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晓兰 深圳报道
“我在证券公司已做了六七年,现在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你能给我指条明路吗?”日前,上海一家新券商总裁助理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此时,距离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券商峰会结束不足一个月。
与以往券商会议结束各家证券公司老总纷纷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不同,此次130家券商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北京的风云际会后,出现了少有的沉默和冷静。
气氛的凝重和情绪的低落显然来自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尽管有券商发债和集合理财计划的“利好”,但“发展中规范”的主题以及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督体系,让券商们痛悟到规范才是主旋律。
“基本上没有什么利好,甚至比较负面。”深圳一家券商研究所负责人评价。“券商的历史问题需要在大行情中来化解,但是现在市场一点机会也不给。”这位人士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边缘化: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深圳一家新兴券商负责人说,这三年来什么行业都在发展,GDP也在增长,唯独证券行业在萎缩,证券从业人员苦不堪言。
有几组数字足以描述如今证券行业的窘状:1997年,中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是1:9,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增加了19000亿,证券市场融资才362亿;1997年中国券商的总资产就有5000亿,6年过去了券商的总资产仍然只有5000亿;目前中国市场证券公司131家,总资产5841亿元,负债4613亿元,净资产122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
“虽然券商的净资产增加了,由于市场继续下跌,实际上券商的净资产还在急剧减少,行业的风险不但没下降反而在加大。”这位券商负责人自嘲,“以前家家户户谈股票,现在你谈股票,人家的佩服的是你真有勇气。”
历经两年多的低迷,中国证券市场正出现慢慢被边缘化的迹象。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出现盛世危局:今年7月,深沪两市投资者开户数出现历史上首次下降,九成投资者被套牢;如果扣除一级市场的盈利,自1998年上证综指1043点以来,市场总体亏损达到6000亿,市场已处于负利时代。
“券商原有的以提供交易通道为主的盈利模式已完全被颠覆。”一老牌券商高管不无感慨地指出,“国内几乎没有一个行业像券商一样面临如此众多的短期和长期的矛盾。经营成本刚性与收入弹性之间的矛盾、投资需求多元化以及经纪业务产品同质性过高的矛盾、单个公司的扩张冲动与行业供给过剩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真的压力重重,危机四伏。”
事实上,8月12日的券商峰会,正是在证券行业边缘化的尖锋时刻召开的,因为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目前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证券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酝酿的不仅是金融风险,甚至包括社会风险。
而且,证监会还面对着来自行业外的压力。一位参会人士分析,今年自证监会换届以来,证监会有意搞活证券市场,但愈发觉得力不从心,外部政策环境的不可抗逆性促使证监会重新内省,扎实行业本身素质。同时银监会自成立以来,相应举措雷厉风行,掷地有声,相比之下,证监会稍显沉默,在如此背景下,召开券商峰会规范发展扎实内功也是必须的。
不过,让一些业内人士颇感失望的是,这个研讨券商如何走出困境的峰会,对于券业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还是不清楚。
严父之累
对于此次券商峰会上讨论《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准则》《证券公司高管人员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管理规则,一位业内人士评价为“书生治国”,而业内反应最强烈的是新规则的可操作性和配套性。
如建立涉及到全国3600多家营业部统一集中的管理体系是中国证监会在此次座谈会上做出的五大具体部署之一。但业内人士指出,从操作层面来看,一是面临现行法规障碍,二是集中报税也面临区域壁垒;而且集中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必须以集中交易平台为基础,这涉及券商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完善的政策配套。
对于净资本将成为券商风险监控和评价的重要指标这一问题,深圳一家券商负责人认为不能一刀切,在具体监管中应针对每一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对净资本做具体甄别。而且这一管理思路与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会有冲突。
监管过严也令券商苦恼。一位业内人士形容监管机构更多的时候是严父而并非慈母,但市场现实显示规范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国内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已经非常完备,可见建立制度并不难,而关键在于执行。
业界认为,过度的监管可能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失去了市场的有效性。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信心的严重不足,这也是导致证券边缘化的一个原因。
市场化对待不可逆转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没有得到“甜头”的券商已然领悟管理层市场化管理是必然方向。
世纪证券总裁吴敏文评价:“长远的市场建设比短期的利好更有意义。此次证监会提出要把证券公司办成真正的金融企业,也许要过若干年后,业界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历史深意。”
但是,眼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券商显然对于这一趋势有着不同的意见。
在券商峰会上,银河证券总裁朱利发言时说,“证券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制度上、法律上和市场上也没有为证券公司创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条件和提供机制。”
南方证券总裁阚治东也呼吁证券行业优胜劣汰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老证券公司的规范与发展问题也应受到监管层重视。既然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针对特殊历史情况对不同券商制订不违背公平原则的政策也非常有必要。
据说,在券商峰会上,这样的呼吁遭到了许多券商的反对。与南方证券同城的另一家券商负责人明确说:“不能因为少数券商出了问题就拖了所有券商发展的后腿。对于目前存在问题的老券商,就应该按照市场原则去淘汰的原则去淘汰,才会让证券机构实现长江后浪推前浪。证券市场不应该为任何主体提供救济和豁免。
“券商为什么不可以破产?”另一家券商负责人反问,“在一些情形之下,‘只给买棺材的钱不给买药的钱’很有道理,救一家公司就算给他10个亿可能也不能救活。”这位人士说,全国挪用保证金的券商有20家,就算一家挪用10个亿,总共也就200亿。如果国家拿出200个亿,解决好券商挪用保证金问题,那券商发展迎刃而解。“就是因为有‘三个铁律’的问题,管理层在出台很多政策时投鼠忌器。”
至于以前大家担心的券商破产其重仓股会引发股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一家券商研究员认为无足为虑。“大不了再来几个跌停,市场上这种跌停已出现过很多次了,已经不再会恐慌。”
显然,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兴券商从证监会“扶优限劣”分类管理的思路中获益更大。第一创业证券总裁钱龙海体会颇深:“过去开会都提的是‘扶大限小’造航母,这次提的是扶‘优’,小也可以是优。这实际上为大批中小券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中小券商可以走自己的特长之路。”
吴敏文说,“过去十几年发展沧桑变化,我们心态已经很平静,不会再寄希望于出现奇迹,路是自己走出来的,1300点要做,2000点赚了很多钱还是要做。不管指数向上向下,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