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新鲜出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 11:33 《英才》 | ||
创新和恐惧 主办:北京青年报社英才杂志社报道策划·天下工作室 这是国家最活跃的行业之一,这是产生亿万富豪最多的行当,这是受到诟病“原罪”集中的江湖,这也是谈论创新、追求创新、运作创新最为迫切的群落,是源于逐利的冲动?
说明篇·分析 悬在房地产头上的三把刀 文·本刊记者海散人 关于创新,尽管每个企业家都能设身处地提出自己感性的界定,但基本上都不会超出创新倡导者熊彼特的经典表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利用新的原料来源;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的组织创新。” 毋庸置疑,创新几乎是各个行业及其经营管理者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当我们冷静地观察之后,会讶然发现,即使是按照摩尔定律不断奔跑以赢得短暂市场机会的IT行业,也比不上房地产行业中对于“创新”话题的共鸣与关注热度,尽管从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上,前者都可能远远领先于后者。 由本刊与北京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推选活动,从今年4月启动以来,在整个北京房地产行业中引发的共振力度远远超出意料之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发展商和相关人士都通过各种途径传达了自己对创新的见解与经验,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愿望。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会对“创新”有着近乎痴迷的关注?创新于他们而言是追逐利润的本能冲动还是外部复杂变数造成的恐惧所致?从行业中锁定人物的创新符号对解读这个躁动的行业有什么实证意义? 资金链的压力 自央行121通知出台以来,对房地产业界的影响已到了风欲静而波不止的阶段。尽管接受媒体采访的部分发展商表现出成竹在胸的态度,但也有相当部分表示不容乐观,甚至有人认为此举会导致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房地产企业“沦亡”。 单纯从操作层面看,央行的通知无非是为降低银行风险而采取的“清理门户”行为,却引发房地产业界的心理地震,反过来证明了房地产企业本身的定位错乱与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实。 一般而言,房地产开发商项目资金主要有三部分: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购房者个人按揭款。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开发商运作一个项目时,其自有资金不应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额的30%。但由于规则的漏洞与操作灰色地带过多,老实按照规则行事的开发商将处于“吃亏”的地位。所以在实际运作中,手中只攥有几百万或一两千万资金就敢玩转几亿资金、甚至十几亿资金的楼盘的例子俯拾皆是,也是流传在坊间和刊发在媒体上最引人入胜的“爆料”。 所以,只要拥有10%左右的自有资金,开发商就可以在这个行业中杀个几进几出。假若还拥别人所没有的关系资源的话,那更是万水千山只等闲了。 那么巨大的资金缺口用什么来填补呢?毫无疑问是银行,不论是贷款还是个人购房按揭款,都变成了其源源不断的填充物。当年胡雪岩穷绝一生悟出的“茶壶盖理论”,到了今天的房地产开发商眼中,简直是家常知识。 尽管有业内专业人士不断鼓噪房地产行业是全行业亏损,外界却偏偏认定这里暴利疯狂。直接的例证是《福布斯》富豪榜中房地产商占了大头。而现实中,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及能源、家电、厨具乃至饲料之类“外行”企业纷纷伺机杀入房地产行业,也直白地宣告,这里“人傻钱多”。 高企不下的投资回报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使房地产大部分企业处在高危状态下运行,一旦在前面“顶雷”的银行有个风吹草动,其脆弱的资金链将不堪一击。所以,争时间,抢速度,通过各种法门的“创新”让项目迅速脱手,自然是开发商心照不宣的共识。所以,做精品造品牌者少之又少便不足为奇了。 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国外并没有专门的房地产行业,而是分别纳入建筑行业和投资行业。如果属于投资行业,高风险与高回报便是天经地义。中国房地产业既然兼具建筑行业与投资行业,其高回报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所带来的压力,自然也是超乎寻常的。 同质竞争的压力 按照市场规模与容量,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拥有一二百规模像样的房地产企业足矣。但据相关资料表明,北京的房地产企业多达3000多家,每年同时有近1000个楼盘项目同时抢食,加上近10年的开发积淀,房地产企业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是不言面喻的。 首先是,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在走过集团购买的“黄金时代”之后,房地产市场从市场短缺过渡到了同质过剩阶段。回顾过去一两年间,在北京楼市中,尽管每个发展商似乎都以“创新”作为第一要义,但从危改房到顶级豪宅,无论在产品定位、建筑形式、产品的质上,还是在价格结构、营销策略上,几乎都可以找到似曾相识的楼盘与项目,甚至在“创新”上突出的一些明星楼盘身后,也大可以找到哥俩好的某种意义上的同质竞争对手,比如世纪星与方安苑,一栋洋房与康城,荣丰2008与朗琴园,凤凰城与国展家园,甚至包括瑞城中心与贡院6号,都相互铆着劲暗地里争客拉人。 其次是,由于住宅形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缺位,加上技术发展使得快速复制成为可能,因而发展商在产品创新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一招制敌方案,即使在同一项目的不同开发楼宇,也到了不得不中途变招的地步。有不少发展商在运作成功某个项目之后,往往立即表示新的项目绝对是重起炉灶而不是复制。而各路风头正健的发展商,一旦提及未曾开盘的新项目,绝对是无可奉告,一副“不见鬼子不挂弦”的神秘劲,因为在圈中走露风声被他人抢了先手的前车之鉴并不少见。同时,甚至有的发展商还利用媒体朋友做托儿,去探听其他竞争对手的新项目计划,等开盘时出奇制胜。 因此,对房地产发展商来说,创新已不仅仅是为了求进,而首先是为了求存。 消费诉求的压力 自由个人购房取代集团购房已成主流,住宅产品需求的个性化与消费成熟度的提高,也成了促进发展商创新求变的外部动力。 好像是从第一商城上演的“全武行”开始,关于业主与开发商的对峙越来越走向公开化。每年好事的媒体从消协提供的线索中,评选的年度房地产纠纷案例排行榜,不只是寒碜某些产品、服务的缺陷,更反映了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 “刁民”王海调转枪口,在网上开坛立场之后,购房者一呼百应,但他们的诉求不过停留在散乱的个体不满的解决方案之上。当律师出身并对房地产业有较深理解的秦兵,设计了一套细致的购房协议时,已反过来证明,住宅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已超越启蒙阶段,惟发展商是听的感性诱惑正在面临消费者理性的狙击。而自发组织的集体购房团的出现,也让人不禁觉得是消费者意识觉醒而催生的房地产行业“民间自卫队”。 如前文所述,由于发展商的资金结构问题,怎样让消费者迅速地为自己的产品从概念到品质到文化内涵所感动,进而埋单,自然成了发展商在高危的资金链中全身而退的关键。 因而“以人为本”的口号到了房地产行业也正变得越来越接近真实。有的项目楼盘,尽管在建筑形式上的创新性达到了另类的地步,但楼盘本身为居住者提供生活品质足以说明,其创新的立足点更多地站在了消费者的界面上。 可以这么说,日渐成熟的消费者让发展商以前的花架子无所遁形,不得不走向真正的创新。 结束语 基于上述压在头上的三把刀,对于众多房地产发展商来说,或许美国学者吉弗德·彭肖关于创新的论述更为深切:“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基本决定因素。如果说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及加工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 而本次活动主办者把房地产“创新”活动落点放在人物上,不仅是因为我们坚信,楼盘的创新都属于低层次的产品创新,这个层次的成功也只能一时的成功。一些发展商已不断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应该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创新,这才是形成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保证。但从低层次的产品创新,过渡到管理体系的创新,惟一的桥梁就是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理念的房地产人物。从目前房地产行业及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的演进现实出发,我们亦不难得出结论,现阶段房地产业的企业家能力还远未到功成身退,让位于企业能力的阶段,他们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将在相当时期内主导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走势。 “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评选结果说明 由本刊与北京青年报社主办的“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推选活动,以“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借助自身独特的平台,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体现本次活动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主办方约请了业内外28名著名专家、学者和媒体资深人士组成了阵容整齐的评委会(见附表),邀请11名房地产企业界知名代表组成了本次活动的特邀顾问团,并通过《北京青年报》和《英才》杂志向广大读者发放选票,进行程序严谨的遴选运作。 本次活动从4月3日正式启动,通过媒体推荐、专家提名、公众提名及企业自荐等方式,本着推陈出新的原则,先后在《北京青年报》刊登介绍了145余位候选人,然后经过评委会根据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四个维度构成的评选指标,分别选出他们心目中的10位创新人物人选;广大读者则根据自己对候选人在创新方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了解程度,通过报票方式选出自己心目中的10位创新人物。 整个评选、投票过程持续了近三个月时间。7月18日,“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10位公众奖评选结果经北京市公证处公证后首先产生。根据回收的90380张有效选票统计,得票数排在前10位的柴志坤、侯九义、侯守法、黄怒波、李祯祥、倪居华、姚桂山、张继东、张卫克、赵志军入选。 7月28日,根据28位评委返回的选票统计,得票数排在前10位的陈长春、傅军、郭国庆、李长山、李明、刘尧、王征、易小迪、张宝全、张在东获得“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专家奖。 序号 姓名
单位及职务 最忌讳的创新 冯仑:创新是孕育新生命的过程,只有对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像热恋一样陷入身心亢奋的状态,才会有喜悦和甜蜜,也才会逐渐进入缔结生命之约即结婚生子的期待,也只有一段美丽、幸福的婚姻所孕育的新生命,才会使这段婚姻增添华彩。 最忌讳:攀附潮流、追赶时髦、贴标签,买荣光。这样做即使天天把创新挂在嘴上,到头来除了徒添笑柄,将一无所获。任何对“创新”的不专一甚至调戏和玩弄它的企图都是卑鄙的。 胡葆森:创新是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断体现独特价值,在市场上不断取得阶段性比较优势。 最忌讳:没有落实到真正意义上而是流于概念上、炒作手法上的创新,这违反了企业的运作规律。 李晓林:真正的创新存在于创意、引进、消化、仿古及革新的积极取向当中,而且必须有当代成果。倡导创新,追求重于归宿。 最忌讳:简单理解为由两个以上毫无新意的事情的简单拼凑或原始加工,这无异于把生物领域中的骡子也称为创新。 刘太格:房地产之创新有必要遵循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 最忌讳:做一些只有短暂新鲜感、没有永续实惠价值的项目。 卢铿:创新是一种生存意识,有此意识才会有所行动。创新是一种竞争才能,胜与负往往决定于斯。创新是一种特殊智慧,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它。创新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变梦幻为现实,可以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最忌讳:无效的创新活动引发成本流失,过量创新导致沉重负担,阻力过大而引起政治失衡。 潘石屹:房地产的创新好象要冒最大的风险,但如果一个企业安于现状,不积极创新,那承担的风险更大,慢慢地就会被淘汰掉。 最忌讳:异想天开。就是说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创新而追求标新立异。 任志强:创新对人类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创新,这核心体现了房地产专业的创新方式。最忌讳:对城市环境生态的破坏的创新我认为是最不可取的。 杨慎:创新是启动发展的万有引力。 最忌讳:蓄意作秀和违背操作规律。 谢强:创新是责任与想像力的结晶,创新的结果是让这个世界多一份生机。 最忌讳:总停留在喊叫阶段、永远无法实现的“创新” 曾德贤:随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塑造市场明星,引领风骚,成为销售卖点,公司获利并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原动力。 最忌讳:挑战建筑法规的挑高住宅产品——夹层屋。 张民耕:创新实质是提高性能价格比,使买房者获得更多利益。 最忌讳:只炒作概念不干实事。 说明篇·观点风暴 创新观点激情对撞 主办者·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 整理·本刊记者朱雪尘/图·本刊记者赵亮 由北京青年报社、英才杂志社联合推出的“2003年房地产创新人物”推选活动,甫一展开,便引起业界极大的兴趣和关注。“非典”疫情尚未消弥之际,由活动主办方发起的“地产创新论坛”便吸引了京城众多房地产界实力派人物及其他行业代表,围绕创新主题就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在变化的市场环境里,做出自己的名盘,发展自己的品牌,剖析房地产创新的真正含义与真实价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显现了房地产业对创新主题的共鸣。(按发言顺序排列) 陈长春:有人太夸大 北京金地鸿业远景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觉得创新只不过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并非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创新,往往有很多人把它夸大化,特别是对地产中的概念,常常说得非常大。还有一些管理学家说:企业有两种选择,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听起来非常的骇人听闻。 其实我觉得房地产,立足三个点就够了:客户、竞争和技术。 陈小洪:整合思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 创新是建立在对消费者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你要想做开天辟地的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创新,绝大多数是不可能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对消费者的认知,对于已有创新的一种整合。日本的创新和美国根本没法比,但是日本会整合。 李长山:要做点牺牲 北京太合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我觉得想创新有时候还是需要点牺牲精神的。有一个例子:我们曾经有一个项目,原计划做到140万平米,全部是高层塔楼,但是后来我们反复讨论,做出了一个超出房地产范畴的决定:总面积降到104万平米,来弥补城市功能的不足,填补低容积率这样一个不足。后来我们得到了朝阳区委书记的赞同,同时房屋销售的也非常好。 胡晓珅:自我批判 北京华远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四合院到TOWNHOUSE,什么才是我们创新的核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众多的项目组成了我们的城市,在建造一个建筑的时候是否考虑过今天所做的与这个过去的城市相协调,同时又顺应了这个城市的未来走向? 我们曾经有一个在北展附近的项目,毗邻莫斯科餐厅,我刚见到那个项目位置的时候非常震撼,因为他带给四五十岁的人一种怀旧的氛围,一种回忆。因此我们在做这块地的时候,更多地考虑的是人和地块的结合,考虑的是如何做才是对整个城市文化的一种带动。 庄宗汩:任谁评说? 北京建华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多发展商谈的创新不是根据客户的需要,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媒体灌输很多概念,开始的时候自己也心虚,但是反复讲,最后自己都觉得这肯定是真的了。 今天很多开发商想要把房子卖出去,拼命找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血肉,如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我讲这样的东西太不地道,话可能直白一些,但道理在。虚与实牵扯到一个产品应该由谁来评判的问题。本人评价显然是不适合的,那么就要由公众来评价。好的建筑在于协调,片面讲一方面好,不是好,十项内容,九项不好,一项好,那不是真好。 王征:遇到阻力冲一冲 北京荣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在接受北青报访问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创新为生死存亡的事。”陈长春认为我夸大其词,或者有人认为:这小子尝到点甜头就这样危言耸听,其实不完全是。 创新要有超脱感。刚才陈小洪讲到学习,不要打破规则,我觉得真正的创新就要打破规则。比如说有一个95规范,每一套房子不能少于40平米,遇到阻力就要冲一冲。当时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反对,说这个搞不通。但是,现在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就只有这么多钱,根据他们的收入水平,我们反推,就只有这么大面积。也许因为我们运气还可以,最后得到政府的支持,破坏了规则。实践证明,就是2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救了我们。 张宝全:还是以人为本 今典集团董事长 创新的根基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现在什么健康住宅、低密度、小户型,统统是以人为本。刚才王征讲,以后不做小户型,同样以人为本,当某种需求满足了,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 再说到文化,“欧洲风”绝对是财富文化,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中央美院的教授跟我讲,他说欧式豪宅在北京觉得是豪宅,在欧洲今天的真正豪宅正好是简单结构的现代建筑。这就是人的文化差异。创新重要的是带给人一种归属感,这是作为人的需要,让他觉得是属于某一个阶层。 姜汝祥:企业家能力导致企业非能力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管理学上一种行为就是创新,一种行为就是挣钱,或者叫利润。全世界的企业衡量标准里面就两个,一个标准是股价,如果哪个公司的股市价格很高,就是创新。 创新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企业家创新,一个是企业创新。世界上很多大企业,都是从企业家创新到企业创新。企业家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而企业创新,是提升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竞争力的过程。 可以说,中国房地产现阶段完全是企业家的时代,还没有到企业的时代。1000套房子,有2000人来订购,何谈竞争力?这种需求状况没有能力可言,只有聪明才智可言,不是能力,是创意。企业家的能力是非典型的能力,企业的能力是典型能力。企业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企业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行业的过渡过程当中,过分的强调了企业家的非典型能力,结果将是整个企业的非能力,就意味着这个产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目前的所有优秀企业可能全部崩盘。当然这是历史的规律,同时也为新公司的有效跟上提供了一个机会。 田汉:企业机制是关键 北京京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觉得项目创新的成功是一时的,而企业机制的创新则是根本的。由内及外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我觉得这才是创新的硬道理。 有个木桶原理,就是说补那块最短的木板。是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这是个原则的问题。老虎非要自己学会了上树,才能真正成为比猫强的徒弟。我认为任何一种营销的方式只是一个创意,一个招式的话,就不能算成功的创新。背后的支持系统是否完备,如项目的管理流程,技术的研发系统企业的团队是否已经高效的运作,是否具有创新的思维,才是关键。 毛大庆:谨防昙花一现 瑞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我们企业经常找麦当劳和可口可乐的人给我们搞座谈会,我们常问他一个问题是:我们要跨国搞经营,把新加坡的房子卖到这儿来也没人要,怎样才能生存?他们讲:一说汉堡包就是麦当劳,麦当劳是个什么概念,它有一个不变的东西,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企业的能力问题,这个能力才是真正能够让你所有的创新实现的一种必然的能力。 如果创新停留在某一个房子的创新层次上,这个创新只会是昙花一现,对于产业来说,应该是品牌的建立,这才是创新的核心动力,这是要来自企业管理质量的创新。 张民耕:不能拼价格战 北京银信投资公司董事长 现在靠振臂一呼,几千个人排号的事,可能是越来越少了。那怎么办呢?只有绞尽脑汁想办法,去创新才行。如果大家不想办法,走价格竞争的这一条路,那么改革开放20年来,许多行业的全军覆没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拼价格会有传递作用,传递作用对整个市场是有很大的毁灭性,而且房地产不仅是消费品,还是一种不动产,是大家的资产,如果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引起资产的贬值,对于整个社会的财富的积累,保值和增值,都会很可怕。 聂梅生:雪崩效应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住宅产业商会会长 中华民族讲究孔孟之道。几千年来老祖宗都是这样,不能太超前,当然也不能太靠后,只有中庸这部分,是最长胜不衰的。实际上在创新这条路上,有很多创新先烈死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当先烈。先驱是不挣钱的,是为别人做奉献的,而先锋这部分是能挣钱的,真正的效益高的,总体来说还是中庸之中靠前的那部分人是最有收益的。 从1997年到2001年,银行贷款占了整个开发投资的40%,但是这个必须得创新,美国房地产绝对不只靠银行。关于降低房价问题,原来在建设部整天喊经济适用房、降房价等等。但是老百姓是买涨不买落的。如果说房价越低越好,大家就不敢买房子,一味降低房价,这是一种滚雪球式雪崩效应,最后形成了雪崩,比泡沫破了更危险。实际上香港,新加坡,很多地方的房价,迅速的下滑以后,大家不敢置业。所以我觉得不讲房价是一种根本性的创新。 接下来的创新还要注意一个产业链的断裂和重组的问题。原来开发商买地,设计、施工、销售大包大揽,这并不适合社会化的大生产。现在有的房地产商就只搞土地,剩下的全都外包。有人跟我说,他原来干一个工程总要一年以上,现在只搞土地开发,一年可以搞四五个,我想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的房地产总和国外的不对口,问题在哪?开发商、建筑商、承销商不明确。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业很小很封闭,正是这个原因。这正是需要调节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