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游资逡巡 对中国整体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9日 05:3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葛丰 8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于近期对外汇指定银行的收汇、结汇业务进行专向检查。此举被认为系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严查跨境游资的明显信号。 在近期出现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下,海外游资加紧增持人民币资产。结合这一背景 从理论上讲,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实力的提升,其货币趋于坚挺,并自发地使周边经济体货币呈现弱势自有其合理性。 更有甚者,香港经济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期。随着中国内地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香港原有的自由港型发展模式日渐式微。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香港经济结构、经济环境将在此大背景下,加紧与内地经济融合。以此而论,近期关于开放香港银行业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讨论绝非无本之木。 但是,资本的逐利性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很难断言,或者说,并无确切数据证明,目前在海外逡巡的人民币资产,仅有极少量部分因投机人民币升值而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不具备严格管制条件下的海外市场,因上述两点因素的结合,一方面将使问题更趋复杂,同时,也将诱导更多的游资加入投机行列。 在离岸业务并无实质进展的情况下,这样一块游离于中国内地之外的货币如同张开大口的猛兽,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我们很难判定会有多大规模的资金以何种途径回流境内;同时,我们也很难断定,会有多少境内资产为规避汇率管制而加速外流。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对跨境游资的监管是适时适度的。但是,仅靠堵的方式也是不够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研究员认为,加入WTO后,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各种管制以及与香港金融市场所存在的种种不对接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消失。特别是随着CEPA条款的落实,人民币在香港的流动量还会急速增加。 从目前情况来看,期望人民币升值预期在短期内消除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跨境游资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从另一方面讲,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凯恩的说法,“金融创新是一种金融管制的辩证性,即禁止银行采取某种途径达到目的,实际上是给了它们另辟蹊径达到相同目标的动力。”因此,适当考虑对海外游资的出路予以安排,既符合实际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所带来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基于这种考虑,中央政府日前表示,将积极考虑允许香港银行开展一定的人民币业务,应当视作现实条件下的合理举措。其意义不仅在于为艰难转型中的香港金融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可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当然,在香港设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其可能出现的派生效应也必须充分考虑。两地利率差可能会成为大规模套利行为契机,从而动摇人民币的稳定;离岸金融市场业务的非准备金化,可能导致人民币流动性的扩充无法节制;由于离岸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整合为一,人民币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有可能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效力受到影响,货币政策控制效应因而降低等等。 在升值压力之下,大量游资聚集海外市场事实上已经构成对中国整体金融稳定的某种潜在威胁。在香港与内地经济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客观形势下,尽可能早地为未来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安排,终究不失为明智之举,而这可认为系监管水平的更高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