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直击印度软件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05日 09:58 《中国科技财富》

  印度在世界软件行业的地位早已不容忽视,如果你认为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欧美的外包定单,那么你只看到了它的过去,面对未来,印度软件业正整装向价值链上游进发,“以第三世界的思维模式满足第一世界的期望标准”终将成为历史。

  “我们得一天两次地穿行于第三世界的思维模式和第一世界的期望标准之间。”谈及从喧嚣的班加罗尔市驱车到市郊整洁的公司上班时的感受,印度软件公司Infosys Technolo
gies的董事长Narayana Murthy如是说。“无论现实世界如何,我们都得紧跟世界一流公司的步伐。”Infosys是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印度软件公司。

  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印度共和国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对我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10年来首次访问中国。6月25日,瓦杰帕伊乘专机抵达上海,并于次日出席了由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ftware and Services Companies,简称:NASSCOM)主办的“中印信息产业论坛”,其核心议题为“印度与中国:IT业的机遇和挑战”。而此前,印度软件业的几大巨头已纷纷落户浦东软件园。印度排名前四位的软件生产商和出口商纷纷进军中国,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和研发中心。截至2003年4月,印度在上海投资的合同外资金额为716万美元。

  身处第三世界的印度软件公司正在为通用电气(GE)、诺基亚(Nokia)和美国Home Depot等全球很多大公司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印度现已成为是世界上五大计算机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已为世人所关注。

  印度软件业成长中的三次翻番

  2002-2003年间,尽管客户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支出大幅下降,全球市场一片低迷,印度的软件和服务业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印度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预计增长率将达到24%,销售额达到127亿美元,出口额预计将近100亿美元。NASSCOM和麦肯锡在2002年6月的报告中重申,尽管最近出现了下滑,到2008年,预计印度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产值将达到780亿美元。预计2002-2003年度,印度的信息技术软件和服务业产值将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0.4%。到2008年,预计将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7%,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达到35%。

  印度的软件出口到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60%以上出口到美国。1991/92年度至2001/02年度之间,印度软件业的年均增长率达43%。印度目前有软件公司近3,000家,从业人员达41万,前十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万人以上,企业盈利在20%以上。

  从图表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印度软件出口业务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1996-2001年间,印度软件出口业务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50%。2001年后,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印度软件出口的增长率大幅下降。

  印度早期IT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以计算机硬件为主导的时代,印度的软件科技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只限于为西方电脑公司编写软件程序,产业多体现出劳动集约型的特色。当时,印度的IT科技人才都倾向于到政府的相关部门、国防部门和民用企业工作,以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苦于机会有限,许多一流的科技人才被迫远走国外谋求前程。从1981年到1982年,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首次翻番,达到1,350万美元。这个时期,在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出现了个人电脑普及的高潮,随着这个高潮而开始流行的是局域网(LAN)和大众BBS网络的兴起。在这期间,印度向美国派出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边系统地学习美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一边为当地美国公司提供技术产品和劳力,大大增加了印度软件企业在美国的业务机会。

  80年代后期,国际卫星通讯的普及,使得西方公司普遍青睐印度庞大而廉价的人才市场,纷纷采用异地雇用印度人才开发应用软件的生产模式,因特网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进程,外资更如潮水般涌入。进入90年代,国际IT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调整,由以硬件为主导向以软件为主导过渡,软件对IT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这为印度软件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印度“硅谷”逐渐显出诱人的魅力,并开始创造举世称奇的神话。从1988到1991年,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再次翻了一番,达到1.31亿美元。这个时期海湾战争和冷战结束,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接受了格林斯潘等人的建议,决定实行冷战后的新经济政策,即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其中军用转为民用的主要技术是跟因特网有关的通讯技术和太空技术。印度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但继续向美国和其它工业国家输出软件技术劳力和参与当地发展,而且通过三个途径大力发展国内软件工程,这三个途径是:

  ①为各国跨国公司提供特殊软件定制服务,例如通过为瑞士航空公司提供网络软件技术服务而打入欧洲市场和获取更多出口合同;

  ②通过合资经营企业在印度开办软件中心,培养国内人才;

  ③直接为西方公司的软件需要提供问题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技术把国内外的软件服务业务连成一个整体。

  1996-1998年间,印度软件产业出口额第三次翻番,首次超过10亿美元,达到16.5亿美元。这个时期,全球掀起了互联网高潮,对网络软件的需要急剧增加。印度改革了国家信息产业结构和政策,成立了中央政府信息产业部,专门负责软件出口等业务发展。信息产业部采用了美国的任务小组报告制(Task Force Report, TFR)的方法,由企业或个人向政府提出发展设计,经过鉴定有价值,便作为政府项目向社会报告,公开列为国家新项目,一旦有企业接受该项目,就公开列为持续或进行中项目;如果已经完成,就列为完成项目,报告结果,供企业界作后续业务参考。采用TFR方法,不但使政府的透明度更高,而且大大改善了软件发展环境,大到营业额上十亿百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小到个人独立开发者,在技术发明、项目建议和项目承接等机会方面一律平等,大大刺激了全民性的软件技术竞争。

  通过这三次翻番,印度在国际软件市场上奠定了自己的基础和名誉,成为软件大国之一。

  搭乘网络热潮的顺风车,凭借国家政策的全力扶持、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优势以及在出口导向战略基础上的战略转型,1998-2001年间,印度软件业出口额以5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飞速发展。2001年以后,随着网络热潮的消退,科技股难获青睐,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经济的疲软令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印度软件出口业务大受打击,增长率大幅下降,年平均增长率仅20%左右。

  甚至还有咨询公司预计,在未来的18个月里,印度软件工业的增幅将不会超过10%-15%。该公司发言人表示,由于市场需求等原因,印度的IT行业长时期面临巨大压力,已不堪重负,没有能力再保持过去的高增长幅度了。

  起飞于专业代工

  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印度软件业就雄踞全球第二,把日本和欧洲远远甩在后面,近几年的增长率都达50%以上。整个国民经济并非十分发达的印度,为什么会在软件上突飞猛进?个中原因还需从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历程中寻找。

  印度的软件服务和产品出口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不过,直到80年代才开始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德州仪器等跨国公司开始认真对待印度,将其作为软件生产中心。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需求因素非常重要。过去20年中,全球软件市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软件和软件业劳动力的供求差距十分突出。印度本身的软件市场很小,所以印度软件企业不得不面向海外,注重分析用户需求。

  发展初期,印度的强项在于“专业代工”(body shopping),即把软件人员输出到国外,在客户所在地为其提供服务。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75%的出口收入都来自于专业代工。

  以出口为导向的格局造成了印度软件公司的产品大多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比如系统集成类软件。从产品和服务来看,从80年代初起,印度开始源源不断地向海外出口软件和服务,其中包括企业系统、设计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不过,此类出口在印度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到5%。印度的软件出口一直以服务出口为主。

  20世纪末适逢千年虫问题困扰各国各公司,欧元的转换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加上互联网应用高潮迭起,印度软件公司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为各大公司提供千年虫问题解决方案,提供专业代工服务,赢得了近40亿美元的订单。

  在软件业中,价值链最底层的环节就是专业代工(body shopping),即把本国的程序员派到客户所在地提供服务,本地公司会从外国客户手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起着类似于中介的作用。这种方式收入增长潜力最小,失败的风险也最小。其次是类似于专业代工的现场开发合同(onsite contracts),二者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海外公司会把钱付给承包商,而不是程序员。

  第三层是离岸开发合同(offshore contracts)。在这种合同中,软件开发工作被转移到承包商所在地。海外的客户通过高速数据通讯联络保留对整个项目的控制权。由于离岸承包商只需按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支付薪水,国内进行资产维护的费用也相对较低,所以其成本相对较低,利润相对较高。

  第四层就是按产品分类的服务(productized services)。已经成熟的服务通常可以被归入此类。例如,多数客户某些老式机器所适用的代码可能大致相似。这样一来,软件开发商就可以将其服务按产品分类,只需稍作修改就能满足多数客户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一个项目的40%都是可以按产品分类的。尽管风险同离岸开发类似,但其利润却更高。不过由于此类服务应用面有限,所以其收入增长潜力不大。

  最高层就是产品,这一层又可分为细分产品和大众产品。产品就是原创的软件程序,即买即用。产品这个层次的利润最高,风险也最大。

  发展初期,在印度软件产业出口业务当中,技术劳力出口不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对国内企业获得软件开发项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机会不是自以为有潜力而等人进贡送上门来的,而是通过长期海外技术劳力出口的努力而争得的。除了全球性的高科技劳力缺乏以外,印度有三个扩大技术劳力出口的法宝:一是树立高科技劳力形象,二是利用各种手段捕捉机会,三是积极参与当地发展。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尼赫鲁总理亲自过问,采用美国方法成立了印度技术学院,从第一届毕业生开始,尼赫鲁在访问美国等西方工业国家的时候,就大力推荐自己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总理亲自过问技术劳力形象和出口,似乎成了印度各届政府首脑的例行工作。

  印度能捕捉到许多海外高科技劳力机会,跟政府外事服务密切相关,实际上,印度驻各国大使馆差不多是劳力出口的代理。据印度信息产业部资料显示,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和各地领事馆跟计算机网络界接触和谈判的日程,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安排。

  为了扩大技术劳力出口,印度政府经常帮助软件企业分析劳力市场,对美国软件劳力结构有非常深入细致的了解,这为印度在美国从事劳力出口和寻找突破口上提供了很大方便。

  印度政府和企业还经常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印度技术劳力的长处是:低成本,高智力;使用英语的人数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西方教育训练的管理人员;宽松的软件发展环境;1.5亿中产阶层消费者;没有过时的软件技术约束;跟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时差。短处是:电讯基础建设差,原因是政府垄断;信息产业企业私有化很弱;政府还没有成为信息和软件技术的最大消费者,等等。这些分析使印度软件企业能够知己知彼,在争取海外机会的时候大都知道从哪里下手。

  在政府的支持下,印度不仅成为软件生产出口大国,而且也是IT人才大国。美国现有IT人才签证配额的一半被印度人占据,无论美、英、德各国都渴望得到印度的IT人才。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人,硅谷40%的网络公司创始人是印度移民,在海外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师多达10万人。

  而印度之所以能成为IT人才大国,也是与印度的教育培训体制和方式以及政府支持分不开的。

  首先,政府支持人才出国发展,回国服务。印度政府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印度领导人对人才外流有一种比较明智的看法。拉·甘地总理曾经说过:“即使一个科学家、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医生在五十岁或六十岁回到印度,我们并没有失去他们。我们将因为他们在国外工作获得经理职位、成为富翁而高兴。他们会把那里的经验带回国内来。我们必须在印度培养不仅在印度工作,而且在全世界工作的人才。同时,我们对此并没有损失什么,他们是要回来的。不要把它看成是人才外流,而应该把它当成智囊银行,正在积聚利息,等待我们去提取,我们可以将其投资于印度的建设中。”斯坦福大学一位经济学家的分析印证了这种开放的人才观发生的巨大作用。他分析说,在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去年他们的收入达到600亿美元。这些人大多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印度,投资的速度平均每人每年达20万美元。

  其次,印度能够按照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形成多层次的人才结构。

  渠道之一就是依靠高等院校培养高中级人才。印度在建国之初就成立了“大学委员会”。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也不断增加,一般占全年教育经费的20%,有时更多。目前,印度有大学和专科院校达900余所,教育产业规模占全国GDP的4.7%。印度除了在普通全日制大学设有计算机信息学院和专业外,全国还有6所国际水准的高等技术学院。最为著名的是孟买的印度理工大学的信息技术学院。印度在校的大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其科技人员的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全印所有的信息技术学院一年可以为国家培养17万名本科生和5万名研究生。除专门院校外,印度在4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在大约3000所中学推出了“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而且,印度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也很高。高校的师资、教材、教学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差别不大,特别是印度著名的国家重点大学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和6所理工大学。他们的师资、教材和教学管理,与世界名牌大学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上。所以,凡是在印度这两所国家重点大学和6所理工大学学习的毕业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公司里尤其受到欢迎。在西方著名的大公司里,也有大量的印度科技人员担任尖端产品的研究工作。印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给印度的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渠道之二就是,依靠民办的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培训中初级实用人才。这些机构,必须具有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专业机构颁发的培训许可证,软件人才经过培训合格后,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软件培训四级水平证书考试,这类机构有1000多家,每年取得证书的软件人才有数万人。

  最后,软件企业自身还建立培训机构。重点培训计算机应用专家、系统分析员、开发管理人员、软件企业经销人员,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印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海外留学人员或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海外归国的软件人才具备了从事软件开发与服务的良好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拥有一定的资金,特别是与海外同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促进软件出口起了重要的作用。

  印度这种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人才储备库。这种培训体系也培养出大量能够编程的“软件蓝领”,使印度的软件企业可以形成“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这样比较合理的人才结构,为印度软件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鼎盛于离岸服务

  印度是从软件专业代工编程服务发展起来的,不过,由于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印度软件公司开始向软件业的价值链上游转移,设法赢得技术含量更高的合同,由提供编程服务到增加设计/分析服务,再到为整体项目提供服务。21世纪之初,专业代工在印度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下降到了60%,印度软件业开始慢慢向提供离岸服务方向转变。

  这种转变和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指导密不可分。在印度,信息技术产业被作为一项议题摆上国会的议程,印度政府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并在全国设立信息中心。允许国营或私营部门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与软件产业的开发机构,并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如免除和降低进口设备的关税,不用印度政府批准可以到海外融资并用于海外收购等。印度政府还利用股市吸引外资,并引导外资对印度高科技股特别是软件业的投入。对进入高科技园区的海内外公司都实行优惠政策,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75%至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征所得税等。为了提高印度信息产业和软件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政府首先在班加罗尔建立印度的“信息城”、“硅谷”。在加尔各答的法卡尔、德里、马德拉斯建立电子出口加工区。同时还在科技水平较高和人才较为集中的浦那、海德拉巴德、布班内斯瓦尔建立信息城,以使印度的信息产业和软件开发形成一定的规模。制订吸引留洋人才回国创业与留住本国优秀人才的政策与措施。如给予优厚的待遇和较高的工资,减少税收等。

  鼓励国内的信息与软件公司与国外公司合作,或者到国外去开办软件公司,并在外汇方面予以支持。凡在软件技术园落户的国内外公司,可享受印度政府对出口加工区的所有优惠。同时对软件的出口给予现金补贴和关税回扣等优惠政策。另外,印度政府对信息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在法律上给予保护措施,允许将部分出口收入作为国际旅行和在国外发展事业所用。

  除了宏观的政策性支持,政府还根据本国特点指定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和本国软件业的发展,印度改革了国家信息产业结构和政策,成立了中央政府信息产业部,专门负责软件出口等业务发展。推动印度软件企业由价值链底层的专业代工向上游的离岸服务转移。

  印度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印度特别重视严谨的软件开发程序与品质控制,以便取得国际客户信任。印度的许多经理相信,他们对软件质量近于狂热的关注正是印度软件业近年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印度的软件开发商都十分注重软件的质量,而且大多数软件公司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并把CMM质量体系作为他们的下一个攀登目标。截止2002年12月,印度有48家公司达到了SEI CMM等级的第5级。印度有254家软件和业务流程外包公司获得了ISO 9000质量标准认证,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

  美国有许多公司把软件开发业务外包给印度公司,并对印度公司的开发成本、软件质量、可靠性与交货的及时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而且,CMM还不是印度公司唯一热衷的质量体系。以Infosys为例,该公司通过了ISO、CMM、摩托罗拉公司Schaumburg倡导的国际通用化软件制造应用程序(the Six Segma)、以及Malcolm Baldridge软件质量跟踪国家认证体系等多个认证。这样一来,Infosys建立起一套完善可靠的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对设计缺陷、程序改写成本、用户缺陷、成本超支、开发进度及判断的准确性等诸多因素进行测量和控制。特别是Baldrige认证体系,它要求公司对系统、业绩、人力资源和领导人素质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全盘的解决方案。

  不但企业自己重视,印度政府也有系统地鼓励企业。政府不但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建立如SEI-CMM的指标评鉴,IT产业部更实际负起考核品质、测试软件的责任。这些指标严格要求软件的交件程序、品质。企业也通过取得认证,夯实管理基础。

  在每个软件技术园中,都有适合于软件开发的各种基础设施,都可以通过卫星地面站与国际用户保持联系,通过微波技术与国内用户联系。印度软件公司以人造卫星为中介的传输网络,采用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海外用户,编程人员能调用网内的各地信息,随时按客户要求接受订单、调试或修改程序,甚至能对一分钟之前刚刚完成的编程进行修改。

  印度软件业的质量和服务意识体现于软件生产和售后连续服务的全过程。印度的软件开发管理的特点是流程重于项目,流程管理人员独立于研发部门,专门检查研发部门的开发流程是不是按照既定的流程走,如果流程不对,项目肯定就此停止。项目经理一般都是从编码人员升上来的,至少有四年以上的经验,而公司所有的材料都有文档,其详细文档要求达到只要有这个文档就可以编码的程度。项目计划安排非常具体细致,工期在几十天以上的大项目,工作计划可以安排到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控制。

  竞争、合作以及集聚效应

  印度软件业高速发展的原因除了其自身的努力,还得益于软件业自身的特点——竞争、合作以及集聚效应。

  印度软件企业有近3,000家,其中多数是人数在50-500人之间的中等规模企业,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激烈。需求加剧了印度软件企业间的竞争,竞争又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从产业结构来看:2002年,印度营业额超过100亿卢比(约合2亿美元)的软件出口公司有5家,营业额在50亿-100亿卢比之间的公司则由2001年的7家减少到5家。营业额在10亿卢比(5,00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则出现了蓬勃发展,由2001年的762家猛增至2002年的2758家。大公司依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小公司也不甘落后,在数量上出现飞跃。软件出口公司的总数由2001的818家增加到2002年的2,810家。

  软件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合作。软件企业之间互惠互利,推动政府制定有利于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在海外市场、市场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并实行经验共享。这其中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印度NASSCOM成立于1988年,目前有800个会员,是印度软件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机构之一。1991年,印度软件协会因为首先为软件业争取到租税优惠而一举成名。1994年起,印度软件协会开始大力在印度推动反盗版条款。7年间,印度软件盗版比率降低30%。这不仅使印度免于当年美国301条款的制裁,更大幅提高外国企业投资设点的意愿。

  集聚效应也是印度软件业的特点之一。多数软件出口企业都集中在几个主要城市:班加罗尔、孟买、马德拉斯、德里和海德拉巴德。

  班加罗尔(Bangalore):拥有人口520万,有“科技之都”和“印度硅谷”之称。该市的软件技术园,吸引了世界上许多著名高科技公司与其合作。如今已成为印度和全球最著名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大本营:Infosys、Wipro、NIIT、Satyam、英特尔(Intel)、Sun电子计算机公司、甲骨文公司(Oracle)和IBM等等。该市也是印度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名牌大学聚集地之一,被印度人认为是最理想的工作和生活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花园城市”和“空调城市”的美誉,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是许多国际大企业看好的投资目的地。它同南部的海德拉巴德和马德拉斯一道形成印度南部著名的软件“金三角”。

  海德拉巴德(Hyderabad):它还有一个名字是Cyberabad。该市的高新科技园区吸引了当今全球顶尖IT业巨头的目光:美国微软公司在本土以外的第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就设在这里,IBM、爱立信、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大公司也都将海德拉巴德视为海外发展的桥头堡。这里集中了全球40余家著名的IT公司,正集中开发目前世界三大热门软件:网络通信、服务器和加密软件。

  马德拉斯(Chennai):印度的软件业流传着这样一则玩笑:软件业的第一种语言是C++,第二种就是泰米尔。原因就在于印度软件业的从业人员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来自马德拉斯,这里是技术教育的中心。

  孟买(Mumbai):拥有1,400万人口,是全国的工商和金融中心,印度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国50%的现金流量,全国70%的股票交易在孟买股票交易所进行;孟买是西部铁路和航空枢纽;它濒临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全印度60%的集装箱进出口透过孟买港交易,印度百强企业中的52家以及全国最有影响的商会都聚集于此,孟买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作为印度的金融中心,孟买为印度的网络热潮提供了资金。但是孟买拥有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发展所必备的资金,还有技术本身。多年来孟买已成为印度第一批软件和电子产品出口区之一,最近,孟买已建立起孟买新区,政府希望籍此为所有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创立一个新的基地。

  浦那(Pune):这个绿树成荫的小镇以众多大学闻名,它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印度的高科技中心之一。浦那目前正在为印度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者。不过,在信息技术兴起之前,20世纪80年代末,浦那就以其自己开发的家用超级计算机PARAM机向数字化迈进。该城距离孟买只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

  印度软件业向价值链上游进发

  就外部而言,虽然印度仅仅用了10年时间,便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但印度软件业产值中63%都是来自美国的订单,高度依赖美国经济。2001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的长时期低迷,印度软件厂商不得不随之削减产量。

  就内部来说,印度软件业只是处于世界软件业价值链的低端。很多软件外包就是国外公司谈好的订单,然后转包给印度企业开发,可能这个订单已经被转包了好几次,而在每一次转包过程中,利润都被剥去了很大一部分。印度软件业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急功近利的捷径,它依靠大量较为廉价的软件工程师为美国等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做软件加工,从而造成价格偏低,缺乏自有品牌。

  而且,印度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支离破碎,根本就无法消化过剩的软件产能。为了摆脱产能过剩和自有品牌缺失的困境,印度软件厂商只能拓展海外市场。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印度软件产业是一枝独秀,除增加了国家外贸收入和促使一小部分企业与个人发展以外,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印度国家媒体和其它媒体报导,印度政府这些年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从今年开始大规模地走回头路,例如,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信息产业建设和使用成本,普及教育,改革政府和国家企业,等等。为此,不少发达国家的公司看到了印度崭新的起色,纷纷前往探求新的发展机会。这对印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来说,无疑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然而,印度软件产业的总体发展基本方向还是为别人作嫁衣裳,即基础科学、核心技术和文字方式完全被人控制,自己没有核心软件,例如操作系统软件、编程语言软件、三大件(文字处理、数据库、表格)基础技术软件、绘图基础技术软件、通讯基础技术软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则是完全受制于人的,所做的技术劳力出口是换回国内软件产业的充分就业,不管技术形象怎么好,软件产业的基本特点仍然是专业代工。这种以贸易为主的发展结果就是:软件劳力非常发达,而国家的整体素质还是处于低水平。

  认识到这一点,很多印度软件公司已开始向信息技术价值链的上游推进,他们开始提供系统集成、方案执行、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电信设备和制造业之外,他们还瞄准了公用事业、保健和零售等新的行业,力图在价值链的上游抢得一席之地。

  机遇和成功的发展战略造就了印度的软件业,不过,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印度的软件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真正的软件强国。

  Infosys Technologies(INFY:ADR)

  公司网址:www.infy.com

  Infosys Technologies是印度第二大软件出口商,也是印度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软件公司。总部就坐落在素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的市郊。公司主要提供包括开发、维护在内的各种软件定制服务及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公司还为大客户建立了离岸软件开发中心。其客户包括波音公司(Boeing)、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戴尔(Dell)、东芝(Toshiba)和维萨国际(Visa International)。Infosys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对质量的严格控制。1981年,6名工程师从他们的妻子手中借来250美元创建了Infosys,如今他们的公司已经拥有15,400名员工,2002-2003年度的销售额达到7.54亿美元,净利润为1.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8.5%。

  Wipro Technologies:(WIT)

  公司网址:www.wipro.com

  Wipro Technologies是印度第三大软件公司,也是全世界首家被授予SEI CMM 5级质量认证的IT服务商。公司位于印度的班加罗尔,20世纪40年代以生产食用油起家,逐渐发展成印度最大的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之一。目前,Wipro技术公司财源茂盛,通用电气、美国Home Depot和诺基亚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都是其固定客户。公司2002-2003年度的销售额为9.04亿美元,净利润为1.71亿美元,拥有13,800名员工。公司的目标是跻身于位列世界前10名的顶尖IT公司,成为世界IT业的巨头。

  Tata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TCS)

  公司网址:www.tcs.com

  Tata咨询服务公司是印度最大、也是历史最长的软件公司,2002年拥有约19,000名员工,收入达8.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27.7%。和印度许多软件公司一样,其收入的90%来自国际市场,它的13个部门通过了全球权威的软件成熟度认证SEI CMM 5级认证。所谓CMM是指能力成熟度模式(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CMM),它是由美国软件质量权威Watts Humhrey于1987年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创立的一种软件质量控制体系,其中描述了如何实现有效开发软件的作业模式,并制定了5个循序渐进的质量等级,即非正式模式、混乱模式、成熟模式、约束化模式等,5级为最高级别。执行总裁若玛多埃先生曾骄傲地说,TCS的最大力量在于其员工的技术资格。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咨询、基础设施管理和工程服务,还提供实现特定商业功能的软件包,例如,用于电子银行、保险计费、客户关系管理和医院管理等的应用软件。公司正在致力于海外扩张,尤其是在欧洲和美洲。

  其母公司Tata集团(Tata Group)是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创立于100多年前,以纺织品贸易起家,目前其业务遍及整个印度。这家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在7大主要行业拥有80多家公司。除了知名的软件企业,Tata集团旗下还有世界最大的茶叶联合公司、世界第六大制表公司、印度最大的私人钢铁企业以及连锁酒店、公用事业公司等等。

  Satyam电脑服务公司(Satyam Computer Services,SAY:ADR)

  公司网址:www.satyam.com

  Satyam电脑服务公司创立于1987年,是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公司总部位于班加罗尔。公司的客户遍及全球各国,其中包括通用电气、卡特彼勒和NCR等大公司。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包括软件开发、系统实现和维护、应用集成和工程设计支持在内的各种服务,擅长于工厂自动化、网络产品和金融应用产品。

  2002-2003年度公司的销售额为4.59亿美元,净利润为7,9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08.1%,拥有员工9,500余人。

  HCL Technologies Ltd.

  公司网址:www.hcltechnologies.com</p>

  HCL Technologies是印度第五大软件出口商,1975年诞生在新德里郊外的一个车库里,为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摩托罗拉(Motorola)、Parker Hannifin和Visteon等客户提供各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该公司主要采取离岸开发模式,在印度本地为全球各地的公司提供服务。2002财政年度的销售额为3.33亿美元,净利润为8,690万美元,拥有约6,500名员工。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10余万种经管图书,低价销售尽在当当网!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了解彼此性爱感受努力营造性爱意境
非常笑话
无限精彩——成人世界的快乐元素!
图片
铃声
·[韩 红] 青藏高原
·[王力宏] 这就是爱
·[陈晓东] 比我幸福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重大突破
让企业和产品扬名海外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12.8万读特色EMBA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