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为什么是必要的 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之五十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8日 07:12 中华工商时报 | ||
七月流言再一次说明,中国证监会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迫切的。 有关国有股减持“三三制”方案和德隆系三大主力被查的谣言是7月18日在网上流传的,这一天是星期五,有意思的是最初刊登的媒体并不在这一天出版。选择星期五炒作谣言和周末休市有极强的相关性,因为休市时间长达2天,那么在这2天中很多资讯就无从查证和澄 谣言有什么作用呢? 谣言可以惑众。 “你要证据吗?这就是证据!谣言就是这么说的。谣言是不可辩驳的,因为它不属合理范围,而理性范围正是辩驳的范围。”(《黑寡妇》P29)星期五出现的谣言在随之而来的2天休假中很难被正式澄清。这两天很容易就构成“证据”,“这就是证据”,如果不是谣言,为什么没有人澄清呢? 事实上,德隆被查的谣言最快的澄清来自媒体竞争对手的报道,星期六已经见报。但是与此相比,国有股减持的辟谣却在星期一都没有一点动静,星期二中国证券报才在头版头条以国资委权威消息的形式称国资委没有制定国有股流通办法,星期三中国证券报又在报眼发表来自国资委产权局的消息,强调国有股减持方案并没有形成,直到星期四,国资委新闻发言人马建堂的新闻发布会见报,才算有了正式的官方澄清。 从7月18日到24日,整整6天,身为中国股市主管的中国证监会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让投资者备感失望。谣言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由市场自行消化了。 证监会的不作为或许有难言之隐。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谣源是国资委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这样的观点在当年国有股减持大讨论中有近5000个,本来不足为奇,但是以刚成立的国资委的名义,以国资委列入2003年立法计划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暂行办法》配套文件的名义,就让这个荒诞的方案披上了令人恐怖的外衣,“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开始影响我们的理性思维。国资委处理这个谣言的过程是无可挑剔的,不仅先通过权威人士接受采访予以澄清,而且最终举办了隆重的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和国资委是同起同坐的兄弟单位,国资委下面的人惹出的祸由国资委出面处理也是一般的常识,证监会的确不便多加指责,何况,中国股市一向政出多门,谁又能保证这完完全全就是编造的谣言呢?更何况,上一次的国有股减持就没有由证监会主导,证监会能主导的只是停止国有股减持,谁又能保证证监会能主导下一轮国有股减持? 但是,这一切不能成为证监会不说话的理由。 当然,话要讲,就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发言人制度就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 我们设想,假如中国证监会在每周五都会举行例行的新闻发布会,那么这个谣言不必说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澄清。记者可以提问,发言人可以回答,记者可以报告最新的市场传言,发言人可以回答证监会对此不知情,证监会不知道的方案怎么可能会在8月份就出台,这样谣言岂不不攻自灭?又哪用得着国资委一而再、再而三的澄清? 早在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系列的初期,水皮就发过专文《三大报为什么总辟谣》,呼吁中国证监会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周固定举行记者招待会,有事则通报,无事则沟通。这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投资者知道管理层在干什么,管理层掌握投资者在想什么,投资者心中有安全感,管理层避免了关门造车事与愿违。 资本市场信息的透明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强调的比较的多是上市公司的信息要及时披露,其实政策信息的及时披露要比个股重要得多。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三公: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对于管理层而言,这是政务公开“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投资者获得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越有助于其理性投资。SARS期间,北京市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而且现场直插,有关SARS的谣言马上就没有了市场。 举行常规固定的新闻发布会,目前在中央部委中只有外交部一家,在地方政府中则有上海,证监会设立新闻发言人将会在中央政府中间产生良好的影响,推动行政改革,完善亲民形象。 不知道尚主席以为然否? (18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