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教育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图)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6日 1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袁志刚 兴教育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特约记者 刘社建
上海报道
《21世纪》:市场体系的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而劳动力市场又是市场体系的基础,你如何看待我国的劳动力市场?
袁志刚:相对金融等其他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还是比较完善的。
目前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市场上获取的收入,基本可以反映其人力资本的水平,所以劳动力市场还是相当有效率的。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劳动力相对价格的发现,使得相对充裕的劳动力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这是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的必要条件。
《21世纪》: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袁志刚: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高级人才市场的建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质决定了市场的发育一旦碰到体系的硬核时改革就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比如说中国目前就几乎不存在教授市场和高级人才市场。受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人事制度的影响,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没有动力推动高级人才市场的发展,使高级人才缺乏合理的价位和自由流动的机制。高级人才的这种低效率使用,需要进一步改革。
此外,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受不同区域政府的干预,以及地方政府保护城市居民既得利益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与流动还没有大
规模展开。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像东莞和苏州等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均是劳动力流动比较充分的地方。从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劳动力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流动,尤其是中西部的劳动力要大量流入东部。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不应该有阻碍,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东部沿海特大型城市,一方面要引进高档次的劳动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大量引进低档次的外地劳动力,努力降低商务成本。否则这些地区的商务成本会较高,而较高的商务成本将削弱这些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使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应该说,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离完善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21世纪》:在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袁志刚:目前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不仅仅是一个裁判员,而且是参与比赛的运动员,政府的双重身份导致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难以建立。
目前我国的商品流动、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都是以行政区域为界,有的地方政府为市场体系的完善设置了各种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主要以GDP为指标,加上各地政府对财政收入的追求,导致了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和扶植优势产业,从而出现产业结构同化现象。
在市场体系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做的最基本的一点是从市场中退出,地方政府的GDP情结一定要打破,政府要关注长期发展的问题,GDP不应该是政府考核的主要内容。
政府不能追求短期的目标,而应该主要针对市场失灵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问题,由政府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尤其是教育,因为教育是真正关系到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要素。
教育应该在缓解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主要强调效率,因此低技能和低素质的劳动力获取的收入自然就比较低。但从公平的角度和宏观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过大的收入差距是非常不利的。从短期看,低素质人力资本的收入低,会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效率;而从长期看,更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应该存在较大比例的中等收入阶层,而且应该是不断增加的。
劳动者收入的扩大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政府的税收在再分配上做文章;另一个更重要的途径是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从长远来看,要改变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公平和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不能老是依靠政府的收入再分配。关键是使更多的低技能的劳动力转变成高技能的劳动力,而这需要教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