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救不了大危机;福利国家的财政,无法跳出税收、支出交替上升的怪圈;凯恩斯学派的补偿性财政,也在风光了几十年后,给西方经济带来了“滞胀”,并且至今没有找到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王东京 李莉
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政府职能做过不同的定位: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就是个“守夜人”。但到了凯恩斯时代,政府的责任变大了,看门的老头变成了居委会的老太太,不仅要协助民警搞治安,遇上邻里纠纷、婆媳吵架,还得出面调解,或者替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争取点救济。后来,福利国家兴起,政府从摇篮到坟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都要管一管。这个时候的政府,更像一个家庭保姆,事无巨细,都得操心。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政府要履行好职能,必须借助一定的财政手段,由于职能定位不同,实行的财政政策也就大相径庭。
资本主义初期,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充满阳光。在这条金光大道上,凭借着经济主体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因此,当时的古典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他们都认为,政府的职责只是在生产之外,财政活动也仅仅局限于维持政府运转,是社会财富的一种纯消费。因此,他们主张,政府花起钱来不能大手大脚,而要锱铢必较,对财政支出要有严格的限制,这种认识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廉价政府”。此外,他们还认为,只有平衡的预算才是稳健的财政,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均衡发展。因为,赤字预算使政府公共活动扩大,会导致私人经济部门相对萎缩,并引起通货膨胀。为此他们主张,一方面要减少政府开支,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少税收,使每年的预算都保持平衡,收支大致相抵,不能入不敷出。古典经济学所主张的这一套政府理财方针,被称作“健全财政原则”。
1929—1933年,西方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在这场大危机中,成千上万的企业倒闭,千百万人被抛上街头,萧条的阴影久久不能散去。对此,传统的经济学家目瞪口呆,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坚持平衡预算的各国政府也束手无策。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建立了以需求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当摒弃平衡预算的束缚,大胆实行赤字财政。凯恩斯认为,对30年代的大危机,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不仅没有发挥正面作用,反而推波助澜,使危机雪上加霜。当经济出现衰退时,税收必然会因收入下降而减少,此时政府仍坚持预算平衡,势必要提高税收,或者减少政府支出,税收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少了,支出自然减少,此时政府支出也降低,那么整个社会的总支出进一步下降,就会加深经济衰退。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时,税收会因收入上升而上升,为保持预算平衡,政府只能减少税收,或者增加支出,前者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支出相应扩大,再加上政府开支增加,于是社会总支出进一步扩大,通货膨胀不断加剧。从以上分析来看,追求年度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元凶之一。凯恩斯提出,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常态,那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资需求,不能自发地达到经济平衡增长所必需的水平。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不能靠市场机制本身来实现,而必须扩张政府的财政支出,推行积极的赤字财政政策,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以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使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均衡增长。
凯恩斯的赤字财政理论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使西方国家不仅度过了大危机,而且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凯恩斯主义也因此得宠,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其追随者又将该理论体系不断发扬光大,美国经济学家汉森便是其中的一名干将。他认为,凯恩斯的赤字财政理论,是在大危机的特殊时期产生的,也的确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永远处于危机中,而是时而繁荣,时而萧条,因此,财政政策就不能以扩张为基调,而应根据经济繁荣与萧条的更替,交替地实行紧缩与扩张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学上,称之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具体操作起来,要求财政政策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要增加开支,降低税率,造成预算赤字,以拉动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则要压缩开支,提高税率,造成预算盈余,以减少社会的过度需求。按照这种政策,财政预算无须年年平衡,可以在萧条时期实行赤字预算,繁荣时期实行盈余预算,使经济在大的周期内盈亏相抵,收支基本平衡。
凯恩斯理论诞生以后,给西方世界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繁荣。欧美诸国经济实力日增,政府的职能也不断膨胀。尤其是这些国家,在二战以后开始建立“福利国家”,财政政策也围绕这一目标,相应做出了调整。以英国为例,其福利体系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英国公民从呱呱落地起,就有儿童福利金在等着他;上学以后,可以拿教育津贴;除几项特殊的医疗服务外,看病几乎不用掏钱;年纪大了,有养老金;失业有失业津贴、社会救济;另外,还有生育补助、住房补贴、困难补助等等,政府对公众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中国有一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建设福利国家,政府职能无限扩大,开支有增无减,要消除高额财政赤字,最终出路只能有一条——增税。英国人在享受前所未有的高福利时,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税收负担。197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英国企业的税后利润仅为8.5%,比北美国家低了7个百分点。实行超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固然使英国人的收入更加均等化,但那些富有创意的人才,勇于冒险的投资者,却大呼吃亏,大量的人才和资金远离英伦,另择良枝。原本一心为民的福利财政,却成了鸡肋,弃之不能,食之太累,真是有悖决策者初衷。一味实行福利财政,使政府骑虎难下,步履维艰。
其实,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救不了大危机;福利国家的财政,无法跳出税收、支出交替上升的怪圈;凯恩斯学派的补偿性财政,也在风光了几十年后,给西方经济带来了“滞胀”,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至今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管是一种制度,还是一种政策,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当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又都给后来者留下了可以完善、改革的余地。经济学家也好,政府决策者也罢,若能从中汲取营养,得到教训,既不断章取义,又不轻率抛弃,兼收并蓄,立足实际,必能使将来的财政政策少一些缺陷而趋于完善。(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