场冷落,目前的可转债市场可以说只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悦博士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直接融资渠道是比较稀缺的,在今年可转债升温的情况下,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规模依然偏小,数量不超过20家。由于可转债的投资风险要小于股票,因此是以追求稳健投资收益的投资群体为主,与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他表示,在一些国际市场上可转债是非常成熟的投资品种,同时也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市场各方对可转换债券认识的不断深入,还应加不断加大这个品种的市场规模,丰富市场的投资组合,使更多的融资者和投资者能够参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