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廷军 实习记者 聂元建
洋品牌垂涎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纷纷进驻并投资设厂,将国际品牌本土化;“中国造”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主动擎起进军海外的大旗,欲与洋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比个高低,一场跨越国门的博弈正如火如荼地上演。
洋品牌长驱直入
2002年年初,日本三洋将战略重点转向了中国,随着中国市场化的不断扩大,三洋电视还将印尼生产基地的部分重要资源转入中国,此举使其在中国的电视生产能力突破150万台;三洋电视还计划将日本的技术研究中心搬到中国来。松下集团则在中国浸淫了多年的市场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市场战略,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以保证中国市场与日本及欧美市场同步,在国内形成生产、销售、研发一体化。为了加快其本土化进程,各洋品牌全力打造售后服务体系,以服务强化品牌。
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洋品牌的大举进攻,并以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引领家电高端市场,使得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家电市场更趋炽热。
“中国造”挥军海外
海尔广告牌竖立在日本东京银座,标志中国家电已兵临日本,进入这个世界家电王国的心脏;带电脑桌的小冰箱在美国大受欢迎,大冰箱市场的销量也在逐年攀升。海尔冰箱已经进入到美国沃尔玛、希尔斯等连锁超市。这一系列的成功得力于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顺应消费者需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海尔整合全球供应商资源,利用全球设计和制造网络,开发出了一系列能够满足国外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海尔冰箱进入美国市场以后,在洛杉矶设立设计中心,在南卡州的美国海尔园建成生产基地,再加上设在纽约的营销中心,在美国已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格局。
作为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的第五名,海尔集团冰箱产品获出口“免验”证书,使海尔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中第一家出口免验的企业,这就大大增加了海尔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筹码。美国《商务报》认为:“海尔集团正在带领野心勃勃的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建立国际化知名品牌的高潮。”
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巨头的格力、美的、科龙等国内知名品牌,也向同际市场发起了强有力的进攻。
博弈谁能定输赢?
跨越国门的博弈谁能定输赢?结果尚不得知。业内人士分析,加入WTO后,中国的家电制造业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市场和世界知名品牌残酷竞争的压力。在各种压力下如何应对?迈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低是中国企业的唯一途径。
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造”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造”的力量还很薄弱,整体实力不够强。“中国造”要走出国门,首先面临的是将自身品牌国际化,获得国际市场上的认可,然后是再次本土化的过程。所以,“中国造”在这场跨越国门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在走出国门过程中必须稳扎稳打,夯实每一步,切不可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