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光环背后是犯罪(打假维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3日 02:25 人民网-市场报 | ||
孙茂勇 随着消费者名牌意识的日益增强,名牌效应正在逐步彰显,名牌的光环已经成为某些企业梦想发财的目标,为了牟利,他们挖空心思打起了“名牌”的主意。目前,除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和广东省名牌产品等货真价实的荣誉之外,广东的市场上还充斥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名牌”身影。 杜撰出来的“中国名牌” 不久前,质监调查人员发现广州市家具城的一款床垫引人注目,该床垫四周的塑料包装上印满了“中国名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字样,令人莫名其妙。 有关人员从经销商口中了解到,该款床垫是由顺德市龙江镇一家床具厂生产的,这种床垫的销量不错,床垫上的“荣誉称号”是厂家自己印上去的,别的情况一概不知。 几经周折,调查人员在该镇某巷内一处破旧房前找到这家床具厂。该厂只有一间房子和四五名工人,仓库、车间和办公都挤在同一间房里。所谓的名牌床垫,只是将木板钉成床架后,装上现成的海绵和外套。 问及这种“荣誉”的来源,该厂老板称,大约一年前,他们看到一些床垫打着各种各样的称号很畅销,就寻思着在自己生产的床垫上加一个响亮的牌子。想来想去,觉得“中国名牌”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这两个牌子是最响亮的,于是就把这两个牌子合在一起使用了,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产品卖得多些。 人为简化的“中国名牌” 广州的马蹄粉厂是一家以生产马蹄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质监人员在调查时发现,该厂产品的外包装上印着“中国名牌产品”字样及“名牌”标志。 应调查人员要求,该厂负责人出示了两本参加农业博览会的荣誉证书,其中一本证书显示,该厂于1999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另一本证书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认定时间不同。 明明是“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为何对外宣传时就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呢?该厂负责人的解释称,因为“中国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的文字太多,担心消费者记不住,并且企业要突出的是“名牌产品”这个中心,所以就把中间的几个字去掉,简称为“中国名牌产品”了。该负责人还辩称,由于该产品的质量不错,“没有人怀疑我们的产品不是名牌”。 超标使用的“中国名牌” 据调查,盗用“名牌”称号的行为,只是“傍名”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况一般以小企业甚至“山寨厂”居多。与此相比,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一些真正获得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企业,在使用这些荣誉称号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超规范使用的不正当行为。 粤东一家食品企业生产的月饼,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但是,该公司在此后的产品宣传中,竟然在其生产的蛋糕产品上也标注上了“广东省名牌产品”;一家空调企业的挂式空调产品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而在销售中,该企业的柜机和窗机也被全部贴上了免检标志,让消费者误认为该企业所有产品全部是免检。 有关权威人士指出,使用假名牌称号欺骗消费者的现象,目前在市场上常有发生,公然假冒者有之,打“擦边球”者有之,花钱买来的虚假“名牌”也有之。另外,超范围使用名牌称号,夸大宣传的也相当普遍。甚至许多早已被明令作废的荣誉称号,仍然被大肆使用。这些企业利用人们对“名牌”的信任心理,大打迷魂阵,令消费者眼花缭乱,真假难辨。 冒用乱用名牌都违规 “任何伪造或假冒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广东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名牌产品是在推进和实施名牌战略、指导和监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公正的评选、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的产品,是明令禁止乱用的。 该负责人介绍,《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国名牌产品标志是质量标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标志只能使用在被认定型号、规格的产品上,未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不得冒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另外,《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扩大免检证书或者免检标志的使用范围;违反规定的,依据《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名牌是别人毁不掉的,除非生产企业自己毁掉。”一位专家如是说。一些名优企业负责人也同样认为,获得过名牌称号的生产企业大可不必“自己假自己”,其结果等于自毁名牌。另外,也有专家坦言,在消费者不断增加名牌意识的同时,企业更要自重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