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总编在线 > 正文
 
《体坛周报》总编瞿优远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 16:03 新浪传媒

  

《体坛周报》总编瞿优远作客新浪聊天

  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新浪网嘉宾聊天室的总编在线栏目请到国内体育传媒界的资深人士——《体坛周报》总编瞿优远先生。下面我们进入网友提问的阶段。已经有一些网友事先通过网上留言提了一些问题给我们。

  网友:我是一个《体坛周报》的读者,我比较喜欢《体坛周报》的精品的文章,我本人希望这些精品类的文章以后更多一些分析,带一些深度的报道更多一点,我个人感觉近一段时间,这些文章好象少了一点。

  瞿优远:这可能是一个老读者,在《体坛周报》初期,早一些年的时候,新闻的分类没有这么细,那时候可能有国内足球,有国际足球,不像现在分的这么细,国际的分的也非常细。在那个时候没有这样分,评论的位置更多一些,现在感觉报纸的版面虽然增加了,但是还存在一个评论和新闻挤压的现象。我们认为硬新闻非常重要,当然评论也非常重要,但那时候出报的周期是一周出一张报纸,一周做的评论可能会显得更经典一些,我想现在评论的数量比以前多多了。刚才读者提到精品,其实《体坛周报》一直想努力地在走精品路线,但是这个目标确实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网友:瞿总你好,你曾经当选十大的新锐青年,你觉得当选这个十大新锐青年,与你当《体坛周报》的总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你被列作一个新锐的青年?

  瞿优远:当时有一些惊讶吧,被评为十大新锐青年,因为我只能说这个评选十大新锐青年不是我的选择,是别人的选择,当选这个理由我自己感觉我说的不大清楚,我主要干好我的工作,我不是说朝着某一个目标新锐青年这样的目标来工作,现在让我说理由我也说不太清楚。

  网友:你对新锐这个词是怎么理解?因为我们记得你曾经在2002年5月份的一次世界体育论坛中曾经提到,中国体育报纸的编辑、记者这些人员越来越年轻化,而且他们的受众年轻的球迷也越来越多,包括《体坛周报》和体坛推出的很多刊物如何贴近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新的读者的需求?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瞿优远:很难有人把这个词解释的清楚,我的理解,应该有时代感,能够加入到这个时代本身里面去做一些事情。现在让我做具体的解释,我也感觉比较模糊。

  主持人:你觉得《体坛周报》怎么样保证自己的时代感,虽然说《体坛周报》相对来说还是一份比较年轻的报纸,但它毕竟在体育传媒里面已经可以说是资历颇深,怎么样保持时代特色?

  瞿优远:保持新锐,我是从我们人的身上下工夫,保证编辑的年轻化,因为要使想法跟报纸相通的,跟时代相通的。《体坛周报》在这些年来每年都要不少新鲜血液进来,我们也在着力培养不少新人。我自己感觉这些一代一代编辑和一代一代记者都会产生代沟,像我刚开始从事传媒业的时候,我觉得编辑和记者主要以写为主,他的能力是体现在写的能力上,不是体现在对体育的理解上面。那个时候很多读者的水平比编辑和记者的水平要强,我们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提出让体育迷来办报,体育迷这些年也会发生一些很大的变化,但是老的编辑对体育的理解可能跟我们新锐的人理解有差异,报纸要保持新锐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从新锐的人群里面选出人来参与报纸的编辑制作。


《体坛周报》总编辑瞿优远

  网友:我是《体坛周报》的忠实读者,作为一个平面媒体的成功者,平面媒体怎样进入市场化,并且在市场化获得成功。你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成功经验?

  瞿优远:确实有很多媒体从媒体本身质量上来说是不错的,但是可能在它的受众,也许有些受众不习惯于买报纸,或者不习惯买杂志的,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信息的,有些可能本身受众就范围比较窄也会出现的。像我们生产其他东西一样,不见得这个东西质量好了,就一定有人买。有些东西像体育,我的经验不是说我们对市场的把握有多么强,体育是我们所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体坛周报》是占了这样的便宜,它有一个比较大的、比较宽广的受众面。这样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时候销量大,不是完全跟质量有绝对的关系,但是它会跟同类产品会有关系,我说的意思是像《体坛周报》销量会稍大一些,应该说这个跟质量是挂钩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的体育迷有很多种,他们喜爱的项目也各不相同,作为一份中国性的体育报纸,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报道什么?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的问题?现在有一些网友他们比较关心一些非足球项目,比如排球、网球等等赛事的报道在《体坛周报》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这些方面瞿总有没有考虑?

  瞿优远:《体坛周报》上面报道的内容有三大块,第一位是足球的报道,这也是中国球迷最关心的问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球迷;第二是篮球项目;第三是围棋。体育肯定不只是这些,我们现在主要是这三个项目有一些自己的原因,这三个项目是《体坛周报》自己的特色,《体坛周报》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也是对我们老读者的一种尊重。现在社会越来越多样化,体育很多项目也越来越受其他项目的影响,我自己是网球爱好者,我也希望能多看到这样一些报道,在权衡这些报道量的时候,觉得《体坛周报》只能是一步一步走这条路,使得它变成一个真正综合性的体育报纸,去年世界杯之后,我到法国《队报》,他们跟我们拿出一个数字表,他每年头条的内容,足球占了多少多少,其他项目占了多少多少,有一个非常详细的数据。《队报》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足球只占一半的头条,这样在《体坛周报》来说,可能占据了百分之九十几。随着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我想《体坛周报》也会朝着综合性报纸这一步拿出更多的实际的行动出来,比如通过增加版面解决这样一些矛盾。

  另外一方面,我也想说,现在的足球版面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要砍掉现在的足球版面对于我作为总编辑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只能从其他的途径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增加版面,甚至说增加期数,把报纸的价格降下来,通过这样的手段使读者接受更多的体育信息。

  主持人:一份报纸总面临着一个解决自己的成本压力和经营的问题,有网友发牢骚说现在的体坛一个星期三张,碰到重大一点的比赛改日报,1.5块一张,像我这样的小老百姓买不起。对这种情况,瞿总你有什么应对策略?

  瞿优远:所有的体育报纸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广告的势头并不是很强势,处于这样一个境地,相对于地方报纸来说,体育报纸的价格太高了,但这可能也是全国性发行报纸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地方报纸广告是最主要的收入,甚至它是可以赔钱卖报纸,但是对于体育报纸大家可以看看,它有多少的广告,我觉得体育报纸的发行量跟其他报纸相比是不错的,但是广告的势头一直没有完全起来,这与我们传媒人有关系,与社会认同也有一些关系,体育传媒往往在竞争上面都是非常注重在内容方面的竞争,在经营方面的竞争可能就不如地方报纸了。我觉得在新闻方面的竞争,体育报纸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但在经营方面的竞争应该排在最后面的。如果要把报纸价格降下来,我想应该在这方面要下工夫,另外我在想,有些国家的经济情况不一定特别好,像阿根廷,他们也在出体育的日报。当然在欧洲像这样就更多了,一个国家有很多种体育日报,像西班牙有四种,意大利也有三四种,我想中国迟早会有一个真正的全面面向市场的在全国发行量覆盖率比较高的日报。现在中国体育媒体也有日报,有中国体育日报,东方体育日报,我也希望这两张报纸在日报方面走出一个非常成功的路子,来供我们学习。我想中国应该有几张体育日报,价格到时候也应该能够降下来,当然大家的生活水准也提高了。这样通过几方面可能缓解这方面的矛盾。

  网友:体坛现在和国外报纸有一些合作,体坛和马卡报都有合作关系。就你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的体育类传媒和国外媒体的合作是什么样的一个意义,从战略合作上来说,它将来长期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瞿优远:这种合作可能在国外本身也不是特别多,即使在欧洲自己的体育媒体内部,也没有这种战略性的合作。他们可能关系不错,但是不会像我们这样签订一个战略性的协议,为什么这样的合作出现在中国,我想是中国体育迷决定的,是市场来决定的。我认为没有一个国家的球迷会像中国的球迷这样关心国外的高水平的职业体育的赛事。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经常翻阅欧洲的报纸,意大利报纸在报英超的时候是非常小的版面,不像中国的体育报纸会拿两三个版面报外国的报道,现在中国的球迷要求很多细节的方面。我当时就下了一个草率的结论,我就认为中国人比英格兰人更了解意甲,比意大利人更了解英超,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地方。所以,这样一种合作发生在中国就不奇怪了。第一个,这种合作还有它很多特殊的意义在里面,比如我们在面临大赛的时候,这样可以打通很多的人脉关系,使我们的记者、使我们的媒体离世界级的巨星更靠近一些,弄到更多的独家新闻和照片。第二个,在大赛的时候,在国内出国采访大赛的名额是非常紧张的,中国体育媒体竞争可能比很多国家要激烈一些,对出国采访的名额的限制可能也显得非常紧张一些,所以一个媒体尤其像一个体育报纸要拿到很多出国采访的名额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在明年的奥运会,名额就非常紧张,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像《队报》会派出86名记者到雅典,在这个时候我想他的优势是非常非常明显的,而且越是面临大赛的时候,我们要接近其他国家巨星越是困难,只有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才能接触,比如新闻发布会和大型比赛。通过跟这些媒体的合作,我们可以得到更幕后的一些报道,像《队报》有很多运动员的手机号,这样可以进行其他的报道,可以做一些特别的报道,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中国可以跟世界先进的体育媒体学到不少东西,我们驻西班牙的记者也参加《马卡报》很多的策划,可以目睹整个报纸的出版和操作模式,这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网友:我认识《体坛周报》已经有十多年了,对于现在《体坛周报》和以前《体坛周报》,我觉得版面多了,一周也出了三期,信息量比以前大了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现在《体坛周报》有些好的文章似乎分流到《全体育》和《足球周刊》这样的杂志,我个人的感觉《体坛周报》的一些文章份量反而没有以前更足了。对于像我这些老读者,《体坛周报》是怎样的考虑?

  瞿优远:我的感受不是这样的,第一点,我感觉《足球周刊》和《全体育》跟报纸不存在稿件分流的问题,报纸主要是在做新闻,我们在做硬新闻这一块已经很挤了,《足球周刊》和《全体育》做另一类型的东西,《足球周刊》有时候还会做一些软一点的新闻报道出来,以前有很多东西实际上在报纸上面也无法体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有部分体育迷也希望看到的东西,可能会到了《全体育》,其实我们在《全体育》和《足球周刊》也增加了记者和编辑,另外是资源更加充分利用的概念。第二个感受,有些老读者会感觉以前的《体坛周报》可能更扎实一些,有更多的精品的东西,但是我是经常把以前的报纸跟现在的报纸拿过来做实质性的比较,我不知道这个读者有没有作这样的比较,把以前的报纸对现在的报纸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我是感觉以前的报纸我看起来有点惭愧,有很多地方做得非常不如意,当然不是说现在做得很满意了,我是比较起来我还是愿意看到现在这种形态的报道。实际上在以前做当期的时候要遗漏很多东西,报纸本身也不是一个精品,因为不是一个文摘性的东西,更重要我是要记录一段历史,有些东西可能不是一个精品,可能不是一个特别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但是作为报纸还是有义务报道它,告知公众。


瞿优远与米兰体育报社长在一起

  网友:《足球周刊》我很喜欢,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是对于中国球员的报道有点太多了,我更希望能够看到国际大牌球星的报道,我觉得不要总是拿中国的球员出来当做一些超级巨星,现在中国并没有几个真正算球星的。

  瞿优远:做《足球周刊》如果以国际或者大部分以国际做报道,我觉得是更近更直接的路,我们为什么选这条弯路做《足球周刊》,我认为是一条弯路,还是觉得我们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在里面,我们杂志社有很多国外的杂志,我很少看见有的杂志的国际内容会比《足球周刊》更多,我说的意思他们做国内的内容,做他们本国的内容比《足球周刊》还要多的多。不知道这样想是不是对市场的一种不尊重,也许我们国内的报道没有做好,还是大家不喜欢国内的报道,这中间我们也在寻找一个答案,如果我们认真把它做得更好一些,我们更大地投入,把国内的报道做得更好看一些,是不是大家慢慢能够接受国内的一些内容。

  实际上做国际的内容是再容易不过,因为做国际内容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二次加工,做国内的内容必须自己是弄,然后再安排写作、选题,你是要负责一个全部的过程,投入也很大,记者也很累,人力各方面都会很多,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还是让时间来检验它。

  网友:我曾经看过有关您的报道,您曾经说给我九年的时间,我要做一个传媒的集团,现在大概是刚刚开始,我们已经过去了两年,现在我们看到有《足球周刊》、《全体育》,从您现在来看,您离当初的目标还有多远?你现在觉得是否有这个希望在九年时间摘到这个桃子?

  瞿优远:我想声明一下,当时采访我的这个记者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当时想说的是,我有很多个人的爱好,比如网球,摄影,还有其他的很多爱好,我想做到四十五岁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爱好活着,当时原话是这样想的,争取在九年时间之内多做一些事情,做一些杂志,把《体坛周报》发展成为一个多媒体的集团,我当时说的时候主要的意思不是说我一定要做成一个什么事情,才离开这个位置,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在九年时间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但是现在报纸确实也面临这样一个机会,就是北京奥运会这样的机会,这是多少年不遇的机会。另外,我们国家和我们当地政府对《体坛周报》的政策越来越有优势,我想到了今年年底,通过这次报刊的整顿,《体坛周报》应该会成为拥有六家以上杂志和两到三种报纸的报社,现在集团还没有成立,我也不能说它是一个集团。应该说具备了把它作大的形态,这只是一个形态,操作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今后的这几年,尤其是在2008年之前这关键的几年。

  网友:我也是体育媒体的工作者,据我了解,你在《体坛周报》的风格是喜欢亲历亲为,经常自己会熬夜编版,是一个辛辛苦苦报人的典型形象。我看过报道里形容你有二十五岁的身材,但是却有四十岁的眼角纹,你现在是否还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你觉得你这种工作方式对于一个体育传媒来说跟你远景的期望是不是比较吻合呢?

  瞿优远:我很少照镜子,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笑)

  曾经我在一个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说我是从农村出来,进入城市工作,那是有一个恐惧的感觉,在我早期的工作里面,应该是某一种恐惧的东西促使我这样去工作,我觉得我只有工作才有安全感。我当时也是非常害怕,如果我不做编辑,我还能够带领这个团队前进吗,我还能跟人说你这个稿子写的怎么样,做这样的判断。最近几年我呆在北京的时间比较多一点,对编辑慢慢也是更远了一些,但是在一版二版,还是会参与来做,我也觉得像以前这样,为了保持自己的安全感,把自己的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我刚才说我报纸的经营,是一条腿走路,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战略方面的比如跟国外的合作,也还有很多缺憾需要去弥补。最近一两年在这方面花的精力会更多一些,我想告诉大家,可能报社在内部是宣布了,一直没有向外宣布,现在《体坛周报》的执行主编是张敦南,已经有所改变了。

  网友:刚才你提到《体坛周报》,包括将来的目标,做成一个传媒集团,在多媒体方面也有一些考虑,如果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家都能够理解一个报纸来做杂志,可能做很多类型的杂志,大家比较理解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做多媒体、视频这样的素材,对《体坛周报》来说是不是比较现实,你是出于什么的理由会有这样的想法?

  瞿优远:有很多项目可能不一定是《体坛周报》所擅长的,说多媒体的概念,并不是说《体坛周报》要单独操作,从投入上面可能也会有外来的,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是一个合作的方式,把《体坛周报》的资源发挥出来,我们并不是说想做自己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以良好的感觉操作一个我们并没有接触的一个媒体,《体坛周报》的主营永远是体育,而且是以文字和图片为特征的平面或网络的媒体,如果在某一天我们会涉及到电台的业务,涉及到视频、电视这样的节目的制作,也只是对我们资源的开发。像西班牙《马卡报》在这方面我认为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它有自己二十四小时的电台。其实它做电台并不需要耗费多大的成本和人力,也是它自己本身记者来承担这一部分工作。在迈出平面这一领域的时候,我们非常谨慎,有些是有想法,但是要通过论证之后才能动。

  网友:我知道你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体坛周报》对自己的员工的基本要求,第一是对体育新闻有很好的敏感性,第二要有一个很好的敬业精神,就你现在而言,你觉得《体坛周报》如果还要招募新人,什么样的标准的人能进入《体坛周报》工作?

  瞿优远:刚才这两点肯定是最基本的,第一,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个,要有事业性,野心,要想在这个行业里面作出好的东西,这是一个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我当时进入体育媒体的时候,我也就是这两点,但是现在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跟我那时候进来的要求不一样,我们对外进来的人要求是比较高的。刚才还说了一点,应该代表了《体坛周报》一个新锐人群的阅读趣味,能够理解这样的趣味。这个趣味的标准是现在无法来划分的,只能说是一种感觉,他应该有这样一种感觉。现在的标准主要是这些,他应该能接受《体坛周报》的规章制度还有其他的一些标准。

  网友:现在《体坛周报》在错别字上还会出现。作为一个媒体,不可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体坛周报》一方面在常规性错误上怎么样来避免,在新闻真实性的来源上怎么来把握,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

  瞿优远:错别字我也承认时常发生,体育报纸跟其他的报纸操作有一定的差异性,现在找一个借口,我们的编辑和记者天天中午来工作,而第二天又马上要出稿,所以时间比较紧张一些,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工作了15小时,已经达到了体力的极限。校对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我认为他们在工作态度上是认真的,这不是态度所致,第二天大家拿到报纸同样会发现一些很容易的错误,那时候也追悔莫及,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班子也想堵这样的漏洞,但是还经常发生,这个事情我们还会继续来抓它,但也无法根除它。第二个可能大家议论比较多,关于体育媒体出现一些假新闻,我不想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在报道中间会出现假新闻,《体坛周报》也发生过,但是《体坛周报》有一个理念是要做真实的东西,要客观地报道。怎么来体现这样一个理念?我想《体坛周报》可能是在体育媒体里面,向读者为假新闻道歉的最多的媒体,但不见得是假新闻最多的媒体,有些媒体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间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我不认为是报社编辑的理念上面的问题,是操作过程中间的问题。像世界杯之前在澳门的菲戈事件,这对《体坛周报》也是非常沉重的,我们做这个报道的记者写了菲戈这个稿子,当时他就离开了《体坛周报》,我们非常遗憾,这个人是拿着世界杯正式采访证件的,我们损失了这样一个名额,不可能补办。作为总编辑,我也为这个事情公开向读者道歉了。当时也在核实,对这些稿件怎么核实,核实的渠道也会发生一些问题。前几天我们报纸对足球会议的报道有一条事后自己感觉不是很真实,虽然没有人对此有什么反应,但是我们还是在自查哪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对假新闻,作为我来说,和我们团队来说,应该是跟读者一样都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在体育媒体里的特殊性,有些新闻会弄的可能让外界不辨真假,比如有一篇报纸当事人否认,就会成为假新闻,当事人在某种情况下说这种话,但是迫于某种压力,或者环境的改变,会否认同样话,这在我的经历里出现过很多起。

  另外,可能因为竞争的关系,某些东西被妖魔化了,这是一个多余的话。在这里我想我们再次表明一下,我和我们团队的态度。在以前出现了一些虚假的报道,在这里表示非常非常抱歉。第二个,我们会努力地使虚假的报道减小到最低的程度。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某些细节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会处理当事人继续在报纸上公开跟读者道歉。

  网友:像《本色》、《玫瑰周刊》这些杂志,体坛现在还有没有打算有新的面貌跟读者见面?

  瞿优远:《玫瑰周刊》还在继续出版,现在正在做一个调整,由于在非体育杂志上面,我们的经验肯定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在队伍的建设方面不尽人意,我们正在组建新的团队,吸纳一些资源,可能会购买一些版权,正在做这方面的谈判,尽快会把《玫瑰周刊》恢复出版。

  网友:体坛曾经出过《棋道》这样的杂志,但是后来又不出了,体坛在围棋这方面还有没有新的想法?

  瞿优远:暂时没有太多的想法,有人跟我们提围棋的版面太少。我是觉得围棋的报道在《体坛周报》的位置是非常非常重的,我在我们辩论会上,有时候拳击、游泳大项加起来还不如围棋,如果我们增期,我们会增加这些版面,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不会增加这样的版面。

  网友:瞿总,在下一阶段,我看到有一些杂志像《全体育》、《足球周刊》,在今年我们能够看到新的杂志有哪些?

  瞿优远:有一些合作和版权购买还在商谈过程中,应该是商业秘密。但是有一本杂志是可以看得到的《扣篮》。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大家自然会知道了。

  网友:有人说体坛瞿优远是商人办报,足球报谢奕是文人办报,你对这种说法是否认同,你怎么理解这种看法?

  瞿优远:有这种看法我感觉有一点惊讶。如果真有这种看法,在地域上面有点倒错的,广州的商业气氛更浓。我感觉有一点点惊讶了,可能是因为我的某些行为所至吧。

  主持人:他的意思可能是说体坛周报在市场经营方面相对于足球更成功一些,足球可能在这些方面相对弱一些。

  瞿优远:我想说我们内部的结构,做报纸发行的营销部门五个人,报纸从事商业方面的经验就是人,我想读者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可能是说我们做事的方式更商业化,我现在很难说这个是一个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如果这个报纸不能商业化,怎么会有更大的投入做更多的新闻,包括以后我们说的把报纸的价格降的再低一点。你说的商业化我片面的理解是不是贬义的意思。《体坛周报》经营开发上力度应该更大,这与读者的利益不矛盾的。

  网友:传媒界的人才流动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包括像体坛和其他的一些体育的专业报纸这些人才流动也是比较普遍。我们大家都知道,李响曾经离开《足球》报去《体坛周报》,董希源到了《足球》报。《体坛周报》怎么样留住自己的精兵强将呢?

  瞿优远:有竞争就应该有流动,这个问题应该能够正视它,这是正常的。但是我想《体坛周报》最需要的人,就是我们不可获缺的人,我会尽最大的力量把他留住。从我的个人方面来说,我是会让他走的,这是我对人才流动的一个看法。在这时候我不想谈个别的流动的事情,主要是表明这样一个态度。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很感谢瞿优远先生来到新浪网的嘉宾聊天室,和我们网友谈了很多关于体坛的问题,瞿总也回答了一些大家关心的敏感问题,下面我们请瞿总跟网友道个别。

  瞿优远:谢谢各位网友,今天是第一次用这样的形式跟网友做这样的交流,虽然不紧张,但是刚才说的过程中间可能有很多不妥当、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谢谢大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无线上网无限生活
10余万种经管图书,低价销售尽在当当网!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说一口流利英语,其实不难? MBA联考培训特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第53届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报名开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爱有着非常微妙而奇特的平衡。如果男人渴望性爱…
非常笑话
夜晚两夫妇正熟睡。突然妻子跳起来大叫道:不好…
图片
铃声
·[韩 红] 青藏高原
·[王力宏] 这就是爱
·[陈晓东] 比我幸福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重大突破
让企业和产品扬名海外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12.8万读特色EMBA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