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加速登场 中国股市特性造就三大尴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8日 04:0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在博时裕富基金尚未结束发行之际,又一只指数型基金------长盛中信全债指数增强型债券投资基金今日起进入了认购期。连同今年初发行的天同180指数基金和去年问世的华安180指数增强型基金,开放式基金团队中指数型基金已经有了4只,被动式投资骤然升温。 赚了吆喝又得实利 近年来局部牛市格局的形成,使不少普通投资者都有“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而由于指数基金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表现不会与大盘相差太大,可以避免主动型基金可能落后于大盘的尴尬,因此,力推指数型基金就成了“赚了吆喝又得实利”。 随着市场的迅速成熟,基金经理们开始意识到比拼绝对回报的高低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们转向竭力强调与基准指数的相对比较。但对于一直习惯于以绝对回报论英雄的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其对基金的评价能否不以绝对回报来衡量,就很难说了。然而若是对一只被动型基金,他们却通常会宽容些。虽说发指数型基金管理费率是低了,但是管理资产的规模却得到了扩张。对于以管理费为生存手段的基金公司来说,还有什么比管理资产规模增长有更大的吸引力呢? 指数型债券基金问世 原先的指数基金是股票型基金的天下。长盛此次发行的指数型债券基金可说是独辟蹊径。 目前已面世的债券基金均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即依据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判断,进行主动性的选时与选券操作。之所以这样,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债券市场统一指数缺位,因而难以开展完全基于指数组合的被动投资策略。具有中信持股背景的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此次能够推出指数增强型债券投资基金,主要依托的是中信全债指数。 标准型指数基金的尴尬 由于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指数基金的发展目前遇到了一些尴尬。 尴尬之一,是受制于政策限制和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现实理解,至今尚未诞生标准的股票型指数基金或债券指数基金。如果说20%的国债投资被视为推出纯股票型指数基金所无法逾越的障碍的话,那为什么推出没有股票投资的纯债券型基金也那么难呢? 尴尬之二,是新股不败的神话造就了非标准指数基金的流行。不仅保留新股申购成为众多指数型股票基金的共同选择,甚至连债券指数型基金也未能免俗。好在基金管理公司对此大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如长盛此次就在其招募说明书中明确提出,“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有效性的提高,本基金指数化的增强性程度将相应降低,即渐趋全部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方向”。而博时裕富也提出,“在法律环境允许后,基金股票资产投资比例将修订为95%”。 尴尬之三,是中国股市特有的庄股风险令指数基金承载着本不应有的压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尽管博时裕富还未正式成立,市场的种种质疑已逼使其基金经理主动作出了“博时裕富不会接庄股”的“澄清”。尽管这样可能对投资者是一个交代,然而从履行契约的角度来说,是否仍有一丝“走样”的嫌疑?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是基金管理人,而是指数编制和样本股选择的完善。于是,人们又只能感叹:了解中国国情不仅是对基金管理人而言,同样也是对指数编制机构而言。 (上海证券报记者 王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