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新瓶装旧酒行不通 东北根本出路在改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6日 04:30 中国青年报 | ||
鲁宁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这件事让东北的父老乡亲感到欣喜,也让东北各级政府官员感到释怀与兴奋,就像前些年中央决定西部大开发,令西部各省(区、市)欢欣鼓舞一样。 读新华社稿,中央政府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绝非简单地给钱、给政策。温总理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我还特意浏览了东三省部分媒体所刊登的某些地方领导人对此事的说法。他们言语间似乎过于自信和乐观,似乎有了中央的支持,振兴老工业基地———带动整个东北经济走出困境当属轻而易举。 事情不会如此简单。这不是我凭空作出的判断,而是依据变化了的并正在继续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经济的大格局所作的判断。 熟悉中国当代工业发展史的读者一定明白,东北工业基地的规模格局和曾经拥有的制造能力,虽说有历史“积淀”的因素,但更多是40年计划经济的产物。一方面,基于东北先天性发展重工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国家将大量的建设资金集中投向东三省,致使其在短时期内迅速形成了以清一色国有企业唱主角的区域性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东北所生产的工业原料和工业装备则全部通过国家计划调拨或分配到各地。一言以蔽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发展工业的原料、资金靠计划,产品的销路也靠计划,东北作为工业基地无非是国家整个工业计划体系中的装备制造“车间”。 进一步看,依赖于僵硬的计划调控的东北工业基地的整个投入与产出,是不计成本与收益核算的。这本来就是计划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所取代的逻辑必然。可一旦到了市场经济年代,整个游戏规则不断改变,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往往在市场规律面前消失于无形。没有效益,甭管企业甚至整个“基地”过去如何辉煌,作出过多大的贡献———对不起,市场不认! 东北的现有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理应比西部地区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和现实基础,发展速度也该比西部快出许多。东北要重新振兴,继续走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也没有疑义。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的约束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东北的新工业化之路如何走? 假如东北依然企图凭借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恢复昔日制造业基地的龙头地位,是不现实的。因为,如今国内企业采购工业设备的视野不再限于国内而是立足于世界,曾经左右企业采购决策的“爱国情结”被消弭;采购设备也不再简单地满足于一般的“价廉物美”,而是着重考虑设备的性价比。至于政府———不论哪一级政府,都不可能再对企业采购设备施加“行政影响”。仅从以上单一角度看问题,“新瓶装旧酒”的发展之路根本走不通! 发展观念与发展取向的不同,导致发展经济的路径和速度不同,中国的制造业基地早已开始南移。与生于“计划”年代的东北制造业基地不同,东部沿海城市群所形成的制造业集群,依赖的是市场经济的先进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制度文化,依靠的是经受了市场无情选择之后所建立起来的产业协作链———以利益为导向、以区域收益最大化为原则的明确的市场分工与配套协作。 历史永远不会简单地重复。以东北现有的市场生态、体制瓶颈及工业经济现状,即便发展资金不成问题,东北要想恢复老工业基地的雄风,都不会那么简单。 与东南沿海城市群比,与华南沿海城市群比,东三省的落后最根本的还不是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而是体制的落后,是市场经济观念、形态、体制在东北的不发育和发育不良,是国企集群的巨大历史包袱和民营经济的盘子实在太小。振兴东北不是没有可能,但东北要振兴,首先要改制!直截了当地说,东北能否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改制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生态和体制环境来。“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构调整、技改、重组都应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温总理的讲话主旨明确,振兴东北必须体制与机制创新在先。东北各级政府尤其是经济管理官员深刻理解消化,并切实在振兴东北的实践中从改制着手,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未来东北能否振兴的关键所在。
|