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中心挑战现有金融制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 09:5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社评 离岸货币市场的形成是一国经济和金融高度市场化、全面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此而论,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安排和资本项目的管制,会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并进而成为大陆与香港之间加强经贸联系与资本往来渠道的梗阻。 没有人会怀疑,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张,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与境外之间的单向资本流动(主要是向中国输出资本)将被日益频繁的双向资本流动所取代。问题是谁将最先在这一双向资本流动过程中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作为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中心地区进一步推进双向的资本流动? 目前这一问题似乎别无二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拔得头筹,并且步调在逐渐加快。内地决策咨询部门的学者近期已经或将对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课题进行调研。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骆志恒日前也以私人身份指出,内地将先容许香港经营人民币离岸中心业务,及后才会推出QDII制度。他预期,中央可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公布离岸中心的细节,但“正式落实尚需一段时间”。此前,内地与香港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央政府同意优先考虑在香港开办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并积极研究允许香港银行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 据权威人士估计,目前约有八百亿元人民币现钞在香港流通,其中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除了通过地下渠道外,这些流通的人民币根本没有正规回流机制。到二○○五年时,在港流通的人民币估计将接近一千六百亿元。如此大规模的人民币在港流通,的确需要香港本地银行超越简单的“找换店”角色,将业务迅速延展到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投资顾问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使香港逐渐成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 香港只是拉开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兴起的序幕。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人民币正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交易的风险庇护所,开始具有显著的世界硬通货的特征。继东南亚一些地区在与大陆的贸易中采用人民币作为双边结算货币之后,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强劲预期,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一些投资者纷纷开设人民币账户,美元区和欧元区的一些贸易商也开始以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资本交易计价货币。基于中国良好的经济增长及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上升,人们对人民币可能形成区域性的“亚元”乃至国际化的远景,以及近期人民币升值都有着乐观预期。仅凭中国现有的国际金融设施,对增长迅猛的全球性人民币金融服务需求恐怕鞭长莫及。于是金融上层建筑和金融基础设施必须作出调整以适应人民币地位的变化。毋庸置疑,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不会仅仅限于香港一地,而且将顺理成章地扩展到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全球著名国际金融中心。 不过,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所必需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形成和发展都得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为基础。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无论是美元、英镑还是日元,几乎每一种国际货币的形成都少不了离岸货币市场的支持,但无论如何,货币的国际化是其离岸市场形成的重要经济基础。虽然现在人民币的地位日盛,声誉日隆,但受各种经济与政治因素的制约,人民币要走出东南亚这一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尚未占据重要位置的区域,成为继美元、日元和欧元之后的第四大国际货币并非朝夕之事。人民币全球离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还带有强烈的预见色彩。 离岸金融市场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上层建筑,即高度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尤其是灵活的汇率制度和货币可自由兑换。一般说来,离岸货币市场的形成是一国经济和金融高度市场化、全面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此而论,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安排和资本项目的管制,会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并进而成为大陆与香港之间加强经贸联系与资本往来渠道的梗阻。因此,中国适时地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建立自由资本流动新体制,显得越发紧迫。 然而,对外开放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国内金融体系,中国金融体系的困难和矛盾使中国在汇制和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心存重重顾虑。政府料不会为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强行上马而仓促加快金融改革的步调,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无疑只能在中国金融体系的这种疑虑与矛盾中逐渐释放其能量。要使中国的货币与金融更快地迈向国际舞台,使内地承担起稳定香港经济和创造繁荣的更大责任,仍然需要中国金融体制在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方面做很好的权衡。中国金融改革到了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