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变脸”调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5日 15:39 中国经营报 | ||
北京报道中国股市的上市新股擅长“变脸”几乎已成尽人皆知的规律了,然而像南方航空(600029)这样上市一周就“变脸”的公司还真不多见。8月初,刚刚在上市公告中预测2003年将继续保持盈利的南方航空就发布了2003年度中期预亏公告,称上半年受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的影响,今年中期将出现亏损。 但是如果据此说南方航空有意欺骗投资者,却也有些冤枉,事实上,早在7月份南方航 一边亏损,一边新股照发,南方航空可算是开了一个先例,投资者尽管无权决定这样的公司该不该上市,但是他们至少还有权利决定买不买这样的股票,这总比不明不白地“中招”好多了。 据统计,2003年上半年共发行29家新股,上市28家,截至8月17日,已有21家披露了半年报,其中13家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占已披露半年报公司的61.9%。这21家新股实际每股收益已从2002年上半年的0.205元下降到2003年同期的0.136元,下降幅度达到33.56%。这其中虽然有新股发行导致股本迅速扩张带来的每股收益稀释作用,但是即使和同期公布半年报的500多家“老股”相比,仍低于其0.1422元的平均水平。 至于业绩“变脸”的原因,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所谓“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费用上升”。而不论是惠泉啤酒(600573),还是生产电子元器件的长电科技(600584),都把今年的“非典”疫情作为了解释其业绩下滑的理由。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今年2月份才上市的惠泉啤酒上半年业绩降幅居然高达77.52%,净利润下降40.64%的长电科技更是6月份才上市的新股。 每年的业绩公告期几乎就是新股的“显形”期,但是与往年相比,投资者今年本来是有理由乐观的。2002年10月,针对新股业绩“变脸”这一顽症,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布了股票发行审核标准第15号备忘录,明确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及业绩连续计算问题的审核标准,对新股发行上市做了更严格的规定。 然而今年的新股业绩再次让投资者失望了,甚至有评论说今年新股“变脸”的程度比往年更有过之。对此,西南证券的研究员田磊认为,总体来说,今年新股业绩下降幅度应该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是今年新股明显在二级市场受到冷落却是事实,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使投资者格外关心新股的业绩。至于新股多“变脸”的原因,他分析认为除了一些客观上的因素,这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包装”行为也有一定关系。 天力投资顾问公司长期从事新股的研究,其负责人之一陈文彬认为,由于上市公司上市前一年的业绩直接影响其发行价格,因此一些公司在上市前往往人为地调高其上市前一年的业绩,以达到多“圈钱”的目的。此外,为了上市有个好形象,有的公司还通过调整上市前三年的费用和利润,使公司业绩呈现出连续三年递增的良好态势。 事实也的确如此,有许多上市公司前三年业绩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完美形态”,例如前面提到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00年、2001年、2002年每股收益就分别为0.26元、0.36元、0.38元,而其新公布的半年报每股收益只有8分钱!有关专家认为,面对现今如此复杂的经营环境,虽然不能排除一家公司连续三年利润逐步增长的可能,但是对于整体而言,如此多的公司能保持连续三年业绩递增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 而在现实中,公司虚假上市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最有名的是通海高科,公司股票还未上市就遭举报,还有红光实业的造假案,其中最典型的恐怕还是ST麦科特,公司2000年8月才上市,2001年就发出预亏公告,2001年9月麦科特爆出造假丑闻,因将虚假利润转为实有资本等违法、违规事实而遭证监会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