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苏州:先进于人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 16:22 《南风窗》

  本刊记者张哲诚

  发自苏州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忽然又热了起来。

  很有意味的是,与上世纪90年代的大讨论不同,它并非缘起于学院,最后在工具理性的主流声浪下消音,而是在城市争相打造品牌形象的当下,人文精神不再被视为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对立面,在城市管理者的眼中,它被看成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苏州在10年间,GDP从526亿元跃至2080亿元,2002年仅低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排名全国第五位,其中人文是不可少视的促进因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全国很多城市开始讨论城市的人文精神,上海、杭州、苏州尤盛,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强市。广东省也郑重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塑造现代“广东人精神”。

  这次,人文精神俨然从边缘来到中心位置,如果能在制度层面和人文精神之间找到对接点,那么,它必将促进经济发展,成为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从此找到安身立命的居所。目睹苏州近几年城市嬗变,的确为人文精神在城市的复兴中,提供了不可小视的现实理由。

  苏绣的双面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有座匠心独具的雕塑,呈现螺旋上升结构,雕塑上刻着两个字—“圆融”。这是苏州城市变迁的一个鲜明标志,它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就是—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互融共生。所以,回味苏州近年来一鸣惊人之变,发人深醒之处,其实并不仅只是GDP的跳跃增长,科技产业旋风的高调掀起,更耐人寻味的是,苏州的现代化与科技化进程,为什么竟没有割断与传统的联系?千百年来的老街古巷为什么可以完好无损?为什么旧貌不改,却依然能够另塑新颜?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认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所有的城市都努力往“现代化”的方向走去,但城市发展的目标其实不应该是在“现代”那一端,而是在传统与现代这两点的中间。

  显然,苏州就是一个沿着传统与现代交汇互融的方向走去的城市,不但古风依旧,又一步踏上了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轨道。原因之一也许是,苏州人深谙“双面绣”之道。

  凡是亲眼目睹过苏绣技法的人,都会被“双面绣”的高超技艺所折服。苏州副市长朱永新形象地指出,苏州的城市发展就如同“双面绣”:一面是科技,一面是人文;一面是传统文化,一面是现代经济,协调地合为一体。

  这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140个城市与它同时代建城,如今仅存六个,而苏州是惟一在原址上没有变迁的城市,被称为城市中的“活化石”。1000年前宋朝平江图所展现的城市格局一直未变,“凝固”至今,不仅安顿了人的肉体,也安顿了人的精神。粉墙黛瓦的建筑、雅俗共赏的评弹、惟一非物质的世界文化遗产昆剧等等,多种文化形态成为苏州最大的财富。

  很多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跟苏州比,但是从文化的长度、厚度和宽度来看,国内却鲜有可比者。从明清开始,文化发展就成为带动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使它一度成为世界十大城市之一。苏州也是整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方,文庙里面记载着最早的工人罢工。明清两朝全国的行会总部大部分都建在苏州。

  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赋予苏州的独特人文精神,今天再次成为苏州崛起的强大根基和动力。在古韵与今风合奏齐鸣之下,苏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城市转型之路。朱永新说,人文精神是苏州这个城市品牌最主要的特征,也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朱永新直言不讳:“苏州80年代靠老乡,90年代靠老外,说到底,最终还是靠文化。”

  是归人不是过客

  笔者有一次夜游寒山寺,无意间发现旁边一座新起的园林式住宅小区,在它的广告宣传册上有一首诗,末尾几句话这样写道:

  “在枫桥畔停泊,

  从此,

  是归人,不是过客。”

  几年来,对推动苏州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的外来投资商,他们在苏州生存状态的演变正好映照了这首诗。特别是台商,从最早客居酒店、租房,到买房、买别墅;从孤身一人短暂停留,直至带着妻儿老小举家西迁,在苏州建立家园,从此反客为主。

  投资商如此钟情于苏州,将投资地和家园选在了同一个地方,其实也正说明他们所选择的,不仅是一个“发家”之地,同时也是能够安置身心的“心灵居所”。而苏州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正好成全了他们内心这种潜在的价值取向。以下几位台商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先后引导了很多台商来苏州投资的安信顾问公司总经理胡蔡安先生,祖籍是福建。他1992年来大陆考察,足迹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大陆的沿海城市,而最终落脚苏州。他坦言自己被苏州的人文景观和人文精神所打动,包括苏州非常淳朴、善良的民风,浓郁的文化气息,自古传承下来的读书风尚:父母宁可省吃俭用,也一定要子女读书。的确,苏州是中国著名的状元之乡,现在也是全国人均购书最多的城市。并且基础教育也很发达,高中升大学比例超过了86%。

  笔者有幸采访了最早来苏州长驻的两位台商。一位是飞利浦(苏州)的前任总经理李云政,他早年曾被派往欧洲,之后回台湾,然后被派来苏州,开始太太坚决不肯过来,两年之后,不但定居苏州,而且在苏州著名的十全街上开了一家服装店,名气也越来越大。而李云政则向总部明确表示,不再接受任何其他派遣,如今他已退休并且留在苏州。他讲起苏州简直如数家珍,俨然一个道地的苏州人。

  另一位是明基集团最早派驻苏州的主管,现任明基子公司达方科技副总经理的潘振兴,他从明基在苏州奠基开始,一住就是10年,是“苏州现象”当之无愧的见证人。他曾在十全街一家酒店住过一年,每天傍晚出来和街上的各家店主们闲谈,学习苏州话,后来大家都戏称他为“十全街街长”。

  潘振兴可以说是最早融入苏州的台商。他这样表述自己对于苏州古城的感觉:“我每次从那些老房子旁边走过,望进去那一条条悠悠长长的小巷,弯弯曲曲可以往里面一直钻一直钻的小巷,和小时候在家乡的感觉一模一样,恍惚之间觉得我的奶奶还住在里面。”10年多了,潘振兴对于苏州的迷醉仍然不减分毫!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但笔者并非认为“乐水”的苏州人全都是“智者”。但毕竟深受千百年水居意境的浸淫,造就了苏州人的温和性情与淳朴民风。加上深厚的文化底韵,这就是大批台湾高科技企业精英从“过客”最终成为“归人”的缘由。早几年时,苏州百姓虽然真切感受到外资带来的好处,却担忧“好景不长在”,制造业会因又一次大规模转移而空留一片荒芜。但如今市民已经清楚看到,台湾人不仅是来投资,也是来安家的。资本不是来寻找跳板,而是来寻找归宿的。而“资本根留苏州”也正预示了苏州未来的发展潜力。

  城市之间的竞争,其实已经表现为投资环境的竞争。当全国各地为招商引资而狂建开发区,并不断加强各种软硬件配套的时候,苏州却首先着眼于保护古城。基于此目的才在城西城东建了两个工业区,计划把城内的工厂搬出来,其实工业区的发展方向开始并不明确。结果偏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因为古城人文环境的完整保留,人文精神的传承,才最终留住了“发现苏州”的台资探路者和冒险家。后来也同样打动了李光耀,他在考察过中国很多城市之后,最后还是选择苏州建立开发区。

  朱永新介绍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经常感受到苏州人文底蕴对于投资的直接影响。比如很多投资商,考察过多项软硬指标,听取了各种优惠承诺之后,往往还是会犹豫不决。反而是在游览古城、博物馆的过程中才做出最后决断。

  比如世界最大集成电路生产商之一,美国超微半导体(AMD)公司的领导人在考察苏州丝绸博物馆的时候,深受触动,他说丝绸工艺可比半导体要精细得多了,苏州人连这么精细的东西都能做出来,制造半导体肯定没问题,于是当即决定签署投资协议,首期投资额1.08亿美元。这种活生生的例子还有很多。

  服务理念里的人文底蕴

  苏州的人文精神,在直接与投资商打交道的官员身上也有鲜明的体现。政府提出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就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这也是让投资商非常看重的方面。而这些理念,不是挂在官员的嘴里,而是通过建立公示制、承诺制、督查制、淘汰制等一整套机关工作制度有效落实下去的。

  在苏州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开发区高层官员的名片上,都印有手机号码。投资商有什么紧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论是周末,还是半夜三更,都会有人来帮忙及时解决。胡蔡安先生告诉记者,他代表企业与政府商谈投资协议,经常谈至深夜,可是政府会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修改好的方案拿出来,显然是连夜加班完成的。这种效率和热忱让他们每次都深受触动。

  一方面遇到问题,官员会首先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帮助解决,充分体现服务精神;而另一面也要做到“官不扰民”,这也是让投资人颇为放心的一点。也就是在进来之前政府就把一切可能的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之后就不会再来“骚扰”。在苏州,绝少听说海关人员动不动就跑到企业去查税;也绝少听说官员私下收钱的事情,官员的清廉是公认的。企业办事不需要送礼、拉关系。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得投资风险变成是可以预测的,从而使企业营商成本大大降低。有评论说苏州也是中国行政成本最低的城市。

  朱永新认为,政府这种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的养成,与苏州的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

  其一,苏州自古就是文化人聚集的城市,而文化人都很喜欢发表评论,会通过各种方式和管道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比如苏州的评弹。这些既是一种监督,同时也给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对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帮助很大。

  其二,苏州作为一座独具个性的文化古城。匡亚民80年代就给邓小平写信,说应该对苏州整体保护。然后苏州每动一条路,每拆一栋房子都有人写信,写到国务院、建设部等。来自民间、学界和上级等盯着政府的眼睛太多了,所以你要做个错误决策其实是很困难的,不像很多地方领导个人拍个板就能够决策一件事情了。

  所以,从民间到政府,这座城市都体现着非常浓厚的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的色彩。正是这种无形的城市价值让所有外来投资人甘之如饴。

  以“文化自觉”给城市“还魂”

  当然,在城市竞争的初始阶段,由于城市之间在物质层面差距往往都比较大,比如区位、土地价格、交通、人力成本、优惠政策等,所以大家自然会很注重满足客户在这些层面的诉求,基于投资硬环境的竞争是无可厚非的,改善还在进一步加强当中。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层面的改善总是有一定的限度,而且有些非人力可为。

  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在文化层面的改善和变革,而这需要时间的累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认为,建设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可以“跨越”经济增长的阶段,但不能“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塑造出来的城市人文精神,正是历史赋予苏州的最大财富。

  这不免让人疑惑,历史悠久的城市不是很多吗?为什么有的却没有产生出新生活力和生命力呢?除了大家可见的历史机遇,朱永新道破了另一层玄机:“光有文化底蕴也是不够的,必须用现代意识去激活古老的文化元素,这样古韵与今风才能合鸣。”

  问题是如何去“激活”。朱永新直言不讳,文化本身并不直接影响竞争力,当一个城市的领导阶层以及民间都有了强烈的“文化自觉”之后,文化价值才能得以“激活”,在此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人文精神才成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一个人文精神匮乏的城市,无疑也是灵魂贫瘠的城市。呼唤城市“文化自觉”的过程,其实也正是给城市“还魂”的过程,而没有灵魂的城市,又何来恒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说,中国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过于注重外来力量而忽视内生力量。内生精神和内生力量不断削弱,发展下去经济和社会就会出现另一种畸形。而内生力则是来自先进的人文力量。

  我们只有期望,在激烈的城市竞争过程中,少一点“肉搏”,在增长维度中关注人文精神的价值。在为经济腾飞欢欣鼓舞时,不忘关照到灵魂的居所,因为其中蕴藏着永恒的力量。

  本刊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南风窗》同意任何报刊及网站不得转载,本刊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如需转载,请与南风窗联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新概念英语》移动课堂,北外、新东方名师讲解!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了解彼此性爱感受努力营造性爱意境
非常笑话
无限精彩——成人世界的快乐元素!
图片
铃声
·[游鸿明] 地下铁
·[和 弦] 光辉岁月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奉化站隆重开通
每天四元企业邮箱热卖
肺癌治疗重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放飞心灵自由之旅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