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豪:顺势而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8日 10:02 中国经营报 | ||
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朱树豪是最早到内地投资的港商之一,纸品业务从香港最小做到最大。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开始在深圳观澜修建高尔夫球场,10个高尔夫球场将于明年成就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世界老大的位置。 访香港骏豪集团主席、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董事长朱树豪 朱树豪简历: 朱树豪,1950年出生于香港,多伦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香港太平绅士。第八届、第九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香港骏豪集团主席、国普集团主席。兼中国网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及中国自行车协会顾问。 1979年开始进入内地投资发展,是首批到内地投资的香港实业家之一。 热心体育事业,在深圳市和东莞市交界的观澜镇投资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及体育休闲产业园区。举办了环中国自行车赛、第41届高尔夫球世界杯总决赛等二十余次国际性比赛。并出资协助郎平回国执教。为支持与协助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做了大量工作。 用高尔夫留住投资者 主持人:1979年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出台,你就来到内地投资了纸品生产,不到四年,就成为国内最大的造纸商。1992年以后,你似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高尔夫的投资上。投资高尔夫是出于什么考虑? 朱树豪:1979年改革开放的政策一出台,我就来内地投资。那时内地的投资环境非常不成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配套设施不管是硬的还是软的都不齐全。比如,我的纸生产出来了,却找不到用来包装纸的塑料袋的解扣。那时内地有许多产业空白点,技术也落后,需要吸引大量的国外的公司到中国投资。既然中国要面向国际,就要为国际人士创造一种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模式,需要有这样一种与国际生活模式配套的设备,不然的话,吸引他们进来,他们又会很快流失。我认为高尔夫就是很重要的一种与国际生活模式配套的设备。在国际上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或其他专业人士,都喜欢高尔夫,认为它既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也是会朋的理想场所。我自身就有体验,我送孩子到国外念书,给他们选择的念书和居住的地方附近都有高尔夫球场。 1992年小平先生南巡讲话,决定使深圳成为“再造香港”,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个绝好时机,我决定迎合深圳将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的大势,修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高尔夫球场。我觉得这个项目会与新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互动作用。十几年前,我在加拿大、泰国的投资都有高尔夫项目,我认为我们国家也很需要这种项目,不是要很多,但是在一些重点地方必须有这样的配套。 规模不够,有等于没有 主持人:1992年投资高尔夫球场还是一件很超前的事。而且据我所知,在你投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之前,深圳已经有几家高尔夫球场,为什么还要投资高尔夫,而且一口气买了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投巨资邀请五位世界顶级的高尔夫选手依照五大洲风格修建了五个不同的球场? 朱树豪:我认为,那时深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发展的空间很大。何况深圳离香港这么近,香港的金融体系、商贸体系与国外的交流合作都很成熟了,纵然当时深圳已经有三个这样的球场,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我们当时就想,要么不做,要做一定要做一个世界一流的场所才能起到一种作用。规模上不够,有也等于没有。 早期建的高尔夫球场,是在早期的市场环境下建设的,是为建高尔夫球场而建高尔夫球场,只能看作一个城市的配备。我们是按国际标准建的冠军球场,可以举办世界级的大赛。我在建设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时把它看作一件艺术品,一件在荒山野岭中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不仅设施齐全,整个设计和美感都要配套。一般的商品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折旧而贬值,观澜湖则会在我们的打磨下不断升值。高尔夫是一种文化,在建设球场时我尽力把一些理念放到这个产品的构思中,营造一种高尔夫的文化特色。这与只是为安排几个人打高尔夫而建的球场的经营概念完全不同。 尽管所有的高尔夫球场都是18洞,但是这个“18洞”跟那个“18洞”的制造成本、模式差得很远。就像汽车,都有四个轮子,有的只要几千美元,有的却需要几百万元。 主持人:现在看来,观澜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是几大高速公路的枢纽,到深圳只需要半个小时,到香港、汕头、东莞都很方便。但1992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从深圳到观澜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恐怕任何一个人都会认为,你把钱投在这儿,无异于石沉大海。 朱树豪:当时我想,既然在造纸业我能做到全国最大规模,高尔夫也可以。在观澜这样的环境下把高尔夫做好,那才叫有成就。 当时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我认为,工厂做得不好,可以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高尔夫搬不了。它是拿大环境,拿山头、河流做基础的,永远搬不了。如果做得好,这个项目可以配合国家的发展,既有政治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我应该是名利双收。如果发展有什么不理想的,投资总归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总有一天能用上,不管什么事终归得有一个开始,我就算为国家带起了一个项目,促进了一个商业领域的发展,我的心血也算没有白费。 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前途有信心,相信小平先生定下的大方针能够得到落实,打经济牌、国际牌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我绝对应该迎合这个大势。 主持人:美国的高尔夫运动普及度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他们用100多年才建起了8个18洞,你却要用短短十年时间建起10个18洞,这样的发展速度是不是不切合实际?尽管我国人口众多,但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消费习惯与美国还是有很大差异。 朱树豪:我要完成的这10个高尔夫球场都在深圳或东莞地区,它们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有利条件。天时指国家良好的发展态势、政策环境;地利指他们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很方便地到达香港、汕头等地区;人和 指这里不仅人口密集,而且外商多,人均收入高。这种情况下,球会本身就有一种自动性,为什么叫自动性呢?比如我的球会开18洞,到周末等公众假期18洞全满;开36洞,36洞全满;现在开到90洞了,90洞也全满了。这是一种自然机制,没有这样的氛围,人家不会有兴趣来。 中国在发展中,以我们的人口、我们的发展空间、今后的国力,我们就应该定位在世界一流。10年前的这个定位促成了我今天的收益。如果我当时的定位太窄,今天我的高尔夫球会就没有特色,就不会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重效益。现在乘飞机到我这儿打高尔夫的这些人不会乘飞机来看一个小小的企业,不会通过一个小企业留下中国政局很稳定、经济发展很好的印象。 观澜湖高尔夫没有风险付出多少就能拿到多少 主持人:观澜湖高尔夫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发展道路,你曾经说过,“如果我只是按照一般性的投资和回报定律来做,先卖球证,然后资金回笼,那我根本不可能在6年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亚洲第一。”这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道路,风险也很大。在决策中,你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朱树豪:做什么事都有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成就,但我们不会盲目地下决定。我做传统工业出身,从来不以一种赌博的心态做事情。我的每一项投资都有一个很稳固的发展计划。观澜高尔夫我也是用我自己的资源去投入。我想除非政局不稳,观澜湖高尔夫不会有风险。所以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一出台,我就到内地投资。对于20年来国家的发展,我不仅是一个见证人,还是一个参与者,我对国家发展状况的体会可能比别人更深。从这20年的发展过程预测国家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国家一定会继续往前走,往全面、平衡、国际化的方向迈进,绝不会开倒车。人们的意识不会开倒车,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会开倒车。我相信我的心血不会白花,高尔夫产业是我们通向新经济的一道桥梁、一个工具,是为成熟的市场环境投资,投资的这个领域符合国家发展的大的方向。 主持人:我感觉到,你对中国的大势把握很好,很善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上抓住机会。但这20多年来,看清中国大势的企业家不少,但像你这样取得成功的不多,你的运气是不是很好 朱树豪:我认为最重要还是要看你自己付出多少。付出多少,就能拿到多少。今天这个时代,运气在促成成功的因素中占的比例已经比较小。 “世界第一”要达到三个效益 主持人:观澜湖高尔夫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世界一流,亚洲第一”。有媒体报道,到明年观澜湖高尔夫将拥有180洞,成为世界第一。你认为“世界第一”的标准是什么?是规模最大还是客户最多? 朱树豪:首先人们要认同你“世界第一”的称号。比如我们宣布自己将要成为世界“第一”时,美国、欧洲、亚洲、澳洲的一些高尔夫高手包括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都发来贺信。大家认同我们。 看一个企业是不是最强,我认为不光要看这个企业的硬件,还要看它的效益,这个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一定最大的就是最好的。1995年我们承办了世界高尔夫球赛,当时的国际高协执行总裁,面对来自180多个国家的记者说,过去没有哪一届像在中国举办的这一届这样成功,中国人正用他们的双手在创造世界奇迹。再举个例子,2001年底我们邀请泰格·伍兹走访中国,在观澜湖举办了一场赛事,这震撼了世界体育界。当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9·11”后,泰格·伍兹取消了所有赛事,拒绝离开美国。他来观澜湖是“9·11”后第一次离开美国,这其实就给许多人这样的信号———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这就是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持人:如果不是从做木材转移到做通讯,北欧的诺基亚可能永远不会为人所知。人们对你的关注也主要源于观澜湖高尔夫,而不是你的造纸业。现在你的精力也主要放在观澜湖高尔夫这边儿,是不是更看好休闲体育产业,有意识地退出传统制造业?会不会进入房地产、金融等其他新的领域? 朱树豪:造纸业还在做,我刚刚在苏州投资了一个面积有8万平方米的彩印公司。只不过那些机构已经有二十多年、三十年了,经营已经上轨道了,很成熟了,不用我再那么操心。那些企业刚创建时,我也是像今天打理观澜湖一样放很多的精力去做它。在香港我用四年时间做到纸业香港最大,在内地我用三年时间成为全国最大,都花了很多力气。高尔夫运动已经有了4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高尔夫历史只有不到20年时间,现在观澜湖要在世界三十几万个高尔夫球会中做到世界第一,我如果只是把资金投进去,不把自己的精力融进去,不运用超常的发展模式,不付出更多的勤劳和心血,怎么可能实现它的超常速发展? 什么生意都需要有人去做,但必须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抓机遇。每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能量,现在很多年轻人抓到机遇再配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很快就发达起来,不像过去,熬到富豪时都胡子一大把了。现在很多行业都很赚钱,没有机遇、没有条件我不会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