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行业专题--财务公司 > 正文
 

财务公司:彷徨于进退之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6日 19:16 《数字财富》

  行业

  至少在现阶段,财务公司与其所属的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就像鱼和水,如果离开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就难以生存

  本刊记者梅涛实习记者蔡春华/文

  “如果哪一天集团关闭了我们财务公司,集团的业务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一位国内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同样,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看似什么都能做,但要想对集团外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财务公司不但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反而有许多限制。”他的话,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现状的缩影——不上不下,不里不外,看似全能,实则不能,很是尴尬。

  进一步千难万险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总数为74家,各财务公司所属的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一支生力军,在为企业集团服务的过程中,对我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并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佼佼者。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中油财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财务有限公司、宝钢集团财务公司和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等6家财务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都超过10亿元。其中,中石化财务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25亿元。总资产在百亿元以上的财务公司共有7家。其中规模最大的为中油财务公司,总资产已超过1000亿元,大大超过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2002年,财务公司利润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6家;5000万元~1亿元之间的有6家;1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有29家。

  由于财务公司背靠大企业集团,手中控制着巨额资金,因此成为证券、基金、债券,甚至银行追逐与争夺的“钻石客户”。论起来,财务公司的日子应该颇为“滋润”。

  “如果没有金融业的开放与市场化改革,财务公司的‘滋润日子’或许可以长久地过下去,”一位业内人士说,“可惜现在不行了,以后就更不行了。”

  近两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逐步开放的国内金融服务市场,财务公司业者既感到了潜在的竞争压力,也对更深、更广地参与这一市场充满了憧憬与希冀。另一方面,在国内金融市场严格管制的条件下,财务公司的金融牌照属于宝贵的稀缺资源,获取这种资源之后,很难做到心如止水。

  锐意进取,不满足于吃老本的日子,这原本是值得肯定的,但财务公司寻求新业务方向的历程却并不顺利。

  2002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华诚财务公司因严重违规经营,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决定对其实施撤销”。华诚因此成为第一家被监管部门宣判“死刑”的财务公司。

  中国华诚财务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财务公司之一。当时的华诚,背靠原纺织工业部,发展速度很快,并成为国内财务公司大家族中的头面成员。据悉,华诚长期以来违规从个人、企业高息揽存,并从资金市场大量拆借资金。这些资金又被华诚投入到当时风险极高的房地产等行业。当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以后,华诚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纺织工业部撤销以后,华诚的境况更加恶化,最终被“摘牌”。

  “华诚事件”对财务公司业界震动很大,多数公司从此加强了自律和内部管理,以免步华诚的后尘。“在财务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曾抱着有朝一日成为一家银行的想法,就像首钢成立了华夏银行那样,”一位财务公司总经理说,“这个想法今天看来真是很幼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颁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几乎全部被限定在企业集团之内。监管层的确赋予了财务公司从事多种金融业务的职能,这在国内金融机构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但监管层并不希望财务公司的触角伸得太长。

  目前,几乎所有的财务公司业者都表示,财务公司不可能与银行竞争,但他们却不能对来自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视而不见——尤其是当商业银行日益威胁到财务公司的结算业务、存款业务等“命根子业务”的时候。例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通过工行强大的后台信息系统,为上海的大中企业提供高效的结算服务,吸引了不少大企业客户。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出极大的担忧:“很难保证这块业务将来不被银行抢走。”

  也许正因为如此,一些财务公司也开始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老三样”扩展到一些新领域。

  2002年3月,上海汽车集团财务公司联合工商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正式涉足汽车个人买方信贷业务。同样看好这一市场的还有首航财务公司,该公司除了看好汽车消费信贷外,还希望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个人消费者购房贷款等其它领域。中远集团财务公司则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融资租赁。

  对于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监管层明确表示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非银司副司长高传捷在出席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公司的监管,在规范的基础上鼓励财务公司业务创新,促进全国财务公司的发展。

  在监管层和部分业者积极肯定财务公司“创新”和“突围”之举的同时,另外一些人士则冷静地指出,财务公司将目光投向为社会公众和非集团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思路本身就有问题。

  “财务公司做存贷、结算、票据业务做不过银行,做租赁业务做不过金融租赁公司,做担保业务也做不过担保公司。如果盲目地向这些方向发展,不但业务做不大,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还有极大的政策风险。”一位业界人士分析说。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国内财务公司业者眼中,通用集团(GE)下属的财务公司GE Capital无疑是一个出色的榜样。

  有关资料显示,通用集团近30%的利润是GE Capital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买方信贷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获得的。这或许也是国内一些财务公司涉足买方信贷市场的主要原因。

  “问题的关键是,国内的许多财务公司只看到了GE Capital做信贷业务的表象,”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却忽略了GE Capital并不是为了开展信贷业务而开展信贷业务,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GE集团推销自己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财务公司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应忘记自己是“内部银行”这一定位。财务公司的价值只有在为企业集团服务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一观点得到美国SunGard公司全球产品总监John Keeton的支持。

  SunGard是全球著名的软件企业,主要为金融企业提供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软件。John Keeton前不久来华访问期间表示在企业集团内,财务公司的定位更倾向于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对于财务公司来说,抛开为集团服务这个主业,希望通过开展面向公众的普通金融服务而获得收入和利润,这将是舍本逐末。”一位听了John Keeton演讲的财务公司老总说。

  “财务公司应该在降低集团资金成本和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说,“事实上,一些财务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他举例说,如果某个集团公司需要向银行贷款,通过财务公司出面和参与,能够获得最低的利率。同样,通过财务公司集中管理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也将有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集团所属的企业乱投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财务公司就像是企业集团的资金蓄水池,把各个成员企业的资金存在一起,用在最需要和回报最高的地方,从而提高整个集团的投资回报。”

  同样,运用财务公司业务范围内的其它金融手段(例如融资租赁、委托贷款、担保等)也能够降低企业集团成员的资金成本。例如,中远财务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为中远集团下属的中远汽车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已使中远汽车租赁公司解决了资金缺乏的问题,获得了业务发展需要的100多辆汽车。也正因为如此,该公司迅速实现了盈利。

  “现在,很多大企业集团简直是把财务公司的黄金资源给糟蹋了,”一位民营企业财务总监说,“如果我手上有一家财务公司,我肯定不会这么干。”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他的意思并不是想用财务公司的“壳”去做高利贷,而是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内部银行”的优势。遗憾的是,他不愿谈太多细节,仅表示“整个集团成本降低了,利润自然就提高了。沿着这个思路,财务公司的创新才有意义。”

  据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财务公司可直接动用的资金量比较有限,未必能完全满足集团企业的贷款需求,但财务公司却可以扮演与商业银行谈判、并最终获得最优条件的重要砝码。此外,财务公司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结算服务是否收取服务费或者收多少,也是“内部问题”,大有商量的余地。

  向后转并不简单

  目前,已经有不少财务公司意识到了应该立足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中远财务公司指出,财务公司的业务应该与集团业务紧密结合,为集团业务服务。进而提出,财务公司有可能扮演“专业银行”的角色,但目前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远集团是做运输的,运输工具(船舶、飞机)单项资产大,融资结构复杂,涉及法律问题多,但是国内少有专门从事这类项目研究的金融机构。”

  就财务公司而言,对于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需求十分清楚,但往往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许多角色还扮演的不好。

  “专业银行”的确是国内银行业的一块空白市场。在国内银行业改革初期,工、农、中、建4大银行的确具有一定的专业色彩,但时至今日,无论是4大国有银行,还是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变成了全能银行,最后一家带有专业银行色彩的原烟台住房储蓄银行也于最近升级成为恒丰银行,步入了全能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列。

  国内全能型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客户提供特殊专业服务(例如外贸、运输等)的过程中,几乎都面临着专业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专业银行的确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用武之地。但多数财务公司却与中远财务公司一样,无力操作。

  “财务公司资金来源单一是限制财务公司发展的最大问题,”一位业界人士指出,“按照目前人行的规定,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只能依靠企业集团成员的存款。对于财务公司来说,这是负债,需要支付利息。所以,财务公司必须通过对集团成员企业放贷赚取利差;同时,还要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基金和国债获利;其它的收入则主要来自结算、票据和担保等业务。靠这样滚动发展,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始终无法达到足够的规模。”

  这位人士同时告诉记者,按照人行的有关规定,财务公司有权发行债券,但迄今为止,尚无一家财务公司做过此项业务。因为,发行债券审批手续繁杂,并非人行一个部门能够决定,而且,“这种好事也轮不到财务公司头上”。

  反观欧美财务公司的情况,通用、福特等大集团下属的财务公司在资金来源方面没有类似国内这样严格的限制,它们可以吸收分期付款消费者的预付款或赊销的保证金存款。此外,其负债还包括同业拆入、递延收入、各项准备金及无优先权负债等。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国际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实力要比国内财务公司大得多。

  此外,人行有关财务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严格规定,也限制了财务公司业务的开展。因此,国内财务公司“有头无腿”(只有总部,没有分支机构)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都这么困难,更不要说开展海外业务了,而且,还涉及外汇管制的问题。”一位财务公司的老总说。

  由此看来,多数国内财务公司目前实行“有限突围”(根据集团公司业务特点开展更为广泛的专项金融服务)的条件也并不十分成熟,仍需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对内服务方面。而这个“内”有时还并非是全集团概念。以中远财务公司为例,中远集团海外机构的资金业务全部由国内外银行瓜分了,因为国内的财务公司不能在国外、甚至也不能在国内集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设分支机构。所以在财务公司们看来,能守住自己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就已经不错了。

  此外,财务公司在信息技术上也正承受着来自银行方面的巨大压力。国内银行经过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以后,其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已经远远超过国内的财务公司。据记者了解,国内财务公司目前在进行结算业务过程中,信息化水平相当低。迄今为止,只有五矿财务公司等少数企业完成了“集中结算”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些财务公司还在通过电话、传真等传统手段进行结算。财务公司协会曾试图牵头进行“联网”工作,但终因各公司所用的手段千差万别,水平参差不齐而作罢。“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担忧。”一位专家说。

  有关人士因此指出,至少在现阶段,财务公司与其所属的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如果离开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难以生存。财务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将目光收回到企业集团内部,立足企业集团自身的业务特点,考虑如何借助金融工具,与集团其它部门(尤其是营销部门)通力协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手段,更好地服务于集团利益。而盲目向外扩张,过高估计自身所谓的“混业优势”,向公众金融市场冒进,起码在当前还是险路一条。■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