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亿在港人民币急寻出路 内地专家组本月下旬赴港调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1日 10:58 中国经营报 | ||
北京报道“人民币在香港早已成了‘第二货币’,不解决好700亿在港人民币的出路问题,中港金融合作的细则恐怕很难出台,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也失去了基础。”一位日前刚刚从香港和澳门调研回来的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人员一回到北京,就对记者做了上述表示。而在CEPA及中港金融合作的背景下,700亿在港人民币的前途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 7月下旬,从北京述职归港后不久,香港特首董建华就宣布,中央正积极研究允许香港的银行试办个人的人民币业务,包括存款、汇款、兑换和信用卡业务。此外,待时机成熟,中央将优先考虑在香港开设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随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分别证实,中央与香港有关部门商讨在港开放人民币业务已有一段时间,虽然暂时还没有时间表,但会尽快落实。 7月28日,广东四个城市的“个人香港游”正式启动,主管部门表示,范围还将很快扩大到北京、上海两地。看似不相干的一条消息却引起了不少金融界人士的关注,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中央对香港银行界试办人民币业务的研讨已接近尾声,否则无法适应大批内地游客来港旅游带来的人民币流动。 另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8月下旬,一个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带队的专家组将低调入港,为中港金融合作细则的出台探索理论框架,如何在港开办人民币业务将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另据中国新闻社报道,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将于下月赴港,与香港金管局、证监会及港交所官员会面。倘一切进展顺利,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初步法规政策最快可望于年底前出台。 CEPA将使在港人民币流量大增 “香港人钱包里以前大多装港币和美元,现在则是港币和人民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指出,从1997年香港回归后,随着两地经贸往来及旅游的开展,香港民间的人民币流量就开始一路攀升,目前的存量大概在500亿~700亿之间。 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的统计也说明了这一点,统计显示,最近两年,深圳每年都约有450亿元的巨额现金净投放,比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要大得多。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副行长于学军曾撰文指出,我国银行现金投放自1995年以来已经进入一个稳定期,而同期深圳的情况正相反———现金净回笼逐年减少,现金净投放逐年增加,1998年,深圳银行的现金彻底转变为净投放。他在分析了多种因素后着重指出了一个“香港因素”,即深圳因毗邻香港,事实上充当了一个为香港供应人民币现金的角色。 由于中央至今尚未允许香港银行业开展人民币存款业务,所以流通在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只能以现金方式在银行之外进行“体外循环”。据香港警署统计,截至2002年底,香港有登记可查的找换店已达六七百家。除开办人民币兑换业务外,一些找换店还经过“地下渠道”做人民币转账等业务。一位中资企业驻港办负责人透露,事实上香港的一些银行已经暗中突破政策限制,从事人民币存贷款业务。 曾在中银香港工作过的巴曙松博士表示,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如果长期由找换店或地下钱庄垄断,得不到银行的主力参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必定畸形发展。他指出,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进而将香港打造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是迟早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易宪容也认为,在港人民币长期以“灰色状态”存在,既增加人民币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也不利于央行的监管。 更为紧迫的是,随着CEPA诸多条款的逐步细化,内地到香港的人民币流量必将大幅增长。据瑞银华宝测算,假定今后每年内地赴港游客增加15%,并将法定携带的人民币的一半花在香港,则2005年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规模会达到1570亿元。假设内地旅游者将法定携带人民币全部花在香港,则2005年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规模会达到3130亿元。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尽快为目前在港的700亿人民币及即将大量涌入的人民币找到一个出口,成为中港两地政府的当务之急。 试办人民币业务障碍在哪儿 中央表示将允许香港银行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消息一出,迅速引发香港银行界的连锁反应。渣打银行中国区前总裁黄远辉估算,即使仅按300亿元计算,如果能完全纳入香港银行体系,单是吸收存款就能带来3亿元的利润(按1%的费率计算)。瑞银华宝进一步指出,如果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业务可以为香港银行业带来26亿港元的利润,约占香港银行业每年利润的近4%。 除此之外,对人民币结算银行的争夺也已开始。董建华关于人民币业务的发言一出,中银香港副总裁朱赤立即表示,在众多的香港银行中,中银香港具有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实质优势,会积极争取成为人民币结算行。而其他一些香港本地银行则更倾向于由多家银行共同组成清算行。另有消息表明,香港金管局也有意负责人民币资金的清算工作。 不过,尽管让香港银行试办人民币业务的呼声甚高,但眼下障碍尚未完全扫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曹红辉指出,由于香港早已实行利率市场化,如果香港的银行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其更灵活的 利率机制势必对内地商业银行造成冲击,如香港日益收窄的存贷款息差与内地存在差异,从而对内地商业银行造成压力。香港银行早已学会了在较小的息差空间中生存,而内地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受惠于管制政策,习惯通过垄断政策获取息差。自1995年至今,虽然名义利率一再下调,但息差却不断扩大。因此,一旦中港金融合作细则敲定,内地商业银行难免不受冲击。 易宪容也表示,在香港开放人民币业务,中央政府可能还会有如下担心:如两地的利率差别可能被大规模套利行为利用,从而动摇人民币的稳定;由于香港与世界金融市场整合为一,人民币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因而使得国内的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与效力。(下转A3版) 年约40岁的陈凯,90年代末突然在福州冒起来,身价也突然大增,在福州被冠上福州首富的称号,保守估计财富逾亿元人民币。知情人士怀疑,陈的暴富,可能与其贩毒洗黑钱有关。但福州各方对此讳莫如深,消息封锁得相当严密。记者前面提到的那位福建省禁毒委员会的官员始终不愿意提及陈凯的案件。该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位女士说:“你不要再问了,我们没有这个权力告诉你,等上面要求召开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时,我再通知你。”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人士则表示:“这事与我们无关,你到上面去问问吧。”福建省公安厅宣传处的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说:“这件事还不到向外界透露的时候。以后再说吧,一切还没有最后确定。” 凯旋集团的投资项目全被查封 本报记者在福州采访时了解到,目前,陈凯掌控的凯旋集团在福州开发有地产、饮食和娱乐三个项目,名称分别为:“凯旋花园”、“全嘉福大酒楼”、“凯歌皇家歌剧院”。 8月7日下午,记者以一个购房者的身份走进位于福州市树汤路的“凯旋花园”销售中心。记者见到,销售大厅一片混乱,废报纸非常随便地抛在办公桌上。但一旁的精美的楼盘模型仍然保存得相当完好。 当时,偌大的销售中心只有两名人员留守。一人面色忧郁地喝着茶,一人穿着短裤赤脚跷在办公桌上看着报纸。 走出这个销售大厅,记者来到凯旋集团开发的“全嘉福大酒楼”。这座豪华的酒楼铁门紧锁,旁边的宣传画已经被揭去。记者通过福州“114”查询该酒楼的电话号码,并按照查寻结果打过去。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说:“我们老板不在,现在我们正在装修,已经有一个多月不对外营业了。” 离该酒楼不远是“凯歌皇家歌剧院”。这是一个相当豪华的联体“休闲”场所,包括凯歌桑拿、凯歌餐厅、凯歌音乐广场、凯歌精品购物中心等等。可这里仍然是铁锁把门,没有一个人影。 不过,记者在凯歌音乐广场上看到了这样的通知:本音乐广场因为内部装修,暂停营业。但与“全嘉福大酒楼”一样,里边一片静悄悄,丝毫没有任何“装修”的迹象。记者多次拨打凯歌音乐广场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其实,凯旋集团的这三个项目已经被公安部门全部查封。”知情人士说。 谁来为凯旋集团的“遗产”买单? 知情人士表示,凯旋集团成立时间并不长,成立至今,陈一直是大股东,并担任董事长。尽管该集团尚没有到其他地方进行投资,发展规模并不算特别大,但陈在福州已经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其在福州的投资项目不仅“档次都相当高”,而且“投一个火一个”,“生意非常之好”。 “这里的人每天都是爆满,而且,每天都停很多小轿车,看样子级别不小。”凯歌音乐广场周围的一家商店店主这样描述。 撇开娱乐和饮食项目不说,凯旋集团旗下的凯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地产项目“凯旋花园”,也因陈凯的涉案而停工,从而使买家遭受了不少损失。 由于“凯旋花园”的销售对象多为境外人士,这造成了数十名台港澳和东南亚买家受损。一位香港人士告诉记者,“凯旋花园”占地23.9亩,总建筑面积达82219.31平方米,停车位达315个。 “这个规模在福州是少有的。”而且,他还说,“凯旋花园”均价在5000元每平方米左右,最高价格每平方米达7000元以上。“对于福州来说,这个价格已经是最高的了。”″我早就在‘凯旋花园’买了一套,我买的是7000元(每平方米)的,总共是170(平方米)。”他抱怨说,“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真不知道这事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据福州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猜测,如果陈凯真的出不来了,那么“凯旋集团其他的股东估计会继续融资,把‘凯旋花园’继续打造好,而不一定要进行拍卖。因为‘凯旋花园’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错,开发前景很好。” 消息人士还指出,陈凯在经商期间活跃于福州政经界,并与部分省市领导和公安高层关系良好,还曾担任福州市政协委员。凯旋集团的“全嘉福大酒楼”和“凯歌音乐广场”就是专门招呼这些“达官贵人”的场所。陈凯所以能打通省市官员,在黑白两道能很好地混迹这么多年,与行贿多名前任福州市公安高层有关。 一个实例是,福建省公安和政府部门多年来一直怀疑陈凯是黑社会分子,并一度想“动”他,但最后因他以家属身份,出现在前福建省某领导干部的父亲丧礼上而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