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10万个为什么:潜江制药抽了谁的嘴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 00:38 中华工商时报 | ||
潜江制药2001年5月上市,2003年6月宣布大股东易主,时间之短,速度之快在上市公司中亦属少见,而围绕转让股权的争夺更是吸引了不少媒体的眼球,那么潜江制药究竟算是靓女先嫁呢还是丑媳妇见了公婆呢? 翻开潜江制药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来自湖北潜江市的小药厂其实成色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上市前公司的总股本只有3786万股,上市后也只有3500万股的流通盘,公司主产 历史就是历史,但是历史不能替代现实。现实的情况是,以公司上市为分水岭,潜江制药却成了“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2002年公司的主营收入只有9077万元,比上年仅增加1.9%,营业利润却由当初的1925万元大幅滑落成1109万元,降幅达到42%,亏损已经成为未来的一种必然。潜江制药上市初期“圈到”的3.25亿人民币远远超出了管理层所能掌控的能力,人人求之不得的金元宝成了潜江制药老板手中的“烫山芋”:扔,不敢瞎扔;捧,不敢再捧。为了增加利润,资金到手之日公司就打出2.2亿元去买国债和委托理财,结果是被证监会通报批评,而潜江制药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的8个项目却一个也没能投产。这种情况说明,潜江制药一方面融资量远远超过自身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又存在投资力度远远不够的问题,筹集资金的投向上有极大的水分,是一个为上市而上市的公司,为融资而融资的公司,说白了,潜江的上市是因为不上白不上,潜江的融资是因为有钱不圈白不圈。 潜江制药上市了,潜江制药就成了“壳”,这个“壳”,白白胖胖,干干净净。2002年的年报显示,潜江制药的账上没有一分钱贷款,没有一笔贷款担保,没有任何不良投资,甚至银行的账上还趴着逾亿的现金,兼并收购潜江制药差不多就是拣一个“天大的馅饼”。当然,这个“馅饼”也不是白拣的,东盛集团收购潜江的国有股代价是2个亿的人民币,潜江市政府则一举多得:一是高位套现。如果没有潜江上市,如果没有潜江还趴在账上的现金白银,那么市政府从何去要这2个亿;二是体现政策。东盛集团是民营企业,潜江制药原是国有企业,东盛收购潜江,实现的是国退民进战略,做大做强潜江符合地方利益。 潜江是靓女又是丑媳。 靓女指的是潜江股权的价格,丑媳指的是企业真实的价值。 而丑媳之所以能以靓女论嫁,就是因为上市IPO。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削尖了脑袋也要上市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千军万马”攻关证监会的目的。 那么,潜江制药这么快地反复抽了谁的嘴巴? 首先,抽了发审委的嘴巴。股票要上市,必经发审委审核,发审委通过了,公司就可以发股票,发审委通不过,公司就只能发脾气。不该通过的企业通过了怎么办,会不会追究发审委的责任,发审委又能承担什么责任,是主席承担还是大家有份,水皮不清楚,估计别人也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发审委的威信受到了伤害,能力受到了质疑,公信力被打上了大折扣。 其次,抽了承销商尤其是贡献通道的主承销商的嘴巴。中国股票取消额度制实行核准制,核准制配套的又是通道制,承销商承销的股票出现了问题不是既往不咎,下不为例,而是扣减通道以示惩罚,承销商吃饭靠的是通道,没有通道就等于断了他的活路。 最后,抽了东盛集团的嘴巴。东盛投身资本市场,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融资的成本,如果潜江没有上市,东盛又哪用得着花2个亿收购呢?如果东盛能够直接上市又哪用得着“曲线救国”呢? 当然,我们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