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空巢”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惑(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 10:23 南方日报
健康话题
  空巢老人的欲望困惑

  68岁的老王向笔者倾诉了压抑在他心中好几年的话:

  自我老伴去世后,我自个儿过日子已经8年了,不知道的人都说我这人成天到晚乐呵呵的,日子过得轻松。可我自己的心里明白,我这是黄连树下唱歌,苦中作乐。

  说白了,就是太压抑了,我对那方面的需求一直没消失过,可年龄都这么大了,这心事向谁说去?有一次我忍不住了,对前来看我的儿子透了点风,咱想再找一个,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个伴,你们猜儿子怎么说?他回答我道:“眼看就到了古来稀的岁数了,还有那念头,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一听他那话,我开头还想骂儿子几句,可回头一想,一骂准得吵架,一吵架左邻右舍前来一问,原来我老王是为了满足那方面的需要才跟儿子吵架,那日后还怎么做人。

  无奈,就这么腌着,自个儿生自个儿的气,可这事儿就是怪,你越不想它,它就越来撩拨你,为了排解自己,为了不至于被别人视为“风流老头”,我便想尽一些办法来打发我的空闲时间,养花种草、钓鱼、练书法、读书,有事没事都往老年活动中心钻,寻找快乐,锻炼身体……

  说句实话,我真想明天身边就有一个女人。人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再也想不到会在这事儿上闷出无法计数的烦恼来。当然,我还不至于去“买春”,更不至于到胡思乱想的地步,我还有许多自己给自己找乐的法子,实在熬不住了我就出去旅游,出门一走浑身轻松。

  现实中,像老王这样“挣扎”在欲望的空巢泥沼中的空巢老人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城市,空巢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1/3左右,而在未来10年中,随着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阶段,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的比例有可能达90%。

  这世上没有人愿意活在“性压抑”的状态下,更没有人愿意做一个被困在“欲望困井”中的人,尤其是当自己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坎坷和拼搏之后,谁不想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老年,拥有一段最美、最快乐的日子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空巢老人的欲望困惑实在是我国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冷面杀手。它不仅谋杀了老人们原本应有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谋杀了老年人的笑容。有太多的事实证明,不管眼下的老年人过着一种多么舒适、丰裕的物质生活,只要他(她)处在空巢“性压抑”的阴影之下,他(她)们就不可能过上正常的心甘情愿的健康生活。

  不仅仅只是因为寂寞

  曾几何时,“少有所托,老有所养”曾经是权衡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文明生活水平的标准,可进入21世纪之后,仅仅“有人养”对于众多衣食无忧的老人来说够吗?有一位从事多年养老敬老工作的同志对笔者说,每一年,在他们所在的街道办都会有几个老人被人称为“老风流”或“老不正经”。

  一位心理医生告诉笔者,因为性困惑,不少老年人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时都向他倾诉过自己有过偷偷自慰,打色情电话,收发黄色短信的经历,最严重的一位老年人由于长期的性困惑及长期处在寂寞状态之下,连续几年时间内每个月给声讯台小姐打电话的电话费都在400元以上,他是一位有文化,有着丰厚退休工资的老同志。可他就是热衷于打声讯电话,一到晚上听不到声讯台小姐温柔甜美的声音他就睡不着觉……

  是什么造成空巢老人的这些反常行为呢?

  如果把原因都简单归结到“寂寞”二个字上,显然是错误的。生活在21世纪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有过“性封闭”的生活经历,其性观念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封建、守旧的痕迹,尽管21世纪的性观念或多或少都对他(她)们产生了些许些影响,但他(她)当中的不少人,仍然认为“性”是一种不能说对别人说的“秘密”,是一种不宜“渴望”,不宜公开的“丑陋”,特别是对于他(她)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如果公开地谈性论爱,简直是不道德的。此外,社会上对老年人“性要求”的漠视和不公正看法也是使不少空巢老人情愿满足在自己的性幻想中也不愿公开追求自己的性权利的原因。

  现在的空巢老人中,在儿女们离开了他(她)们,或失去了伴侣之后,当他(她)们长期处在“独居”状态下,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不再寂寞者不在少数,可当他(她)们独自一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呢?

  “小保姆”的官司给我们的启示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最近报道了这样一个诉讼案例,说的是广西的一位老人,在去世前立下遗嘱将房产赠予照顾他的小保姆,为了怕引起纠纷特意在遗嘱上写下了“其他人等不能持有异议”的字样。而在老人去世后,小保姆不仅“继承”了老人的房子,而且还将老人的十几万元存款一并取走了。由此引发了老人的子女们与小保姆之间的一场官司。小保姆认为有遗嘱在手,理所当然应当继承老人的包括现金房产在内的全部遗产,老人的子女们认为遗嘱上只注明房产,且按法律规定小保姆也只能得房产的八分之五,现钱更应当返还给他们……

  其实,只要读者们稍加留意这些年来的各种媒体,有关“老年人将遗产赠予保姆,而老人的子女们却不得不捍卫自己的权利”所引发的官司和案例并不少见。在“血亲”感情高于一切感情的中国,何以发生这许多“情愿将财产赠予外人,也不愿留给子女”的现象呢?

  显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保姆角色是老人们纷纷做出如此决定的主要原因,而保姆给予空巢老人精神抚慰和爱护,却又是老人们在对保姆们心怀感激之后,毅然做出的对保姆的“报答”。

  有调查数字显示,有近90%的空巢老人在生病、购物、陪伴、交流等方面由于得不到帮助而遇到困难。

  不说别的就说生病,每一个人进入老年后,随着身体各部机能的日渐衰退,三天两头求医问药上医院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这样对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伴过早去世的空巢老人来说,生病时渴望有人在身边取药喂水也就成了他们的最大欲望渴求。曾住在笔者楼下的王大爷就属于这样的空巢老人。他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工作成家,老伴去世后,儿子多次劝他搬过去一起住,可老人总眷恋着故土难离,平日里老人自己住在三室一厅的大房子里,一次突然中风不省人事,幸亏第二天一大早,他雇的小保姆来上班才被及时发现,送进医院救助,否则命能不能保住都成大问题。

  试想,命都是保姆救的,生活在如此空巢状态下的老人,能不将保姆视为自己的亲人吗?

  显然,由保姆的官司身上我们所得到的启示远远超过了“空巢老人”缺乏照顾这样的问题。

  空巢老人所缺乏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能为他们煮饭,洗衣服的人。

  关爱空巢老人是一项社会工程。

  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2亿,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曾有个城市对有代表性的街道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显示,该街道共有空巢家庭365户,涉及老人403人,10%的空巢老人不但有就医、购物、陪伴、交流及各种应急服务的需求,而且大部分患有各类慢性疾病和老年常见疾病。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化社会,由于老年人的急剧增长,也由于在国内的不少地方,特别是农村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设施和相应的措施并不到位,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事件发生的原因。

  现代社会是一个变迁速度快,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社会,空巢老人的子女为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工作,去拼搏,他(她)们也想多抽一些时间来照顾老人,可是现实条件特别是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所面对的一对年青夫妻各有各的老人需要照顾的现状,使他(她)们没有力量抽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这在客观上加剧了空巢老人在精神上感情上的失落感、寂寞感、无依赖感,从而造成他们在生活上缺少照顾、关心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的城市乡村的各级政府采取了不少有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了各种夕阳红艺术团、老年门球队、老年秧歌队、老年书画队、老年登山队,成立了种种老年兴趣俱乐部,筹建了不少“托老所”等。可是,这些措施并未能从根子上解决空巢老人的“空巢”问题。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止一位空巢老人对笔者说过,在家里呆烦了,参加一些为老年人组织的活动的确可以解决暂时的烦恼。可是一回到家里,生活中最常见,天天都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照样存在,他们希望社会上能给老人提供更多的家庭病床服务,送货上门、购物优惠,上门理发等细微独到的服务项目。当然,他们更希望身边能有一个伴,能陪着他(她)安度晚年。

  在21世纪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空巢老人作为一个亟需关怀、帮助的弱势群体必将是我们社会无法忽视的存在。如何才能让这些老人的生活水平从物质生存的有所养提升到精神生活的有所依,绝非多建几个托老所就能解决的,这是一项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从事的工作,更是一个各部门各阶层人士必须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建构的社会工程。

  为了关心下一代,为了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建立了“希望工程”,并因此让无数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也为空巢老人建立一个工程,重建他们失去的精神家园,让所有空巢老人都走出“空巢困惑”的阴影呢? 文/东方尔

  老人独居不利于身心健康

  有人曾主张老年人不应与子女一起居住,这样就能减少与家人的矛盾,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体育活动,有更自由的空间表达情感,有充足的时间发挥余热,等等。

  但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有利亦有弊。最近,不少医学专家提出了“老人独居对健康和寿命有负面影响”的说法。瑞典研究人员发现,独居、没有朋友、与子女关系不融洽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比社交广泛的老年人高60%。卡罗琳医院斯得哥尔摩老年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愈少,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愈大。研究人员对1200名7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独居一处,是否有朋友可以谈心以及子女是否满意这3个问题。之后,他们又对这些老年人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以观察他们当中谁得了痴呆症。

  上述三个方面都不具备的人属社会关系差,不具备两个方面的视为社会关系有限,与社会关系广泛的对照组相比,他们得痴呆症的可能性高出60%。若将3个因素分开来看,与子女关系差的老年人得痴呆症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美国疾病检查中心专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自己的亲人、朋友或一起工作的同事交往可以延长寿命和保持健康。研究人员整理了1.9万份调查表,发现,常与人交往者比较关注自己的健康,他们较少吸烟,多食蔬菜、水果,经常找医生进行疾病预防咨询,定期测量血压和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在与人交谈时,常会涉及到身体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等问题,这会使人们更加注意自身健康。

  由此,他们建议,老年人应与子女同住,并尽力融洽与子女的关系;加强社会交往,广交忘年朋友;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合理,戒烟限酒,睡眠充足,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新概念英语》移动课堂,北外、新东方名师讲解!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了解彼此性爱感受努力营造性爱意境
非常笑话
无限精彩——成人世界的快乐元素!
图片
铃声
·[游鸿明] 地下铁
·[和 弦] 光辉岁月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奉化站隆重开通
每天四元企业邮箱热卖
肺癌治疗重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放飞心灵自由之旅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