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语录中,中国股民最喜欢借用的是“发展是硬道理”,照理说,道理就是道理,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硬字呢?
这是因为发展往往伴随着规范,不规范的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但是如果没有对于规范的突破和创新,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不同的社会阶段,发展和规范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都是“道理”,不同的阶段就有大小主次之分,就有软硬程度的不同,对于诞生不过10多年
的中国股市而言,发展就是主旋律,硬道理,规范就是协奏曲、软道理。
不过,即使在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中,发展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在相当一部分散户的思维中,所谓的发展就是指数的发展,指数从1400点涨到1500点叫发展,指数从2250点跌到1400点,那不叫发展,那叫破坏;但在管理层的思维中,所谓的发展更多的是表现为上市公司的扩张,从“老八股”扩到800家是发展,从800家扩大到1200家也叫发展。虽然都是发展,也有发展快和发展慢的区别,如果有一天退市公司的数量超过了IPO的数量,上市公司的总数像注册的散户一样开始负增长,那么尚福林尚主席的年度总结报告中就很难表现证券市场的发展成就,因为,毕竟数字才是硬指标。
成思危在“恢复股市本色”的访谈中提出证券市场应该是一个有效融资和有效投资的场所。“有效融资”在水皮的理解中就是IPO的上市公司首先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对象,其次IPO必须能够成功,否则就谈不上“有效融资”,而不能完成“有效融资”的使命,股市也就变成了死市,投资者也自然无从有效投资。成思危是个经济学家,“股市本色”的阐述带有理性色彩,而在实践中,新股事实上每一次都会成为反转或反弹行情的领头羊,也是机构最青睐的品种和板块。
股市低迷的时候,散户往往期望管理层能够控制IPO的节奏,少发或者干脆不发,理由就是恢复大家的信心。但是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股市的低迷和IPO并不构成因果关系,相反,越是大牛市IPO的公司越多,市场越低迷IPO的公司越少,越是大牛市IPO的价位越高,市场越低迷IPO的价位越便宜。正因为便宜,所以才有投资价值,所以才有上升空间,所以才会实现投资者的“有效投资”。中石化是这样,中国联通是这样,中信证券是这样,南方航空也是这样,即将上市的华夏银行和长江电力也不会两样。
吴敬琏先生不理解记者怎么会问出IPO会不会对市场构成压力这样的问题,因为资本市场上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而没有卖不出的股票,这就好比菜市场里没有卖不出去的烂白菜,只有找不到买主的价格一样。
股市行情靠呵护是涨不起来的,但是我们还在幻想着政策的光辉普照大众,幻想着“5·19行情”再一次重演。 (8B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