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权威分析] 如何看待当前的价格形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3日 04:0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工业生产、投资和出口三大指标表现出色,大大超过了年初人们的预期,有力地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与此同时,近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通货紧缩压力也有较大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持续下降14个月后,出现连续6个月的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也从去年底开始转降返升。对此,经济理论界有不同看法:乐观者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走出了通货紧缩阴影;而悲观者则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带有偶然性,我国经济仍面临中期通货紧缩压力。

  毫无疑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国价格形势确实明显好转,通货紧缩压力有所缓解。

  无论是处于上游的原材料、能源、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还是处于下游的居民消费价格,前6个月均处于连续上涨态势。特别是从反映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内部不同构成的变动趋势看,服务项目、非食品类和粮食类同比指数均逐月走高,除交通、通信工具类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外,其他大部分工业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或逐月上升,或降幅减缓。尽管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从今年1月份的0.4%,3、4月份的0.9%和1%回落到6月份的0.3%,但扣除鲜菜、鲜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从今年1、2月份的99.3、99.1,逐月上升至6月份的100.2;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2年则从1、2月份的99.5、100.1,逐月下降至6月份的99.2。这表明,随着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显著改善,我国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有了明显缓解。

  然而,全面分析当前的价格形势,我们认为,导致今年上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带有外生性和偶然性,引导价格走向良性循环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还为时过早。

  (一)今年上半年的价格上涨是建立在去年同期价格较低的基础上的。以2000年价格为100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从2002年1月份的100.5迅速下降到2002年6月份的98.7,为2001年至今最低的月份之一。2002年前6个月定基指数的均值仅为100.1,明显低于今年前6个月的100.7。处于上游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走势也是如此。2002年上半年双双走低,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4%和3.9%;而今年上半年则分别同比上涨2.9%和4.7%。

  (二)推动今年上半年价格上涨的一些重要因素带有偶然性和外生性,引导价格水平趋势性上涨的内在动力尚显不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连续小幅上涨,主要是由鲜菜、油脂、燃料、水电和医疗保健、学杂费等部分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引起的,特别是鲜菜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影响很大。而鲜菜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去年冬天气温偏冷、春季雨雪偏多和运输成本上升等非市场因素引起的。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原油、钢铁和部分有色金属的上涨。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的急剧上涨,起因于伊拉克战争和中东局势的动荡;钢铁和部分有色金属的上涨,一方面源于投资的快速增长(这中间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引发的需求扩张;另一方面源于国家对钢材进口的限制和此类商品因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回升而出现的价格周期性回升。当然,部分钢铁生产、流通企业利用有利的市场形势囤货抬价的行为,也强化了钢材价格的上涨趋势。随着国际局势的平稳,原油供给增加将促使其价格平稳回落。在进口增加和加强投资调控的情况下,钢材及部分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的势头将有所减弱。

  尽管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止跌转升,但其内部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和消费市场工业品价格却继续下降,特别是衣着、家用电器、通信工具、交通工具等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依然较大。从扣除鲜菜、鲜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今年上半年只是6月份在100以上(为100.2),前5个月均在100以下。扣除上述不确定因素影响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持续低位运行表明,我国价格整体形势仍不乐观。

  (三)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在去年下半年以来信贷投放超常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200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明显加快,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18475亿元,远远超出年初规划的规模。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猛增1781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9511亿元。至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高达149157亿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长23.1%,为改革开放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目前的贷款增长速度,已经打破了多年来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来说,信贷快速增长会引发总需求的快速扩张,进而推动价格水平的上涨。根据经验数据,信贷加快后的4至6个月内,居民消费价格会有明显反应。虽然目前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不畅会影响这种反应的时滞和力度,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理由忽略始自去年下半年的信贷明显加快对推动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作用。

  (四)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在供求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发生的,基础还不稳固。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今年上半年市场供求情况的调查,在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有87种,其余513种均供过于求,显示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即使由于上半年投资加速带动部分生产资料的旺盛需求,个别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但总体上生产资料的供给仍较宽松。据最近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测算,上半年19种主要生产资料的新增资源比去年同期增长18%左右,高于同期消费量1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生活资料特别是部分耐用消费品,由于供给加快和非典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其供过于求的矛盾更趋激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半年部分生产资料的旺销,可能或已经诱使小钢铁、小煤矿等五小企业的死灰复燃,进一步恶化供求关系,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上半年我国价格走势及特征

  与去年同期比,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在前6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构成中,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2%,非食品价格下降了0.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了2.1%,消费品价格上涨了0.1%。扣除鲜菜、鲜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

  (一)自去年底止跌转升以来,价格总水平出现了连续6个月的上涨局面。从与去年同月比的涨幅看,今年上半年的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2.4%,上升至3月份的4.6%,此后逐月回落至6月份的1.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也从1月份的3.2%,上升至4月份的5.9%,此后回落至5、6月份的4.4%和3.9%;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同样从1月份的0.4%,上升至4月份的1.0%,此后迅速回落至6月份的0.3%。但扣除鲜菜、鲜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呈现逐月平稳回升之势,前6个月分别为:99.3、99.1、99.4、99.8、99.9和100.2。

  (二)从构成看,在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2.9%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5%,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约3.2个百分点;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则下降了1.3%,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约0.3个百分点。进一步看,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是采掘业和原材料出厂价格的上涨,分别上涨了20.5%和8.7%。其中,原油、薄钢板、普通中型钢材和线材分别上涨了33.1%、14.9%、11%和11.4%。相反,生活资料中除食品类出厂价格略涨0.4%外,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降幅较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

  (三)从居民消费八大类的价格走势看,今年上半年走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的有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四大类。其价格与去年同期比涨幅分别为2.2%、0.4%、1.3%和1.6%,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0.9%、-1.1%、0.5%和0.0%,特别是由于鲜菜、水、电和燃料价格的明显上涨带动了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0.7和0.2个百分点。此外,中药材及中成药、医疗和教育服务费用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然而,一些商品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非典疫情更加剧了这一局面。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类价格走势继续恶化,与去年同期比分别下降了0.5%、2.6%、2.8%、2%,均大于去年同期的降幅。

  (四)非典对今年上半年的价格走势影响不大。非典疫情一度引起了诸如鲜菜、食盐、醋、中药材和中成药、部分医疗卫生用品、旅游外出费用等消费价格的短暂波动,也引起了诸如维生素原药、维生素C、板蓝根冲剂、胸腺肽、医用口罩、冰醋酸、双氧水、呼吸设备和体温计等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与去年同期比,维生素C、板蓝根冲剂、胸腺肽针剂、医用口罩、双氧水、呼吸设备等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分别上涨了25.5%、4.3%、0.9%、7.7%、5.1%、8.8%。但是,上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目前多数已恢复常态,加之这些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重很小,因此其正负相抵后对价格总水平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

  上半年与非典有关的居民消费项目价格变动情况(%)

  类别及商品以2000年价格为100的定基指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居民消费价格 100.9 101.8 101.2 101.0 100.3 99.1

  在外用膳食品 100.0 100.3 100.1 100.0 99.9 99.8

  食盐115.2 117.3 116.4 117.0 117.7 117.6

  醋97.7 101.0 98.2 98.8 98.7 98.7

  中药材及中成药 96.2 96.9 96.7 104.3 109.5 107.4

  旅游及外出收费 95.0 97.3 91.1 91.6 90.8 90.5

  城市间交通费 109.2 116.8 106.6 106.3 106.2 105.9

  类别及商品 以去年同期价格为100 对总指数的影响

  居民消费价格 100.60.59

  在外用膳食品99.6-0.02

  食盐103.90.01

  醋 100.60.00

  中药材及中成药 103.00.05

  旅游及外出收费 95.7-0.05

  城市间交通费 101.20.01

  今年价格走势判断

  要准确判断今年全年的价格走势,有必要对影响下半年价格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简要分析。

  从促进价格回稳的因素看,下半年存在以下有利条件:国家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将扩大内需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拉动上半年经济强劲增长的投资和出口,仍将保持较快速度的惯性增长,需求拉力仍将持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货币发行量和信贷量的加速增长,将为全年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中东局势逐渐趋于稳定,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率纷纷下调和经济缓慢复苏,为我国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可能;随着后非典时期生产经营活动的恢复和发展,就业状况将有所改善,居民消费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社会保障体系的加速完善,信贷消费的规范,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信心,最终有望推动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从宏观上确保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是促使我国市场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性积极力量。另一方面,从影响今年价格运行的直接因素看,一些地区可能在下半年相机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公房租金、学杂费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成为拉动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直接动力。

  然而,冷静分析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抑制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一些重要因素仍将发挥作用。

  首先,供求矛盾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长相背离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近年来愈加严重。一方面,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特别是一般耐用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十分明显,多数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另一方面,在刺激消费需求乏术的情况下,为确保地区经济增长和工人就业,地方政府不得不直接介入投融资等经济活动,致使非理性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出于同样的原因,跨地区的资源配置和重组也变得十分困难,无效过剩的生产能力因此难以淘汰出局。与此同时,财政拮据造成社保资金缺口无法弥补,使得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变得十分困难。改革的深入加大了居民的预期风险,收入增长缓慢与收入差距扩大并存强化了储蓄倾向,导致近年来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1.1%,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两者相差高达23.1个百分点,远高于2002和2001年同期的两者差额(分别为15.8和7.6个百分点)。可能出现的第三次重复建设热潮和投资与消费增长相背离的趋势,将进一步激化业已存在的供求矛盾,通货紧缩的中期压力骤然加大。

  其次,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今年我国进一步将关税总水平从去年的12.7%降至11.5%,同时取消发动机、照相机等31种商品的进口配额管理,将成品油、汽车起重机及其底盘、手表等12种重要商品的进口配额提高15%。进口关税的进一步下调和一些非关税措施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进口增长。今年上半年各月进口增幅均高于出口增幅。除4月外,其余各月的进口增幅均超过40%。1至6月份实现贸易顺差44.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4.08亿美元顺差减少89.0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连续6个月的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速和国际贸易顺差的迅速减少,是在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和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的情况下出现的,这预示着我国可能在短期内面临国际贸易逆差的局面。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针对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纺织品和家用电器)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特别是我国目前正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下半年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关税降低和进口的更快增长,一方面将直接增加国内市场供给;另一方面,原材料进口成本下降,将为国内与此相关的下游产品的价格下调腾出空间,两者均增加价格下降的压力。国内企业为保住市场,只能通过被迫降价来竞争,从而加剧竞争性价格下降的局面。

  再次,非典疫情对下半年的经济发展仍具消极影响。非典疫情对经济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农副产品销售不畅,特别是鲜菜、鲜果的销售严重受阻,与此有关的农民收入必然下降;进城务工严重受挫,非典时期回家民工至今部分尚未返城,今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将显著下降;受非典影响严重的旅游、交通、商业零售、餐饮、旅店宾馆等服务行业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导致这些行业就业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和收入锐减;非典期间正常商务人员往来减少,企业订单和正常商务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由于目前对非典疫情仍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人们的恐慌心理尚未根除,影响消费行为和消费信心的恢复。总之,非典引发了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和经营受阻。虽然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上述影响会逐渐减弱,但由于有些损失无法弥补,有的虽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但这种恢复需要时间,势必对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由于非典影响主要体现在流通消费环节,其对生产领域的影响较小,这就进一步恶化了供求关系,加大了今年下半年通货紧缩的压力。

  此外,由于引起上半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带有偶然性和外生性,其对下半年价格走势的影响将明显减弱或消失。随着后非典时期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价格走低的动力明显加大。

  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总水平运行的各种因素,我们认为,今年我国价格总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将比去年分别上涨2%和0.5%左右。

  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由于供过于求是导致近年来我国价格总水平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而供求矛盾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体制性弊端,包括投融资体制、财税及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等。因此,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和努力提高全民收入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低迷问题,使我国经济彻底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

  (一)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变生产型财政为消费型财政,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税收制度。财政支出要优先向城乡基础生活设施、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倾斜,特别是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提高低保水平及其覆盖面。在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健制度的同时,认真研究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健制度,力争实现由国家统一买单的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对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缺口,可以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国债加以解决。当前税收政策调整要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降低汽车消费和住房交易的税费水平,实行分期付款的收入抵扣政策,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率,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为减轻财政压力,在规范现有税种征管的基础上,应考虑征收包括卡拉OK厅、游戏厅、美容美发、城市出租车等特殊行业税,酌情控制出口退税增长速度,提高烟酒消费税税率,加快设立遗产税和赠与税等。

  (二)加快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妥善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保持货币、信贷投放的稳定增长。要以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为重点,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加大创建和扶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将减轻通货紧缩压力和发展证券市场结合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贷款投放明显加快。照此趋势,2003年可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新增贷款最多、增速最高的年份之一。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行业可能出现了局部性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的苗头有所抬头。对此,央行应加强对新增贷款投放的调查和监控,慎防金融资产质量再度恶化。要根据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向及其不良资产状况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确保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使金融资产质量逐年好转。同时,为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可以相机再次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加紧完善汇率机制。

  (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正常收入增长机制,将刺激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首要手段。首先要采取促进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切实放松民间投资行业准入限制,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其次要确保收入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长,努力提高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为此,要建立完善工资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当前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合理调整和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体系;再次是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要树立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尽快摆脱片面依靠投资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要在扩大居民最终消费上多下功夫,尽快将我国由生产大国转变为生产和消费大国。

  (四)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要以解决供需矛盾为主要目标,以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为主要标志,以财税政策和法律为主要手段,坚决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和避免重复建设。为此,首先要加强调查和研究,明确产业政策,强化投资分类指导,建立产业发展预警制度。其次要建立产业发展标准和规范,强化质量体系建设,构筑科学合理的产业进入门槛和退出机制。再次是要打破地区、部门封锁,鼓励各类资产的兼并和重组,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当前,随着信贷和投资加快,汽车热、钢铁热、房地产热、集成电路热和工业园热有所抬头,重复建设已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蔓延。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第三次重复建设热潮,必须加强对信贷投放的监控,严肃政治纪律,坚决制止行政性力量对市场的干预和渗透,尽快扭转近年来愈加严重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相背离的趋势。

  在完善电信行业改革的基础上,当前要继续推进电力、民航、铁路、教育、医疗、金融和出版等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对垄断行业的改革,既要引入竞争机制,又要考虑其产业发展特点、合理经济规模和普遍服务原则,避免产业过度分散和过度竞争的现象。垄断行业的改革,最终要使全民获得价廉物美的优质服务,增加服务性消费支出,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当然,打破垄断可能会引发相应服务价格下降,短期内会抑制价格总水平的回升,但这种下降产生的收入效应也会促使居民在其他商品上消费,从而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长期稳定。

  (五)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树立全社会的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信用意识,严禁各级政府的地方保护行为和参与本应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中介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在加快清理那些有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影响居民消费和民间资本投资的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立法、执法的力度,规范市场参与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市场歧视、市场欺诈和不公平竞争行为。要提高质量意识,保护知识产权,强化市场监管,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再次,要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消费,并将其作为促进内需和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为此,要将信用体系建设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以信用立法规范征信、用信行为和违信责任。同时,要加强信贷消费宣传,更新消费观念,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大力推广信用卡,尽快改善用卡环境。

  (六)加强对非典影响较大行业的救助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加快后非典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恢复和发展。一是要全面落实对受非典影响较大行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机和活力。二是要继续加强对非典疾病的监控和研究,完善科学防治的手段和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恐慌心态。三是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公共卫生、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树立健康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习惯。四是受非典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要努力降低经营成本,丰富和调整经营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促销和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五是要加强后非典时期的市场管理,避免恶性市场竞争的发生。六是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以健康、文化、体育为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重塑中国改革开放和健康发展的国际形象。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Esprit 皇马 小灵通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学会和你的身体对话,了解自己的身体,探索自己……
非常笑话
妻子: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丈夫辩解道:…
图片
铃声
·[王 菲] 笑忘书
·[刘德华] 笨小孩
·[Beyond] 真的爱你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比基尼美女
  • 月色如水小夜衣
  • 夏日狂花比基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